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电视剧版明天就要上线了。
本人之前曾梳理了《流浪地球》上映以来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科幻文学发展,以及刘慈欣作品影视化问题的相关看法。《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之后,再看《三体》的影视化问题 最近《三体》电视剧,以及《流浪地球2》均将上映,正好深入来谈一下刘慈欣的作品以及影视化问题。
刘慈欣的作品,我大约是200几年看的,不算早,但比很多因为《三体》知道刘慈欣的读者肯定是早多了。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真正出圈,当然是在《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但刘慈欣在科幻圈内的影响力,早已是如雷贯耳。不仅位列“四大天王”(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并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严锋的“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的盛赞早已耳熟能详,其他的荣誉也是数不胜数。
而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特点,则更值得仔细揣摩。在我看来,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极致混搭,土洋结合,第三世界视角,男人式的煽情,宏大想象力,以及复杂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先说“极致混搭”。科幻小说作为在欧美首先诞生的类型文学,一直被认为与发达国家的国力尤其是科技水平高度相关。上世纪西方科幻的“黄金时代”,产生了三巨头的同时,也一样是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
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不可避免地要从西方科幻文学中吸取营养。同时,他又一直努力发展出中国科幻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味道。这就产生了刘慈欣作品非常极致的混搭风格,和土洋结合的味道。
比如《赡养上帝》、《中国太阳》等,都有土洋结合的味道。而《乡村教师》,将偏远农村与星系极文明战争联系在一起,更是让人在极度的宏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心驰神往。
同样,也有《地火》、《圆圆的肥皂泡》之类刘慈欣深情总结过的“生产力科幻”或“社会主义科幻”。
而刘慈欣深深植根于本土的立场和情感倾向,又使他的作品有浓重的“第三世界视角”,这从《天使时代》、《魔鬼积木》、《光荣与梦想》都可以看出。
至于男人式的煽情,这并不是性别主义的视角。众所周知,因为世俗原因,“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是没有轻易流泪的权力的。
但偏偏是刘慈欣的小说,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打破世俗的力量,常常让男性读者们热泪盈眶、情难自已。比如《乡村教师》、《光荣与梦想》、《天使时代》的那些高潮段落,仍让人有止不住流泪的冲动。
宏大想象力当然是刘慈欣科幻中不可缺少的华彩。上到宇宙创生与毁灭,下到质子的展开与收缩,刘慈欣的想象力无孔不入,汪洋恣肆。其中,刘慈欣自己提出的“宏细节”概念,可作为他科幻想象力的一个注解。
这是科幻所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细节”而言,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宏细节”。同样的内容,在主流文学中应该是这样描写的: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后来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后来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现了,后来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了对宇宙本原的思考,并证明了它诞生于大爆炸。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细节只能在科幻中出现,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的最后一章宇航员化为纯能态后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段文字为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篇章。在这些细节中,科幻作家笔端轻摇而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空间,使主流文学所囊括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在科幻文学将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同时开始对宇宙本原的思考时,它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一种表现手法。除此之外,刘慈欣还是一个喜欢“打硬仗”的作家。大家知道科幻领域有所谓“软科幻”与“硬科幻”之分。而刘慈欣似乎一直努力试图打破“软科幻”与“硬科幻”的界限。
他既不回避对于硬科幻中需要科技知识与宏观想象的结合的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用大段大段的篇幅对想象中的科幻场景进行“硬写”——也不回避软科幻需要营造的意境与韵味的悠远绵长——尽管在这点上刘慈欣往往表现得很“笨拙”。
然后,最复杂的就是刘慈欣的历史与人文情怀了。虽然很多科幻迷尤其是三体迷因为刘慈欣的硬科幻写作风格,对历史与人文价值尤其是人文部分“嗤之以鼻”。但我必须说,刘慈欣小说中最具价值的部分,除了之前所说的很多之外,恰恰是这一点最让人欲说忘言,而又欲罢不能。
网上经常有人诟病刘慈欣的小说人物单薄、文笔一般等问题,而刘的粉丝则常常辩护说他的人物本就是如此,文笔其实不差只是不是人人能get到。
从刘慈欣个人的观点,其实他认为“人”、“人类”、“人物”甚至“人性”都不一定是必要的,正如这段话所说:
