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汉口江滩的“知音号”游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登船游玩,一赏武汉长江两岸的壮美夜景。8月27日下午6点多,儿子开车把我和老伴从武昌送到汉口江滩公园,下车后我们步行十分钟,来到知音号码头。
码头上的栈桥是通往“知音号”的必经之路,栈桥是用木头和钢铁组建而成。这段栈桥,既是路,又是街道,两旁的“小木房子”立在人行道两边,房子里面衣架上摆放着20世纪30年代的时髦女款服饰和男士服装,游客们可以在此处租借各种民国时期的服饰和道具。有些女游客在此处换上了旗袍、时尚围巾、头饰和网眼面罩。男游客穿上了长衫马褂,戴上藏青色的老式礼帽和老式的金丝眼镜。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生活场景顿现眼前,让我恍惚觉得自己穿越了百年。
“知音号”一个名字便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的游轮,它静静地停泊在长江之畔,如同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风华绝代的老者,默默地等待每位渴望倾听与诉说的游人。当我们一步步走近它,那复古的船身,精致的装饰,以及从船舱内透出的温暖灯光,都仿拂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过往的辉煌与温情。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七点刚过,码头上游客们自觉的排起长队,手持船票等待登船。忽然间,汽笛长鸣,游轮一、二、三层舱门同时打开,身着各式各样民国时期服装的演员们从船舱里陆续走出,开始他们的前期表演,一下子把游客带入了民国时代。追光灯所到之处,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民国时代的校长、商人、记者、科学家、船工、青年学生、商贩、醉鬼……,他们片断化的演出,自然流畅。游客们一个个仰起头,瞪大眼睛,被眼前这高耸的轮船舞台上的表演所震撼,陡然产生“今夕是何夕”的感觉,纷纷举起手机或随身携带的像机,拍下这壮丽的一幕。
随着游轮进口处的护栏门被打开,游客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鱼贯的进入船舱。汽笛长鸣,游轮缓缓启航,“知音号”开始了它的美妙之旅,悠然地穿梭于碧波之上,演员们用精彩绝伦的表演和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与“长江灯光秀”携手,以独有的艺术魅力与光影魔术,共同为现场每位游客编织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梦幻旅程。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的实景大剧正式拉开。这个大剧的官名叫“漂移式多维体验剧”,与我们传统所见的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的概念完全不同,船舱内没有传统剧场固定的观众席和表演区,观众可跟随演员在船舱内自由穿梭,自由选择观看场景。每个小小的船舱到处都是一座座神奇的舞台,一个个年轻精干、训练有素的演员,在船舱里凭一己之力做着沉浸式表演,游客环绕在演员四周,在演员动情地诉说和到位的肢体语言中,品味着曾经的时光。
这种奇妙的演出方式,把游客引入百年前的汉口,在这巨大的轮船上,剧场无处不在,走廊上、大厅里、楼梯处、舞池中,所见之处皆是剧场。表演区和观众区相互融合,在剧情的推动下,观众被邀来到表演区演员身边,与演员共舞,共同完成表演。碎片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碰撞中触及人生痛点,诠释人性的善恶。导演创造性地巧妙使用了倒叙、插叙及演员与观众互动等电影手法和方式,把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使观众为之欢呼!
