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家中都有这样的场景,孩子每次上厕所都像打仗,小脸憋得通红,坐在马桶上嗷嗷哭,拉出来的‘羊粪蛋’又干又硬,有时候3天都拉不了一次!

归根结底还是,脾胃太虚了!
脾胃与大肠密切相关,脾虚则运化无力,就像传送带没了动力,食物残渣堆积在肠道里;内火旺盛又会灼伤津液,肠道失去润滑,大便才会干结难下。
要先把脾胃恢复,火气消退,补充津液,让肠道恢复正常运常,大便也就能顺利排出了。
一碗通便水

食材:白萝50克+ 梨1个+麦芽10克。
功效:白萝卜促进肠道蠕动;雪梨生津润燥;麦芽健脾消食,三者搭配,调节脾胃功能,缓解便秘。
适合:便干硬如羊屎、排便费力、腹胀、口气重的孩子。
来看诊的是个7岁的小男孩,瘦瘦小小的,脸色发黄,两个眼圈发青,头发又干又少,嘴唇颜色很淡。这一年才长了不到3厘米,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
孩子吃饭特别费劲,对什么都没胃口,稍微吃一点就喊肚子胀。整天没精打采的,玩一会儿就喊累。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翻来翻去,还说梦话,容易惊醒。
家长说孩子嘴巴总有股酸臭味,平时不爱喝水,就爱吃肉和油炸食品。我看了下舌头,舌头发白,厚厚的舌苔,舌尖有点红。把脉发现脉象又细又滑。

经过仔细辨证,孩子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司,食积内停,郁而化热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食物堆积在脾胃,积滞化热,上扰心神,所以睡眠不安、舌尖红。
治疗思路
根据孩子的情况,要标本兼顾,治疗要以消积导滞为标、健脾和胃为本、安神润肠的思路来。
于是开方:焦山楂、炒麦芽、太子参、茯苓、半夏、连翘、火麻仁、炙甘草等。
搭配:健脾和胃膏
焦山楂、炒麦芽解决积食问题;太子参、茯苓恢复脾胃运化;半夏、连翘清热和胃;火麻仁润肠通便;炙甘草调和诸葯。
调理一周后,孩子吃饭变香了,肚子不胀了,大便也顺畅了,睡觉安稳不少。调整葯方,继续健脾理气。

调理一段时间后,孩子小脸变得红润,黑眼圈消失了,体重长了3斤,身高多了2厘米多,舌苔变薄变白,脉象也有力了,整个人精神多了!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一碗。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