科幻的灵魂是什么?首先不是其中的文学人物,人物的刻划对科幻小说来说十分重要,但同纯文学不同,大部分科幻名著并不是由于其人物而流传下来的,科幻历史中也没有形成纯文学历史中那样鲜明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如阿瑟.克拉克的咀咒,根本没有人;在更极端的例子中,如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连具有人性的替代物都没有。(刘慈欣:《混沌中的科幻》)从情节和内容来说,一方面,刘慈欣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主义倾向,即历史演进的规律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很多关于情感和伦理价值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典型的如“延续文明与吃不吃人”的争论。
刘:在一个太平盛世,这种不相信的后果好像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在一些极端时刻来临之时就不是这样了。看来我们的讨论怎么走都要走到终极目的上来。可以简化世界图景,做个思想实验。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你我她了,我们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江:我不吃。刘:可是宇宙的全部文明都集中在咱俩手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这些文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要知道宇宙是很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这当中没有人性不人性。现在选择不人性,而在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江:吃,还是不吃,这个问题不是科学能够解决的。我觉得不吃比选择吃更负责任。如果吃,就是把人性丢失了。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才有了今天的这点人性,我不能就这样丢失了。我要我们三个人一起奋斗,看看有没有机会生存下去。刘:我们假设的前提就是要么我俩活,要么三人一起灭亡,这是很有力的一个思想实验。被毁灭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像一堵墙那样横在面前,我曾在《流浪地球》中写到一句: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那就是死亡。江:这让我想到影片《星际战舰卡拉狄加》中最深刻的问题:“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在你刚才设想的场景中,我们吃了她就丢失了人性,一个丢失了人性的人类,就已经自绝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为什么人类值得拯救?》刘慈欣江晓原对话录)刘慈欣曾毫不避讳自己是技术主义者,认为人类很多关于人文价值的争论和思考在技术驱动面前毫无意义。
另一方面,刘慈欣小说中又无处不流露着对人类的传统价值、现代价值的感怀和眷恋,比如当年杨平指出的《流浪地球》中的归乡情结,刘曾不屑一顾,认为归乡情结是最不可能在他小说中出现的东西,多年以后回味起来却对其佩服之至。
包括刘慈欣对中下层人民、第三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寄望。
所以刘慈欣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纠结”和“矛盾”的。出于不同的立场和爱好,可能会对刘慈欣的小说做出完全不同的取舍和“解读”。
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分析刘慈欣的小说影视化难点究竟何在。
首先,极致混搭,土洋结合。这是一个风格上的处理问题。因为一般一部影视剧的整体气质是要统一的,因为科幻类影视剧的商品属性,必然面对不同的受众。所以这种风格的处理是一个问题。
在这儿,首先我们面临的是有没有风格的问题。因为西方科幻影视的发达,首先我们的做法当然是从模仿做起。
从这点上来说,其实我们做得不错,但同时遇到的就是,能不能有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就拿《流浪地球》来说,我曾分析过这是一部严格按照好莱坞叙事规律创作的剧本,虽然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集体英雄主义”、“愚公精神”等也确实存在,但不影响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
而从特效来说,《流浪地球》所使用的“前苏联重工业风”也是有比较明确的借鉴对象,从效果来说,观众也是接受的。
但第二部显然要在这点上做更多的升级,所以具体的效果还要等第二部出来后才能说。
从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幻影视是以西方的“高大上”为基础,但也不排除其他的混搭风。这点上,去年暑假的《独行月球》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在原有的硬科幻基础风格上,加入了喜剧元素,后面结尾又回到了正剧路线,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尝试。
而对于刘慈欣小说来说,“混搭”还是一个缺位的方面,比如《乡村教师》极为强烈的风格对比,在经过宁浩的处理后,变成了后现代喜剧风格的《疯狂的外星人》,观众貌似并不满意。
第二,第三世界视角。这并不仅限于几篇最具第三世界背景的小说如《天使时代》、《光荣与梦想》等,还包括一些从自身角度出发,比如《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因此,这里的难度并不在于第三世界视角本身,而在于我们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逐渐提升国际地位,而更多的拥有了从全局、整体去看世界的机会,而不单只是“居于一隅”,似乎处于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夹缝间的憋屈地位。
也就是说,曾经那股支撑着我们的“气”现在变了,那么视角和心态自然也变了,这时候如果要回到当初那个视角,恐怕创作者不习惯,观众也不会习惯。
所以这类作品即便改编,也需要做出改动。
第三,男人式的煽情,这一点从《流浪地球》来看,倒是不难呈现,唯一可能出现的就是“审美疲劳”问题,就像当初大家对于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腻味一样,谁能保证观众看多了“集体英雄主义”就不会腻味?
