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姜,名若兮,春秋第一美女,女诗人。她出身高贵,齐国公主,父亲是齐庄公,哥哥是齐太子得臣,与卫庄公可谓门当户对。当年出嫁时,极为轰动,诗经中的《硕人》一篇就是卫人专门歌颂她的诗。
我们通过诗经里的描写,可以了解到,她身材修长,手象嫩芽般柔软,脖子细长而优美,肤如凝脂,牙齿洁白且排列整齐,前额丰满且开阔,弯弯的蛾眉,尤其是笑起来更是美目生辉,真可谓: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看到前面描写的文字,大家肯定会觉得很熟悉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美女标准嘛。没错,这个标准就来自于庄姜,她就是《中国美女评审标准指导规范V1.0》的唯一制定者。
生活总是会开玩笑,这样一位高贵的绝世美人,却没有给她幸福的婚姻。风光大嫁给卫庄公后,庄公自然是对她是极为宠爱,美人在怀,多加努力之后,但她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
不能生育夫妻双方可能都有问题,庄公为了验证自己没问题,迅速又迎娶了陈国公主厉姒,厉姒很争气,很快就生下一子,不过母子早亡。
庄公再接再厉,又迎娶了给厉姒陪嫁过来的戴姒,戴姒跟她姐姐一样,也很快生下一子,就是公子完。
姬完,这名字取的真是太不吉利了,叫什么不好,所以取名字真的是要认真对待,再好的命运,如果天天被人叫完完,那不完才怪呢。
通过以上的事实证明,庄公的身体应该是没有问题,而问题是出在庄姜身上。硕人硕人,硕是石字旁,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卫人是在说她可能是个石女,即不能生育,甚至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女人。
所以庄姜从此以后郁郁寡欢,觉得生活仿佛失去了意义,但上帝关上了一扇窗的同时又会打开另一扇门,于是她频繁地写诗,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就这样诞生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有多篇诗歌被收录到诗经中,最著名诗句有“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首诗是写给庄公的,意思是我的心又不是卵石,想转就转,我的心又不是席子,想卷就卷,坚定的心溢于言表,对庄公是彻底的失望死心了。
戴姒跟庄姜却相处的很好,两人情同姐妹,庄姜更是视公子完为已出,把姬完当做自己的儿子,亲自教他诗书礼仪。公子完从庶出变为了嫡出,这可是在当时非常高的地位转变,可以合法的继承爵位,所以庄公薨后被立为卫桓公。
老丘以为,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完美也是一种不完美,放大之后的完美一定能看到不完美,而缩小之后的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在婚姻中,看对方时缩小,看自己时放大,这样彼此看到的都是完美。
原本历史到这里也挺好的,不过显然,通过一系列的娶妻之后,或者也有可能是为了刺激庄姜,故意做给她看,反正庄公对纳妾这件事已经有点上瘾了。继续猎艳,又跟一个嬖妾的生了娃,嬖妾就是连名字都没有,说明地位非常之低。
嬖妾之子,名叫州吁,姬州吁,从小聪明伶俐,很得庄公的宠爱,再加上嬖妾的枕边风,要什么就给他什么,逐渐州吁开始接触到了军队,并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卫国上卿石蜡多次劝庄公,希望对州吁加以管制,并对庄公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庶子掌兵则必乱”,庶子在当时并没有继位权,而没有继位权却给了他兵权,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很快这句预言就变为了现实。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薨,公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桓公即位后,州吁就大为不满,经常跟他对着干,而桓公因为从小受到庄姜的教育,充满了温良恭俭让的文人气质,并未处死州吁,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放逐了他。
州吁逃亡后,并未收敛,而是笼络了一批卫国流亡之徒,特别是与郑国的公叔段,因为两人有相似的经历,所以结为好友。
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设计杀死了桓公,卫桓公不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位时被弑杀的国君。如果卫桓公有知,他肯定认为这种第一当的真是不当也罢。
老丘以为,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能力,诗人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适合当国君,错误的教育反而会给受教育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历来国君都称自己是孤、寡人,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州吁上台后,也是想干一番事业,稳定一下自己的位子,特别是给自己的国民看看,自己还是有能耐的。
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就是领兵打仗,于是联系了一些旧日好友,其中包括逃亡到卫的共叔段、担心流亡郑国的公子冯威胁自己位子的宋殇公,还有陈、蔡等国,一起去攻打世仇郑国,史称东门之役。此役以卫国为首的联军失利而告终。
原本是通过弑君上位名不正,现在又加上战败,对州吁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卫人对这位新国君越发变得不满。州吁病急乱投医,找到了自己的忠实部下石厚的父亲,原上卿石蜡,希望让他给自己出出主意。
石蜡当初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石厚不听话,选择追随了州吁,气的自己在卫桓公即位后就告老还乡了,自从州吁弑君之后,早就想杀之而后快了,苦于年老力乏,现在他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于是一个借刀杀人的计谋就这样出炉了。
东门之役刚打完,陈国与卫国还是盟友,借着盟友的势头,再加上陈桓公跟周平王关系较好,让陈桓公去跟周平王说,正式接见一下州吁,毕竟州吁这种弑君上台的做法肯定是不合法的。
只要一旦受到周王的正式觐见,那就可以把这种不法转变成了合法,这个计谋听起来完全一点问题都没有啊,州吁马上就采纳了。
石蜡私信告诉了陈桓公,诚恳的希望他抓住来拜见的州吁和石厚。陈桓公正对东门之役损兵折将的事懊恼着,再想到被州吁杀死的公子完是自己的外甥啊,于是毫不犹豫的动手把他们俩给抓了。
石蜡立即派出自己的家臣獳羊肩和右宰丑这两个人去陈国,把州吁和石厚一起咔嚓了。
左传有赞,石蜡是纯臣,大义灭亲第一人。
老丘以为,大义灭亲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努力只是过程,选择却是结局。
隐公四年 - 州吁弑君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醜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