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往事:小女子两次摔碎花瓶,却不断改写清贫低贱的人生

写乎 2025-04-14 10:27:52

作者:墨念

从春节到现在,《哪吒2》一直热度不减,究其原因,还不是片中演绎着神仙的故事,却说出劳苦大众的心声。记得故事接近尾声时,敖光决定带着龙族隐居大海,可是敖丙不乐意,腿上像灌了铅。敖光发现后,就情真意切地劝诫他:“父辈的经验,毕竟都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的内心选择吧。”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砸中了多少人的天灵盖,直击灵魂深处。

“你的路还需你去闯”,敖光的话意犹未尽,我却想到自己一路走来,坎坎坷坷,真的不容易。其实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在这个新时代。而那些古代的、近代的老百姓,特别是那些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弱女子们,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晚晴,想到民国,想到湖南总督谭延闿,想到谭的母亲李氏,那位出身贫寒,无奈给大户人家当丫鬟的小女子,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先后两次受惊,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不但没有惹火上身,反而一次次逆袭,改变了自己清贫低贱的人生。

一、农家得一女,贫寒更饥荒

清朝末年,国家积贫积弱,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地主资本家们“朱门酒肉臭”,而黎民百姓饥寒交迫“路有冻死骨”。各级官员贪腐成风,奢侈无度,无疑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令老百姓苦不堪言。

1859年4月,河北省宛平县的一户农家,一位俊美的女婴哇哇坠地。真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百般红紫斗芳菲,老李给女儿随便取个名字叫小芳。按说这李家应该高兴,可是这李家老两口看着女孩眉头紧锁,一脸无奈。这吃上顿少下顿的日子本来就紧巴,这下又添一张嘴,往后的日子可咋过?

愁啊愁,愁就白了头。下锅没有米,炒菜不见油。日子虽然清苦,但是活着就有盼头。按说生个小子为老李家传宗接代,可这偏偏是个丫头,再漂亮有啥用,她迟早都是人家的人。话说间,第二年底,老李家又添了一男丁,这下日子更加艰难。

小芳长到三岁时,可怜的母亲一场大病西赴瑶池了,剩下父亲一人又当爹又当妈,拉扯着两个孩子。真是黄鼠狼单挑病鸭子,不到两年,父亲积劳成疾,也一病不起,驾鹤仙游了。自古人美多磨难,幼小的姐姐担当起做母亲的重任,只好度日如年,与弟弟相依为命。

姐弟俩渐渐长大,日子却越来越窘迫,实在过不下去了,姐姐不得不带着弟弟沿街乞讨。不一日,姐弟俩来到湖南境地,漂亮的小姐姐,一眼被谭家的大掌柜发现,这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副俊美的的小脸蛋,不正是老夫人急于寻找的小丫鬟吗?

小芳进入谭家后,一眼看出这是大户人家,一路走来她从未遇见这样的门户,能够在这样的人家里落脚,也算是祖上烧了高香。经过几天的礼仪培训,她成了谭家老夫人的贴身小丫鬟。

二、初次摔花瓶,丫鬟成小妾

说起谭家,不得不提谭家重量级人物——谭钟麟。他出生在湖南茶陵的一个贫困家庭,自幼苦读,在1856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等)。步入仕途后,先后担任陕西巡抚和陕甘总督、浙江巡抚、两广总督与直隶总督。高层任职三十余载,政绩卓著,深得朝野及慈禧老佛爷的赏识。