第四,宏大想象力,这既是刘慈欣的优点,也是他的“短板”。因为文学的视觉呈现和影视的视觉呈现完全是两个概念,有的逻辑甚至完全相反。
因此,读者通过小说构筑的文学想象,跟呈现在银幕上的视觉效果是两回事。特效制作的难度且是一方面,“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特效能否与剧情和人物有效结合,而不是各做各的,在这点上,去年的几部科幻剧如《基地》等已经做出了负面示范。
第五,历史与人文价值的呈现。这是最复杂的一点。
先不论这个问题在刘慈欣小说中本身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而当下,因为刘慈欣小说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但科幻迷与普通读者/观众之间,科幻迷内部也是争论不休。
我曾数次说过,科幻影视化最重要的首先不是“硬科幻”的部分,而是人文价值,受到很多科幻迷的“批评”,认为我不懂。
然而《流浪地球》等作品的成败已经证明,特效等“硬科幻”的部分作为必要条件,并不能替代人文价值的作用。
最近看到《流浪地球2》的预告片,其中吴京饰演的角色重复了他在第一部中的经典台词“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充分彰显了创作者对人文价值在科幻作品中的重视。
还有人物塑造的问题。虽然艺画开天版的《三体》动画是一个不太良好的示范,但却很能说明问题。
动画本身将叶文洁作为NPC人物一带而过且不说了。我说到《三体》影视化难的问题,有人反问我:《我的三体》怎么样。
其实,抛开特效和美术风格的问题,《我的三体》最重要的一点恰恰是补充了《三体》原著中缺少的关于人物性格、形象、行为逻辑等的笔墨。
比如《我的三体 章北海传》开头,用很长的时间表现了童年章北海与父亲、父亲同事等相处的内容,从头打造了这个人物形象。这些在原著中都是通过寥寥数语的旁白或上帝式叙述来表达的。而《我的三体》则完成了原著省略的工作。
所以,如果要将《三体》拍成一部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电视剧,而不是大事记,或特效剪辑流水账,就要着力将这些“缺失”的部分补足。
而关于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部分,这更是一个难点,在这点上,《流浪地球》的做法是借用设定,另起炉灶。当然我们不知道目前的第二部和设想中的第三部会不会“回到”原著逻辑上。
结合当下的文化环境和受众的观影习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留在刘慈欣作品的详细评述中再来回答。
表面上是科幻,内在是哲学,和对人性的窥视
电影电视不分级永远没有好作品
审查不过
可惜了,由香港来拍估计就是经典,大陆片节奏慢,拍不出那种气势
三体看了几分钟,弃了。警察上门在门口抽烟,太不现实
刘慈欣的三体是除了中国四大名著以来最伟大的著作?
看看电视剧,配色、配音、背景音乐、演员表情,都感觉是都市剧[得瑟]不是科幻片!用悬疑的感觉,拍出来可能好些。还不如方脑壳动画片好看
因为审核不过
看了流浪地球二后感觉三体还得是郭帆来拍啊[笑着哭]
最关心三体人怎么呈现出来
刘慈欣有能影视化的作品,比如吞食者,月球炮弹就可以拿出来单独拍。
三部看完才发现写了个寂寞
又看到疯狂的外星人了,这个和乡村教师有半毛钱关系?硬说有关系,好吧,都有外星人。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疯狂的外星人里那个更像一只猴子。
电视剧拍的也还不错啊,就是大史可以演的在土匪一点
三体只适合拍动画片,小说中描述的科技太难拍了[呲牙笑]
是不是我的记忆出错了?。还是被外星人篡改了……我怎么记得是刘慈溪呢????[笑着哭]
因为热度导致悬疑感骤降,都知道是外星人的事了,就没有了书里那种秘密一层层揭开的感觉。
不敢看电视剧!怕毁了经典,中国就拍不出来像样的片子
拍动画片嘛!笨
主要是容易赔钱[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