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突破与不足

粽眼观天 2023-01-24 00:08:29

四年前的大年初一中午,我走出影院时发了一条短讯:所有的影院经理,你们可以给《流浪地球》加排场了。

这四年以来,我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郭帆团队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制作《流浪地球2》,才能超越第一部。

然后断断续续听到一些消息,比如第二部实际上是第一部的前传,吴京回归,刘德华加盟等等。

各种消息都提高了大家,包括影迷和评论人对《流浪地球2》的期待。

看了几版预告片后,我又写道:看了一下流浪地球2的最新预告片,感觉:还是沿用了第一部的成功模式(公式)人类普世价值(父子/父女情,种族繁衍)+大灾变/危机(背景)+应景的特效(工业主义,太空朋克)。

好看肯定是好看的,票房也基本没有疑问。唯一的问题:XXXXXX

在预售开启后,网上又不断有消息流出。结合之前的观察和推测,我最终对流浪地球的剧情作出如下预测:

更深的粽 2023-01-15

吴京&刘德华双雄模式。

刘德华因为女儿意外,拼命研究AI技术,形成了意识上传模式。

围绕氦闪到底应该流浪还是意识上传形成了两派。

刘出于私心推动上传派,

吴京是地球派,老领导(李雪健)支持地球派。

然后反对派联合刘推动上传,并发动叛乱。

结尾是刘在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意识到女儿不可能回来了,

终于良心发现,但发现AI已经不受控制。

叛军逼近,刘用自己的生命(可能是把自己上传到AI中)破坏了AI和叛军的阴谋。

地球派胜利,最终的镜头领航员号空间站升空。

这段文字的内容可以说命中了大约70%的剧情。还有30%则超出我的期待。

到了今天,我终于可以说一句:《流浪地球2》做到了对第一部的全面超越,同时,也没有偏离第一部的主要价值和人文理想。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不去。

以下就来细细解析。

这四年以来我对《流浪地球2》的思考,可能很多是与郭帆团队不谋而合的。根据网上郭帆导演的自述,《流浪地球2》的剧本创作也经历了不断构建、推翻、构建、推翻的过程,最终的呈现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流浪地球2与第一部的第一个鲜明区别是结构,第二部用了与第一部全然不同的“板块结构”。

整部影片长约三个小时,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部分的太空电梯危机,第二部分的逐月计划实验以及图恒宇的故事;第三部分的月球危机。

这三个板块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基本是相互独立的。

记得第一部上映时,关雅荻曾评价说《流浪地球》实现了“中国的高信息含量电影”的突破。我也曾经在评论其他电影时说过,中国的导演正在试图创造一种不同于好莱坞类型模式的“跨类型片”。

使用这种结构,应该说意外也不意外。通常来讲,一个导演在自己的处女作或最初的作品中,会忍不住进行“加料”,而不太习惯做减法。而郭帆在自己的第二部续作(严格讲是第三部科幻作品)中使用了“加料”,说明这个项目在推进中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从我个人而言,我可能更喜欢第二个板块的故事,因为这个板块中提出了AI自主意识、数字生命等问题。

虽然AI自主意识从来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当下确实有了新的意义,因为这些年AI技术的一日千里,尤其是最近的chatGPT的出现,使AI通过图灵测试具备现实可能性,因此在当下背景下讨论AI有了更多现实意义。可能,这也是流浪地球2相比第一部获得了更多西方影评人的关注和好评的重要原因。

而第三部的月球危机,虽然燃点、炸点和人文情感都不缺少,但整体的节奏、剪辑等都高度还原了第一部木星危机的高潮段落,因此在新鲜感和冲击性上,稍有逊色。

对于AI技术的伦理问题和对现实生活的冲击,虽然在第一部中已有一定的“端倪”,但在这一部中,成功替换了原著中的“飞船派”与“地球派”的龃龉,以及在长时间领域下如何处理人性与期望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第二部,也可能是流浪地球三部曲的叙事主题,这一点,既意外也不意外。

我曾经说过,《流浪地球》原著中“大灾变情况下长时期中人性与坚持信念的冲突”在当下的电影环境中很难体现。因此,郭帆最终决定“另辟蹊径”是情理之中的。

就此主题深入挖掘,在当下的环境下也既有热度,也有现实意义,是个聪明且性价比高的选择,但同时也隐含着陷阱。

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同类题材的冲突。不管是已成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机械公敌》、《黑客帝国》等,还是其他,比如图恒宇与女儿在虚拟空间的重会瞬间让人想起《熊出没之狂野大陆》中的科学家与女儿的桥段。

第二个问题是,这个问题其实在当下无解,因为不知道AI会把人类导向什么。正如同片中的Moss认为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必须毁灭人类一样,这种看上去悖逆的事情,似乎符合AI的逻辑,因为人类确实存在着毁灭自己文明的几率,并且随着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大的伤害级别的武器,这种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所以当年同样有人为《机械公敌》中的AI决定将全体人类“看管”起来的决定大声叫好。而从传统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理念,尊重人自由选择自主生活的权力,是基本的人类价值。

所以这两者的冲突形成了第二板块的看点。而在第三部分中,当宁理老师饰演的马兆再次说出那句在第一部中最令我动容的台词:“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时,又一次让我起了鸡皮疙瘩。

而流浪地球2中最终解月球危机的解决,则是靠图恒宇与自己“创造”的数字意识图丫丫一起,拯救了地球。而他们“困于”MOSS中的设定,也开启了新的故事。

如果在片中,周喆直展示的在不同年代反复出现的特殊数字,是来自“未来”某个智慧生命(包括人类和AI)的提醒的话,那么这种拯救方式又让人联想到了《星际穿越》。不过,这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只是一个引子。

我好奇的只是,郭帆准备用什么方式来突破《流浪地球》这个IP的已有成就和所有已形成的社会价值。成就既是业绩,也是一种桎梏。在《流浪地球2》中,他用类似《三体3》中的不断加码的策略,形成了对第一部的“超越”。

当然,这种策略有利有弊,从对比来讲,《流浪地球1》是在沿袭了好莱坞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完全成熟的叙事模式上完成的,因此西方影评人和观众反应冷淡也在情理之中,并不完全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而第二部引入的AI技术与人性的冲突正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而全面进步的服化道、特效等更是给视觉效果以加成,获得更多的肯定也是应有之义。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超越是建立在伤害影片整体结构,以及模糊了影片的立意的基础上达到的。尽管创作者在前后衔接上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但还是有一些生硬或突兀的部分。

更关键的是,这个部分是原著中所没有的。也就是说,郭帆团队在不断的绞尽脑汁自我催逼下形成的创新意识,使《流浪地球》这个ip更像是剥取了原著的设定之后,重新创作的故事,它的“内核”已经接近被“偷梁换柱”了。

虽然对于观众而言,只要影片本身好看,什么样的内核或设定其实是无所谓的。但因为刘慈欣IP一贯以来被赋予的美誉和各种意义,这种创作方式可能会引起其他的争议,比如部分原著粉念念不忘的“氦闪危机”等。

以中国人强烈的现世主义和唯物主义观点,使得“数字生命”这种想法在主流人群中暂时得不到更多的共鸣。

但在世界范围内,可能这种想法会有更多的认同者。别的不说,就刘慈欣自己的《中国2185》《2018》《时间移民》等作品中就已经做过展望。

因此,我原先短评中星号替换的那句话是:它不像原著啊!

这也是最为复杂吊诡的局面,就是流浪地球电影三部曲会一部比一部好看,一部比一部内涵更丰富。但问题就在于,它可能越来越不像原著。

那么,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不是个问题?

0 阅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