封建礼制下的家教十分严格,越是读书人越要遵循那一套。谭钟麟官职再大,每天都要到母亲那里问安。当他发现母亲身边多了一个俊美的小丫鬟时,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哪来的小丫头,如此美貌,貌若天仙!心中之言未曾出口,只是在母亲身旁多看了几眼,晚上便辗转反侧。身边虽然有少夫人,但是心里默念:府上来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自古英雄爱美女,谭钟麟也食人间烟火,怎能例外?日子久了,他便深深爱上小芳。有一天,他陪着母亲喝茶聊天,小芳一边添茶倒水,一边擦拭八仙桌上的各种物件,气氛想当融洽。当小芳又一次为她们母子俩添茶时,谭钟麟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越看越喜欢,像要把小芳装进眼窝里。这点小把戏早就被老夫人看穿了,她哈哈大笑道:钟麟啊,你莫非喜欢小芳姑娘?此话一出,不知小芳是惊喜还是害怕,手一哆嗦,却将茶水洒了谭钟麟一身。这下是真害怕了,她急忙从罗裙里掏出手帕,心想帮助谭钟麟擦干身子,哪知手忙脚乱间,却将桌上的翡翠花瓶打落在地,摔得粉碎。小芳捅了大篓子,吓得浑身颤抖,竟然嚎啕大哭。谁知老夫人不但不怪罪,反而让儿子找来毛巾帮助小芳拭泪,然后问儿子喜欢小芳哪里。她出身贫寒又不识字,只有漂亮的脸蛋如何匹配谭家?谭钟麟深情款款地望着梨花带雨的小美人,告诉母亲:小芳没读书不识字,这些无所谓啊,女人无才便是德嘛。再说,好女人本身便是一本书。闻着有花的清香;听着有诗的韵味;看着有舞的旋律;读着有无与伦比的新鲜感。因此,我要把她放在身边细细地品读。还有,好女人让君子读来淡如水;智者读来成知己;慧者读来如品牌。好女人是宝藏,是经典老歌,是读不透的经典书。她不会索然无味,只会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与好女人为伴,幸福到永远。母亲啊,小芳就是那个好女人啊!谭钟麟的一席话,说得母亲仰天大笑:钟麟啊,既然这么喜欢小芳,你就把她领回家吧,只是往后不要再唤小芳的乳名了,免得少夫人吃醋。从那以后,直到今天,人们只知道小芳是一名村姑,而谭钟麟的小妾便是李氏李夫人了。

三、再次摔花瓶,小妾尊夫人

谭钟麟高高兴兴地把李氏带回家,少夫人一看身后跟来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虽说是小丫鬟,一下子知道丈夫的鬼葫芦里卖什么药。啥也不说了,少夫人就在侧室的小房间里为李氏安排好铺垫。当晚,谭钟麟就睡在那个小房间里。那夜里发生的所有战斗故事,不用我描述,你都懂的。可是最懂的人还是少夫人,她可以说一夜未眠,那个羡慕嫉妒恨啊,世人无及!她首先恨丈夫是个老色鬼,除了自己是正室外,已经娶了三房小妾,如今又领来一位通房丫鬟,这该如何是好?她恨过丈夫又羡慕李氏的年少,嫉妒李氏的貌美,更恨李氏将来分走谭家一杯羹!

第二天,谭钟麟如无事人一样,起来就忙公务去了。再回来家时,李氏早被少夫人安排在厨房里做粗活。平日里,李氏除了洗衣做饭,还要伺候丈夫和少夫人。他们吃饭时,李氏只能站在一旁加汤加饭,等他们吃过之后,她才能和其他下人们一起吃残羹剩饭。夜晚,她严格监管丈夫,再也不许他去小房间。但是,李氏在小房间里的初次巫山云雨,竟然怀孕了。

李氏孕期家务活照常不误,直到九个月时,她的脚面浮肿,站着非常困难,仍然还要挺着大肚子为丈夫和少夫人服务。这个没有办法,谁让她只是一个小小的通房丫鬟呢!

1880年1月25日夜里,谭钟麟睡梦中遇见了从不敢高攀的贵人,老前辈探花郎何凌汉找他叙旧来了。原来早在谭钟麟中进士时,他与探花郎的位置相差甚远,而那个何凌汉却是嘉庆皇帝的重臣,自己望尘莫及,今天老人家突然登门造访,真是稀客,稀客也。笑着醒来时,天已大亮,刚刚起床,却听到大管家传来喜报,谭家又添新丁了。真乃巧合,谭钟麟坚信这娃儿就是探花郎转世,于是就给这个儿子取名谭延闿。

谭延闿真的不负众望,十三岁时参加童子科考,一下中了秀才。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谭钟麟得到一位好女人,让谭延闿有一位好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何这么说呢?

