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死斗到底,中方在北京召开特殊会议,布局12年等到这一刻

兰青评历史 2025-04-10 22:20:37

面对中方强势反击特朗普却要死磕到底!中方在北京秘密召开特殊会议,势必要将美方完全“打服”!12年的布局为的就是这一刻!

天真的川普

“若中国不在48小时内取消34%的关税,4月9日美国将对所有中国产品加征50%关税!”

4月9日,特朗普鼓吹的“对等关税”方案正式进入了施行阶段。随着它的生效,全球金融市场再一次迎来了前所未见的震荡,被拉入关税漩涡泥潭的国家不得不开始寻找生路。

这一次的关税战波及了整个世界,有的国家做小伏低致电美国,妄图要一个关税优惠,有的就此认命开始放弃挣扎……在这诸多国家中,可要说谁的一举一动备受世界瞩目,可能让特朗普晚上睡不着觉,那一定是中国。从2018年的贸易战开始,中国就展现出了超强的韧性。

“你要打,我就打到底;你要谈,我也奉陪!”

第一阶段(2018-2019):对等报复,精准打击

2018年4月,特朗普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立刻反击,对等加征美国大豆、汽车、飞机等产品关税。

2019年5月,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25%,中国则宣布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5%-25%不等的关税。

策略核心:“你打我的科技产品,我打你的农业和制造业。” 中国瞄准特朗普的政治票仓——美国农民和传统工业州,迫使特朗普政府承受国内压力。

2. 第二阶段(2020-2023):供应链调整,减少依赖

中国不再单纯依赖关税反制,而是加速“去美国化”:

芯片自主:大力投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半导体企业。

新能源自立:比亚迪、宁德时代崛起,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贸易多元化:扩大与欧盟、东盟、拉美的合作,降低对美出口占比。

策略核心:“你的关税打不到我,因为我不靠你吃饭了。”

3. 第三阶段(2024至今):升级反制,锁定高科技领域

2024年5月的新关税,直接瞄准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电动汽车(50%关税):打击特斯拉、通用等车企的中国市场。

锂电池(50%关税):限制美国新能源产业对华出口。

半导体设备(25%关税):回应美国对华芯片禁令。

策略核心:“你要卡我脖子,我就让你赚不到钱。”

“对等关税”?到底谁疼!

面对着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中国对此的回应非常明确且坚定:“奉陪到底!”这表明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惧怕美国的关税威胁,准备与美国进行长期的抗争。

中国用行动表明,不会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特朗普表面上态度强硬,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挺。他还没真正实施关税,美国股市就大幅下跌,短短时间内市值损失惨重。

美国农民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比如爱荷华州的大豆仓库装满了卖不出去的大豆,而中国企业转而与俄罗斯签订了大量的大豆订单。农场主们对特朗普的政策非常不满,他们开着拖拉机,浩浩荡荡地把白宫围了个水泄不通,以此来表达强烈的抗议。

特斯拉的CEO马斯克也为此事感到忧心忡忡,他直接给特朗普打电话,希望他能够取消关税政策。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却非常强硬,直接怒怼了马斯克,拒绝了他的要求。中国的反击措施更巧妙、更有目标性。生效的34%关税设有过渡期,给予调整缓冲的时间,4月10日前发货,5月13日前抵达的货物可以免税。

此举既展现了中国的坚定态度,也为全球供应链调整争取了空间。墨西哥汽车公司匆忙将比亚迪的电动车订单转移到匈牙利生产。越南三星也紧急把三成产能搬到印度。深圳跨境电商卖家通过墨西哥周转,把贴着“墨西哥制造”标签的义乌商品卖到亚马逊,销量大幅增长。

美国试图通过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加征高额关税,以此限制中国技术发展。然而,中国企业成功自主研发出128层NAND闪存技术,这一突破迫使韩国三星公司迅速降价以保持市场份额。

在稀土资源方面,中国对包括钐、钆、铽在内的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此举直接影响了美国军工产业。五角大楼的内部报告显示,F-35战机生产线的稀土库存仅够维持三个月,雷神公司甚至被迫暂停导弹生产线的运作。

12年就为这一刻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站在镜头前,目光坚定。他说: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

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无数次战略推演、无数次政策博弈的坚实支撑。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再次成为历史的焦点。

4月9日至10日,一场不对外公开的特殊会议在这里举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这并非普通会议,而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区域战略安全和经济命运的高规格部署。

会议持续两天,议题庞杂而深远,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稳住周边,构建命运共同体,迎击外部冲击。这12年里,中方默默地在进行一场全球性的战略布局。

4月9日同一天,中方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通话。视频通话画面中,双方交流坦诚,气氛温和。中方敲定了将在7月举行的中欧峰会,还正式邀请欧盟高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访问中国,共商大计。

这一次,中方要的不只是象征性合作,而是一个足以对抗美方压力的多边合作平台。

欧盟不是唯一的伙伴。

中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强化与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合作关系。过去这些年,中国在这些地区投入的基础设施、医疗援助、教育资源正在变成实打实的战略影响力。在特朗普试图掐断中国经济命脉之时,这些国家将成为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方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定力。

结语

中美贸易战对世界影响深远,两国经济和民众生活都受到不小冲击。美国的关税政策并不利于自身,智库测算显示,大部分关税成本最终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美国中产阶级存款大幅缩水,制造业面临失业风险,盟友也开始不满。

1930年美国的关税法导致失业率暴增,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被批评为“黑暗决策”,历史教训值得反思。这场博弈提醒各国:合作才能实现共赢,逆全球化行不通,最终会损害自身。

0 阅读:0
兰青评历史

兰青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