“知音号”是武汉文旅集团旗下的一个大型文创项目,是以其现代化与古典美的结合,雄伟壮观的外观和精丽华美的内部装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这艘大型主题演艺轮船,上下共三层,船身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98个舱室,共108名演员。某种意义上来说,“知音号”是一个流动的大舞台,是一座武汉流动的历史博物馆。游船一层是大厅表演,二层是在大厅、走廊、楼梯和舱室表演,大厅演出区四周摆放着圆形桌子和椅子,圆桌后边靠墙是长排坐凳。我们走在人流的前面,抢先坐在了圆形桌子旁,桌子上铺着豪华的台布,摆放着鲜花,我们边喝着随身携带的饮料,边观看着表演。演员们身着民国时代的服饰,演绎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他们的表演真实而生动,让我们仿拂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静坐在观众席上,聆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仿拂自己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份子。“知音号”的舞池设计非常复古,每一对舞者,都有一段自己的独白和旁白的简短引述,声音极为真实且打动人心,令游客大开眼界。
在演员们来去的人群中,有醉酒的武汉班子(武汉方言,指特定的一种人群,代表极其差劲的人群。),用地道的武汉话嚷嚷着醉酒的术语;有当红的女星,在和男人勾搭着接受粉丝的膜拜;有逃离父母束缚,向往自由生活的青年学生;有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擦鞋匠;有不顾父母反对追求爱情的青年男女;有送别的友人顾盼羞涩,未曾示爱的情人;还有追求新式进步思想,渴望改变国家命运的有志之士……
在一、二层的船舱里,仿拂一个时代的不同阶层的诸多人物,瞬间定格,被立体的凝刻在我们眼前,他们以游船为荧幕,以每一层的船舱为他们人生的窗口,用他们精湛的演艺,把我们引入民国时代,开启了这样一趟奇幻的时光之旅。
二层演出结束后,我们随拥挤的人流步入三层,三层有两条通道,通道两边都是舱室,每个舱室准入4至6位游客,我们按船票上的编号找到了对应的舱室。进入舱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民国时代的风貌格局,墙上贴着民国时期的明星画报,舱室内摆放着两张小床,两床之间摆放着老式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摆放有零星的老古董,有老式台灯、闹钟、便鉴、纸扇、怀表、老式礼帽和一些实用的小物件。还有一本《良友》杂志,这可是当时在全国最流行的刊物。舱室还有老式旅行箱和精制的老式桐油纸伞,每个物件都明显刻记着民国时代的印记,还原了百年前的梦幻景象,在岁月的擦拭下,在这里散发着复古悠然的光辉……。床头衣柜里摆放着旗袍、马褂还有一些民国时期的服装,我和老伴与同舱室的其它游客一样,都各自换上民国古装,在同舱室游客的帮助下,拍照留念,让此景永驻记忆深处。
走出三层舱室,我们登上船顶甲板,观看乐队演奏,主持人欢快的主持风格把演出现场推向高潮。有的游客与演员互动,感受着夜色中的美好时刻,给我们留下了无法忘怀的记忆。轮船上演绎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在与时代和他人发生关联,如果你能和自己的知音共同登上这艘游轮,穿越百年,何尝不是一段美妙的旅程。
初秋的江风,带着丝丝凉意迎面吹来,使人倍感凉爽。“知音号”在江中缓缓行驶,瑰丽多彩的城市画卷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游客们倚靠在四层甲板的栏杆上,观看着大武汉美丽的夜景,感受着长江的波澜壮阔,我不禁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仿拂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不知不觉中游轮已穿过长江二桥。霓虹闪烁的长江二桥与雄健行进的游轮形成奇妙的呼应。环视四周的璀璨夜景和江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这一刻,我们仿拂与“知音号”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历史时代的独特韵味。沿途高楼鳞次栉比,江面上碧波荡漾 ,与星月交相辉映,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呈现出一片祥和之美。“知音号”游轮从“知音号”码头出发,逆流而上,抵达长江大桥附近,然后调转船头折返回来,穿过长江二桥,再返回到“知音号”码头。途经著名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古城墙、古琴台、户部巷、电视塔、长江二桥等诸多景点。在行驶过程中,游客可以走到甲板上漫步、拍照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沿途两岸的万家灯火,从不同角度感受到长江两岸的璀璨夜景和大武汉历史的厚重与现代风情。
夜幕下的长江二桥,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桥身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光与江面上的倒影相互映衬,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中。环视四周,长江两岸的建筑群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古典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的绚丽夜景,感受到大武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夜色中的大汉口,依然是绚丽多彩,与江面映照出绚丽的波光,放眼望去,长江宛如一条璀璨的丝带,在夜色中闪烁,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令人留恋忘返。
好戏总有散场时,9点20分,“知音号”载着意犹未尽的游客重抵汉口码头,这场夜游之旅也将结束。大家放慢了走下舷梯的脚步,似乎还想在甲板上多停留一会……。游客们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是这艘船,还是这部剧,亦或是船上邂逅的人和事?更或是一种时空交错间被惊艳到的感觉?
这次短暂的旅行,虽说只有108分钟的短暂时光,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与情感的洗礼;不仅让我们领略了长江两岸的美丽夜景,还让我们收获了一份难忘的记忆和一份深深的感动,更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次旅行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无处不在的精彩表演,虽然在诉说百年前的往事,但令我久久难以忘怀。那爱、孤独、别离的情景,仍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人们心中永不停歇的追求。这追求宛如在大江里劈波斩浪的游轮,还像是人们在事业上的孜孜不倦,只有追求,才会有更多的突破和收获,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
本名仝殿木,网名一帆风顺,洛阳市宜阳人。女几文苑会员,礼贤文学会员,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乐于将点滴感悟流诸笔端,风格淳朴自然,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