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阿富汗的历史就知道了,这地方实在是太乱了。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叫做普什图人,也称阿富汗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土著”,一直以来都生活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
然而,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作为阿富汗原住民的普什图人,却并不是这里的主人。因为普什图人长期是以部落散居的形势存在,虽然都是一个民族,却分成了许多的部落,并没有一个完整其统一的国家政权出现。反倒是周边的一些民族和国家,先后跑到阿富汗来建立政权,或者将其纳入自家版图之中。
当然,这也和普什图人的生存环境有关。
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号称中亚分水岭的兴都库什山脉占据了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国土。这里山脉纵横,交通不便,农业落后,不利于人口的聚居。而且在这种贫瘠的土地之上,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普什图人的这些部落也很难壮大。所以普什图人一直都只能以部落的形势分散生活,很难去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权,其实力自然也就相对比较弱小。
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虽然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但是地缘位置却很不错。其位于中亚、南亚、中东之间,亚欧大陆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关键交汇点,连古代的丝绸之路都得从这里经过。
位置上的优势,让原本靠着放羊捡屎的普什图人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打劫。俗话说得好,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那些年普什图人靠着拦路打劫,小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不过好景不长,阿富汗的位置优势大家都看在眼里,收费站谁不想要啊?偏偏生活在这地方的普什图人又太弱小,远没有奥斯曼帝国那般强大的武力支持。平时抢点儿商队什么的还凑合,如果要是碰上正规的军队,那就没法打了。
于是,阿富汗周边那些强大的势力,只要有机会,就会出兵阿富汗,把这块地方据为己有。
首先统治这块土地的是隔壁的波斯人,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东征,成功登顶兴都库什山;
然后希腊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一直打到了阿富汗东边的帕米尔高原才停下脚步;
公元前2世纪,原本生活在东边草原上的大月氏人,在被匈奴人击败之后,被迫向西迁徙,来到阿富汗,驱逐了原本统治这里的希腊人,成为了兴都库什山上新的主人。当初汉武帝派张骞出塞,远走西域,寻求盟友联合打击匈奴,就来到了这里。只不过这时候的大月氏人觉得山里的生活也还行,所以就没答应。
后来大月氏人的一个部族贵霜崛起,统一各部,建立了贵霜帝国,盛极一时。
贵霜帝国覆灭之后,嚈哒人又来了。这原本也是东亚北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因为在老家混不下去了,这才跑到西边来谋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亚草原上走投无路的嚈哒人,来这边却成了一方豪强,连波斯人都不是其对手,皇帝都给杀了。
到了公元7世纪左右,突厥人又走了嚈哒人的老路子,来到西边捡软柿子。不过好景不长,唐朝没给突厥苟延残喘的机会,直接将其灭国。阿富汗也自然而然的被纳入了唐朝的版图,当时这里归属月氏都督府管辖。
公元八世纪,异军突起的阿拉伯人开始向东扩张,与唐朝争锋相对。随着怛罗斯之战中唐朝的战败,葱岭以西被阿拉伯人所占领。自此,阿富汗开始逐渐“伊化”,流行起了头巾长袍大面罩。
在此之后,阿富汗又相继被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王朝、蒙古帝国以及黑羊王朝所统治,基本就是每一个帝国的崛起,都会帮普什图人换个东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世纪,普什图人才乘波斯衰落的机会,建立了杜兰尼王朝,这算是阿富汗首次出现了完整独立的国家形态。而在此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阿富汗其实都是被外族所统治,而且是多个外族轮流统治。
事实上,即便是阿富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家,那也只是存在于形式上。
前面讲过,阿富汗是一个多山国家,各个部落大都生活在环绕于兴都库什山脉的一个个小平原上。这种天然的地理分割,导致阿富汗这个国家无法打造一个有效的行政体系。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可能都是只认自家酋长,而不管你国王是谁。
所以,阿富汗不能被征服,其实是个假命题。而许多人所鼓吹的阿富汗那个所谓坚韧不拔,不屈服于外族的独特民族属性,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阿富汗在历史上被多次征服,为何如今却成了帝国坟场,让许多大国无可奈何?
