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向多本,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世人熟知,但他却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普通贫苦农家少年,却在生命的长河中见证了三个世纪的变迁。
他63岁才结婚,65岁得一双儿女,最终活到116岁,成为“世界寿星”,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长寿秘诀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一生只吃三种肉。
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念和生活方式让这位经历过长征、抗战、解放战争的老红军,活出了如此精彩而健康的一生?
从挑夫到老寿星的革命之路
1888年,湖南石门县一个贫困农户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男孩被取名为向多本,那个年代,生活的苦难笼罩着大多数家庭,向多本也不例外。
从小家里食不果腹,连糊口都成问题,他年仅十几岁,就开始挑着几十斤重的桐油走过蜿蜒的山路,几乎每天都在风霜雨雪中奔波,只为换来微薄的工钱。
1935年,47岁的向多本已经经历了近半生的劳苦,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当红军部队路过他的家乡时,他毅然决定放下肩上的重担,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虽然当时他已经算是“高龄”,但他强健的身体和乐观的精神让他在红军队伍中显得格外有活力,因为经验丰富且身体素质过硬,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负责为部队做饭。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炊事员的工作并不轻松,他要随队挑着重达几十公斤的石磨,走过崎岖的山路。
每次部队驻扎下来,他便立刻投入工作,用石磨加工粮食,为战士们做饭,这份工作看似后勤,却直接关系到战士们的体力和士气。
然而长征路途上的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当部队进入草地时,食物极度短缺,所有人都在挨饿。
向多本因为体力透支,最终在一次行军中晕倒,他的战友发现他后,用一碗珍贵的马肉汤救了他一命,这碗汤来源于贺龙元帅的战马,凝聚了红军之间的团结和关爱。
长征结束后,向多本随部队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的一次激战中,他不幸被流弹击中左臂,尽管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左臂从此无法伸直。
向多本并未因此退缩,他依然用仅有的右手握紧武器,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而奋战,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得以稍作喘息。
新中国成立后,向多本被调往新疆工作,在革命生涯中,他从未成家,直到63岁才在领导的帮助下娶了一位纺织工人为妻。
婚后,向多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光时刻,他在65岁和66岁分别得了一双儿女。
老来得子的他既欣喜又感慨,为了孩子们,他更是倍加珍惜自己的健康,然而他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
长寿密码
向多本一直被人们称为“长寿之星”,这点并不是冒吹,这位老前辈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一套“法宝”。
他常说:“健康的身体靠吃、靠动、靠心态,”而他的饮食、作息和心理状态,构成了他生命长河中的核心法宝。
首先他的饮食习惯值得称道,向多本坚持只吃三种肉,猪肉、鸡肉和鱼肉,他对这些肉类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他的观察和经验。
这三种肉既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又容易消化,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猪肉补充能量,鸡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适中,而鱼肉则因其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够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他从不一顿饭吃多种肉,而是三种肉类轮流交替摄入,每次只吃少量,搭配蔬菜,如白菜、萝卜,或者五谷杂粮,这种均衡搭配的饮食结构,让他的营养摄入既全面又不过量。
他对饮食的时间安排非常有讲究,他每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和午餐从不含糊,但晚餐几乎不吃。
早上他通常吃一碗清淡的粥,配上一些鸡蛋或者面食,中午则稍显丰富,会吃一点猪肉或者鱼肉,搭配大蒜和新鲜的蔬菜。
大蒜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因为它既能调味,又有杀菌和促进消化的作用,他这种简单清淡、规律适度的饮食习惯,从青年时期延续到晚年几十年,成为了他长寿的重要基础。
向多本不仅在饮食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作息也极为规律,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无论天气如何,都保持晨练的习惯。
他坚信,晨练能够让全身的筋骨舒展开,为一天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晚上9点之前,他一定会准时上床休息,从不熬夜。
除了饮食和作息,他的心理状态也堪称长寿的重要因素,向多本从不为琐事烦恼,也不因过去的苦难而心生抱怨,他总是对生活充满感恩,并认为“知足常乐”才是幸福的关键,”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仅让他自己受益,也让身边的人深受感染,他常常对年轻人讲,人生的幸福不在于追求多高的成就,而在于珍惜眼前的生活。
向多本的健康理念在他身边的邻里之间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许多人都羡慕他的身体状态,并模仿他的生活方式。
然而向多本的长寿真的只是饮食和作息的结果吗?或许这种健康状态还与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终生坚持的劳动习惯密不可分。
回归土地的朴素生活
离休后,向多本没有选择城市的安逸生活,而是回到了故乡的村庄,对于这个历经战火的老人来说,回归家乡是一种对过往的释怀。
他总是说,故乡的山水养育了他,也教会了他吃苦耐劳,他喜欢每天在田间地头忙碌,不是清理杂草,就是侍弄花草。
劳动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不仅能让身体保持活力,还能让心灵得到满足,他的邻居们总能看到他在农田间挥洒汗水,或者用锄头开垦出一片新土地。
向多本的劳动并非为了生计,而是他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坚持亲手种菜、打理果树,把自家的小院经营得井井有条。
每天清晨,他都会提着锄头下地,傍晚的时候还会挑一担水浇灌庄稼,尽管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的动作却依然灵活。
劳动对向多本来说,更是一种心态的体现,他从不急功近利,种什么菜、收多少果,他都觉得无所谓。
邻里之间需要帮助,他也总是热心相助,他会把自己种的蔬菜分给别人,或者帮助邻居修补田埂,他在村里很受尊敬,人们不仅佩服他的身体素质,更佩服他的为人。
他的子女和后代也深受他的影响,在他看来,传承红军精神不仅是坚持劳动,更是教育下一代学会感恩和奋斗。
他教导子女要珍惜当下,懂得勤俭持家,不追求奢华生活,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继承了他的传统,生活简单且幸福。
除了对家人的影响,向多本的精神也在村里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村里的年轻人喜欢听他讲故事,从长征的经历到他与家乡的点滴联系,每一件事都让人感到温暖。
家乡的山水似乎也与他融为一体,每天清晨,他都能听到村头的鸟鸣,看到田野上的薄雾,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平静,也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向多本觉得自己的晚年是幸福的,因为他有家人陪伴,有劳动相伴,更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对于他来说,幸福并不复杂,无需奢华的物质,也无需繁华的都市,他坚信,真正的幸福藏在简单的生活里,藏在自己与土地的连接中。
时间飞逝,向多本在116岁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生命并未因此画上句号,他的精神却一直在延续。
结语
向多本的一生,是一个人如何坚守信念与健康生活的典范,从红军岁月到家乡生活,他的长寿并非偶然。
无论是三种肉的饮食秘诀,还是他对知足常乐的践行,都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健康往往源于简单和朴实。
今天我们缅怀这位最长寿的红军战士,不仅是为了铭记他的传奇经历,更是为了传承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章
百度百科——《向多本》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2004年05月25日《“红军寿星”走完长征路(图)》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