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吃得那么好,为何却少胖子?

写乎 2025-04-10 15:35:04

作者:曾昭安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尽享天下美食,山珍海味、美馔珍馐源源不断地被端上餐桌。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诸多史料记载和留存的画像中,几乎看不到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帝王形象。这背后,其实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原因。

首先呢,皇帝的膳食虽然丰盛,但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约束。皇帝用餐时每道菜吃几口往往是有规定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大快朵颐。例如,清代宫廷的膳食制度就十分繁杂,皇帝每餐的菜品多达几十种,但每道菜可能只是夹上一两筷,浅尝辄止;有的菜肴甚至只用眼睛“吃”。这就像我们现在倡导的少食多餐,只不过皇帝是在礼仪的框架下被动遵循。这种饮食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有助于控制每餐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

再就是,皇帝的生活并非只有享用美食这一件事,皇帝们也并非都是贪图安逸享乐、养尊处优之辈。其中绝大多数皇帝都是日理万机,要处理大量的朝政,承担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国家大事,从早朝到晚朝,还要批阅奏章。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消耗了皇帝大量的精力,使得他们被摄入的热量能够被及时消耗。就好比现代那些忙碌的职场中人,即使饮食不错,但由于工作压力大、活动量多,也不容易发胖。

还有,古代皇帝的娱乐活动也并非都是静态的。他们会参与狩猎等户外活动。像清代的康熙皇帝就非常热衷于狩猎,他经常率领大臣们到木兰围场狩猎。狩猎过程中,骑马、追逐猎物等动作都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这就如同现代人健身锻炼一样,在运动中消耗热量,缩小肚腩,减少赘肉,保持良好身材。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古代宫廷也注重养生。宫廷御医会根据皇帝的身体状况调配饮食,荤素瓜果合理搭配,避免过度油腻、甜腻的食物长期大量摄入。他们会推荐一些有助于消化、调理身体机能的食材和药材。例如,一些养生的药膳会加入茯苓、薏仁等食材,有助于祛湿排毒,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皇帝虽然饮食丰富,但受到礼仪制度、政务压力、娱乐活动以及养生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少有肥胖的形象。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即使面对丰富的美食诱惑,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积极的运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良好身材和健康的身体。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0 阅读:9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