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有三重境界,道有十层,唯有认知大道,才能真正提升人的认知境界。才能真正觉悟,才能见真佛。
人的认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座下五大弟子之一,青原行思禅师的话语。这种认知境界划分是比较笼统的划分方法。好处是清晰明了,坏处是看到的人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所谓参禅、参悟,其实就是认知,认知人与万事万物。
人们所认知的人与万事万物的对象,无非就只有两种:表象与本质。
认知两种对象,为什么会产生三种境界呢?因为第二重是夹生层,人们大多都看不透万事万物的本质,也就突破不了第二重认知境界。
认知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其实就是人们对于万事万物最直观的局部的表象的认识。
认知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其实就是人们透过万事万物的表象,开始对万事万物的本质加以认识和理解。
认知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其实就是人们在认知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之后,重新回归到事物的表象,使得人们对于表象与本质的认识重新统一在一起。
第一重看表象;第二重看本质;第三重看破本质,使得表象与本质相统一。“本质”犹如沼泽泥潭,人们大多都会陷入其中,无法穿越,但是它又是人们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的必经之路。
人类的认知、参禅、参悟,关键就在于如何突破第二重认知境界。也就是对于人与万事万物本质的认识。
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道。道分十层。认识一层道,就只是认识参悟了一层本质而已。
本质大道拥有十层,这也就意味着人如果要想突破认知的第二重境界,最多需要参悟突破十层大道本质。
本质哪有那么容易看透,所以人们大多都会停留在认知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为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世间哪有什么山和水?所谓山,不过就是众多的土石堆积而成的形状而已;所谓江河湖海,也不过就是众多的水滴,依循地势汇聚而成的产物。本质有时候很简单,只是人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而已。
灵魂是人类的本质;道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认识万事万物的本质,其实就是认知“道”。
所谓参禅、参悟,包括普通人的思想与认知,其实本质上就是悟道,就是认识“道”。因为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参悟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参悟道。
为什么认知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么难以突破?
人们为什么会长久地滞留在认知的第二重境界?
因为大道有十层,这也就意味着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拥有十层。
万事万物的本质,并不是只有薄薄的一层窗户纸而已,捅破了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灵魂是人类的本质;道是万事万物的本质。灵魂,也就是心拥有十层;道也拥有十层。
需要说明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灵魂的认知还比较模糊,也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关于灵魂的认知,拥有着四大独立的理论体系:精神、意识、灵魂、心。每一种理论体系都不完善。这四个理论体系,所讲述的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指人类精神的内核与本质,只不过论述的角度不同而已。它们极易混淆,须知精神是指心,意识是指心,灵魂也是指心。心是人类一切精神的总称。
心有十层,也就是人的灵魂拥有十层:魂三层、魄七层。
道也有十层:一层是宇宙的本质;二层是大地的本质;三层是人类的本质;四层是万物的本质;五层是生命的本质;六层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七层是人类个体的本质;
其实只有这七层才算是真正的道。后面的三层已经不能算是真正全面的道。
第八层是生命和谐的本质;第九层是生命生存的本质;第十层是生命有为的本质。它们几乎都已经降到了术的层面。
一层心对应一层道。十层心就是:天魂心、地魂心、人魂心、道心、德心、仁心、义心、礼心、智心、信心。
大道虽有十层,人心却可以层层包容认知它。人类认知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心得道。大道也分十层。前三层都是从宏观的层面,来论述天地人三才的本质,所以又叫:天道、地道、人道。
世界上拥有两种物质,分别是:生命体和非生命体。
非生命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也就是指万物。它就是大道的第四层,也就是万物道,简称为道。
一切生命体所代表的本质,就是大道的第五层:生命道。人们习惯称之为德。万物有道,生命有德。
再低一层,进入到人类社会之中,就是大道的第六层,也就是社会的本质:就叫做仁爱道。
再低一层,进入到人类的个体层面,就是大道的第七层,也就是人的本质:就叫做义气道,也就是孟子的个人不屈道。
大道的四五层,是总体论述生命和非生命的本质;前五层代表的本质,没有时间的限制,无论过去或未来,本质不移,道德恒久不变。大道的六七层,是总体论述人类现实社会与人类个体的本质,也就是仁义。现实社会离不开仁爱,一个人的一生也离不开道义。
八层礼法,本质上是用以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九层智慧,本质上是用以保障人们各自的生存状态;十层信心,本质上是用以坚定人们的各种信念。
前七层本身都具有全面的特性,都可以直指大道。
最后三层,可善可恶,忽略、模糊了善恶的界限,已经无法完全控制善恶好坏,极易走向毁灭。
认知为什么那么难?人们为什么那么难以进入认知的第三重境界?
因为认知万事万物,就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认知“道”。不仅人心有十层,道也有十层。如果仅仅只能认知到一些自己熟知的领域,而对其它领域一窍不通,又怎么可能达到人类认知的第三重境界呢?
大道无形,唯有人心可以装载之。人如果都不知道怎么去修持己心?大道即使就摆在他面前,他还是会看不见。更何况本质从来都是隐藏在表象之下。
灵魂是人类的本质;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质。
唯有把握道,才能达到人类认知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大道有十层。现实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道来解析。比如:分门别类的西方科学,就属于第四层的万物道;所谓社会民主、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和孔子的仁爱思想,都属于第六层的仁道;孟子主张的“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属于第七层的义道,也就是个人不屈道。
天道常,地道容,人道公。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公允,就是第三层的人道——公。
人道公,并不等同于第八层社会和谐道的“公平公正”。两者有重叠,但内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