首先,随着航海时代的开启,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变得没那么重要。
原本阿富汗是处在亚洲大陆东西方交汇的这么一个关键节点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西方的那些大国强国,都想要将其纳入自家版图,但现在大家却不需要了。
毕竟比起一路险山恶水的丝绸之路,走海上无疑要更加方便快捷。要知道,阿富汗本身就是一块穷地方,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如果不是刚好站在了十字路口上,估计没多少人会对这里感兴趣。
这就和朝鲜半岛一样,其之所以能够长期有相对独立国家政权存在,不是因为中原王朝没能力吃掉它,而是因为没兴趣,那地方穷山恶水,要啥没啥,何必去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上面?
其次,阿富汗周边的地缘环境变了。
时间来到19世纪,大英帝国占据了南亚大陆,一路向北扩张;而雄踞北方的沙俄,也想要把势力往南边扩张,阿富汗正好处于这两大势力的中间。如此一来,阿富汗不仅仅是东西方向上的夹心饼干,也是南北方向上的一块鸡肉汉堡包。
然而,曾经轮流坐庄的东西方豪强们,出乎意料的全部走起了下坡路。比如东边的大清,西边的奥斯曼帝国,还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几乎全都已经步入暮年,被那些列强们打得生活不能自理,根本没有精力去管阿富汗。
至于沙俄和英国这两大豪强,各自实力相当,谁也占不到便宜。所以本着强国忌相邻的原则,为了避免直接发生冲突,两国都十分有默契的选择不去动阿富汗。甚至于在1895年,英俄两国还私下签署协议,把阿富汗变成了一个战略缓冲区。
一般提起阿富汗,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地方离咱们挺远。所以即便阿富汗这些年挺热闹,都快把阿富汗变成“阿伊酋”了。但对于我们而言,依旧都没多大感觉。
但事实上,阿富汗和咱们其实是邻国,有着陆地上的接壤。如果大家翻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在阿富汗的东部,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延伸而出,最终和我国的新疆地区接壤。这地方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
这里通常被称为瓦罕走廊,也叫做阿富汗走廊。而这个瓦罕走廊,就是当年英俄两国给人为划出来交给阿富汗,从而作为俄英两国势力的缓冲区。
这里体现的其实就是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角力,由于阿富汗地理位置过于敏感,一旦有外部势力企图染指控制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引发相邻大国的剧烈反应。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国无论谁想征服阿富汗,就必须面临其他势力的牵扯和阻碍。
比如大英帝国来阿富汗,沙俄定然会插手其中;苏联想要平推阿富汗,英美自然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最后漂亮国来了,一样也得面临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阻挡。
最后,时代变了,传统的征服方式,在阿富汗身上不再适用。
以前那些外族征服阿富汗,靠的是战争和屠杀,这种手段很粗糙,但是很有效。你可以不听话,你也可以反抗,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头落地,家破人亡。
那时候的信息交通不发达,普什图人原本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相互的仇怨估计比对那些外族都还来得深,根本就没法去和周边那些强大的势力对抗。在死亡的威慑下,他们只能是老老实实当个顺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征服阿富汗不能肆无忌惮的动刀子了,士兵和平民你得要分开,不能滥杀无辜,否则的话,是会成为人类公敌的。但阿富汗的问题就在于,士兵和平民你根本分不开,人家都是民兵武装,放下枪就是平民,拿起枪才是战士,你除非把人家都给清理掉,否则反抗将会永不停歇。
这样一来,阿富汗就成了一个战争泥沼,大战基本没有,但冲突永不间断。那些民兵武装们虽然正面对抗打不过,但是他们可以在山里打游击。游击战十六字诀都知道吧?“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咱们发明的战术在国外同样适用。面对这种狗皮膏药式的打法,外来者们只能疲于奔命。
越南是这样,阿富汗也是这样。
众所周知,大国打小国主要是考虑成本问题,而不是真打不赢问题。当你的军队在这里每天烧钱而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就只能退兵了。
想要解决阿富汗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在内部帮助其建立起一个具备统治力的政府,把行政管辖深化到基层中去,彻底把民和兵分开。另外,在外部则掐断当地武装的物资渠道,从生物资,到武器装备,什么空子都不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也就没多大威胁了。
但是,想要做到这两点何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