那一刻,我端着水杯的手微微发抖,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婆婆的表情有点尴尬,但也没解释,只是低头摆弄被角。隔壁床的大姐察觉气氛不对,赶紧岔开话题,可我脑子里嗡嗡直响——原来在婆婆眼里,我这些天的付出,不过是个"护工"?
小姑子的话更是火上浇油。她平时很少露面,每次来都是匆匆忙忙,连杯水都没给婆婆倒过,现在倒摆出一副看戏的架势。我强忍着没发作,只是默默放下水杯,转身去走廊透气。没过多久,小姑子跟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嫂子,你别往心里去,妈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我看着她那张似笑非笑的脸,突然觉得特别可笑——她明明知道婆婆是故意的,却还要装好人。
晚上老公来医院,我把这事告诉了他。他愣了一下,竟然说:"妈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你别太敏感。"我气得眼泪直打转:"如果今天是你在医院伺候她,她会说你是护工吗?"老公不吭声了。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心寒。第二天一早,我照常去给婆婆买早餐,回来时听见她在跟隔壁床聊天:"我媳妇脾气大,昨天一句话不对就甩脸子,还是闺女贴心……"我站在门口,手里的豆浆差点洒出来。
中午,小姑子破天荒地留下来陪护,还特意当着我的面给婆婆削苹果,一副孝顺女儿的模样。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连声夸她懂事。我懒得再待下去,借口回家拿东西,直接离开了医院。路上,我接到老公的电话,说婆婆问我怎么还不回去,我冷笑一声:"护工也得有下班时间吧?"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有些婆婆眼里,媳妇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而亲生的孩子稍微做点表面功夫,就能被捧上天。可婚姻不是一场单方面的牺牲,家庭更不该是寒心的源头。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那所谓的"孝顺"还有什么意义?
后来,我还是会去医院照顾婆婆,但不再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该做的我做,不该我受的委屈,我一点也不会忍。奇怪的是,婆婆反而开始主动跟我说话,甚至偶尔还会夸我两句。你看,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卑微,别人越觉得理所当然;当你挺直腰板,他们反而学会尊重你了。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善良要有锋芒,付出要看对象。否则,再多的真心,也只会被当成廉价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