回想李氏生产时,由于年龄小,又是头一胎,不免疼痛难忍,大喊大叫,那位少夫人闻之不但不过问,反而在丈夫面前嘲讽:这是什么货色,不就是生个孩子吗,好像谁没有生过孩子一样。喊了一天一夜,难道要生个牛犊子出来?丈夫听了也不心疼,也嫌太吵,竟然把李氏搬出小房间。按说李氏为谭家生个儿子,理应母凭子贵,可是她仍然改变不了下人的地位。

写到这里,我想对世间美女说:李氏生在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眼下,多少美女梦想嫁入豪门,做个阔太太,哪里知道豪门规矩多渣男更多,他们大多是喜新厌旧的老色鬼。一旦美食入口,便又急寻下一个目标。像那谭钟麟,想得到李氏,话比密甜,一夜过后,所有的爱情烟消云散。李氏落进谭家为妾,也是身不由己,虽然改变了贫穷的命运,但是得不到丈夫的爱,不被谭家重视的滋味实在难受。白天站着伺候谭家人,夜晚独自一人守着孩子偷偷抹眼泪,把所有的苦水只能吞进自己的肚子里。

随着时间推移,谭延闿慢慢长大,发现自己不同于其他兄弟,父亲不仅不疼爱他,而且母亲被家人欺负也置之不理。他偷偷问母亲,为什么别人可以走正门,而母亲只能走侧门?甚至谭家的下属也瞧不起母亲呢?李氏无奈地对儿子说:好孩子,妈妈只让你记住一点,想让妈妈走正门,那就好好读书,一定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妈妈才能在这个家里走正门!说完泪如雨下。儿子懵懵懂懂地问母亲为什么,李氏又断断续续地说:妈妈就是因为没读书不识字,所以让人看不起,但是我知道,太穷别怕,书中自有黄金屋;太矮别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太丑别怕,腹有诗书气自华;太卷别怕,读书破万卷;单身别怕,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想上天都不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可能不相信李氏会说出这番话,可是谭延闿信了。从此,他发奋读书,一定要让亲生母亲昂起头走正门。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在清末的最后一次科考中,成功高中进士,填补了200多年来湖南科试无会元的空缺。消息一传出,立刻让人热血沸腾,大管家急忙冲进门来对老爷高喊:老爷老爷,少爷高中会元啦!这时,李氏正在擦拭青花瓷花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非常震惊,手一哆嗦,“啪”地一声,青花瓷摔了一地,银光四射。少夫人刚要开口大骂,丈夫却拦住她,开怀大笑道:摔得好,碎的好啊!这真是碎碎(岁岁)大吉啊!坐下,赶快坐下,今后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坐着吃饭了,不用站着。听到这话,李氏苦涩的泪水瞬间涌出,整整站了24年伺候着丈夫,终于等来这一天。那一刻,她知道所有的委屈都成过去。此后,谭延闿一帆风顺,官运亨通。先后两次担任湖南总督。然而他的官职再大,从未忘记孝敬母亲,身为高官却把妻子留在母亲身边,并且反复叮嘱:一定要照顾好母亲!

1916年秋天,李氏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按族规,妾室的灵柩不能走正门出殡,谭延闿闻听此言如五雷轰顶,立马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径直走向母亲的棺材,然后躺到棺材盖上,大声高喊:今天我谭延闿死了,抬我出殡!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全场鸦雀无声,只好把棺材从正门慢慢抬出。谭延闿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气打破了不合理的族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母凭子贵的真谛,又一次为母亲赢得了人生最后一次尊严!

只有伟大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伟大的儿子。母亲去世后,谭延闿始终不忘母亲的谆谆教导。1918年妻子因病离世,留下遗嘱:希望丈夫不要再娶,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他被这份深情打动,发誓终身不娶。为了见证夫妻真情,后来的故事大家也许都知道,谭延闿拒娶宋美龄,把美人和江山拱手送给将中正,却以书法和美名流传千古。

痛心而又惋惜地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霸王别姬》里一句话:人啊,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深以为然。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要改变命运,不能指望他人,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你们看,李氏一路走来,她的靠山是谁?她的儿子又是靠谁?母子俩都是自己成全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

0 阅读:3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