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单价跌70%,靠给顾客立规矩起家的酸菜鱼一哥,终于放下了架子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02-14 04:02:11

“不拼桌、不外卖、超过4人不接待”这就是太二酸菜鱼刚入市场时给顾客立了规矩。

可这些听起来近乎苛刻的规矩不仅没有吓跑顾客,反而让人趋之若鹜,排队两小时只为尝一口酸菜鱼,在当时简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就靠着这一道菜,巅峰时期的翻台率甚至让老牌劲敌海底捞都自叹不如。

然而,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太二,客单价暴跌70%,曾经高高在上的规矩也悄然撤下,这个靠给顾客立规矩起家的酸菜鱼一哥,终于放下了架子······

立规矩起家

说起太二酸菜鱼,明明是来做生意的,却偏偏摆出一副“爱吃不吃”的高冷姿态,听听这规矩:不拼桌、不外卖、超过4人不接待。

他们也解释过,说4人以下的顾客比较安静,不会打扰用餐氛围,得,这下可好,一碗酸菜鱼吃出了米其林三星的感觉。

但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年轻人一看,哟,这么高冷啊,那我可得去尝尝鲜,于是乎,一群小年轻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排着长队就为了尝一口这“傲娇”的酸菜鱼。

太二酸菜鱼可不止是玩高冷这一招,他们还玩起了饥饿营销的把戏“一天只卖100条鱼”,“排队2小时才能吃”,这些话听着就让人心痒痒。

你说这鱼是用黄金做的吗?不过就是条普通的鱼嘛,但就是这么个玩法,愣是让大家趋之若鹜,恨不得通宵排队也要吃上一口。

太二酸菜鱼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只会做酸菜鱼,其他不管”,这话听着像是在自夸无能,但实际上却是在强调专注,人家把一道普普通通的酸菜鱼做到了极致,这份专注和执着,不就是年轻人最向往的吗?

为了讨好年轻人,太二酸菜鱼可是煞费苦心,他们搞快闪店,玩创意,就是要满足年轻人对“另类”和“个性化”的需求,这一招可真是高,年轻人最吃这一套了。

就这么着,太二酸菜鱼从2015年开第一家店,到现在短短8年时间,就开了450家店,年收入达到31个亿!这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

你以为太二酸菜鱼只会玩这些花里胡哨的把戏吗?人家在经营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通过限制顾客数量、标准化菜品、减少选择,太二在高峰时期的翻台率能达到4.9次/天,这数字比海底捞还高呢!看似高冷,实则精明得很。

太二酸菜鱼还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搞“太二发廊”、“太二澡堂”这些稀奇古怪的活动,又一次戳中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不仅吸引了眼球,还让年轻人觉得,哎呀,这品牌懂我、理解我的生活压力,这下好了,顾客不光是来吃鱼的,简直是来交朋友的。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太二酸菜鱼虽然火得一塌糊涂,但也开始面临挑战,毕竟,再好吃的酸菜鱼,天天吃也会腻。

降价也没用

消费者尝鲜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就开始嫌弃菜单单一了,门店增长开始放缓。

2022年利润从7.19亿元降到4.45亿元,翻台率也从2.9次/天掉到了不到四成,全年营收减少4.16%,纯利润更是暴跌81.77%,这数字看得都想给太二递张纸巾了。

还记得当初那副高冷范儿“不拼桌、不外卖、超过4人不接待”,简直比大明星还难约,结果呢?现在是降价降得比谁都狠。

他们的招牌菜“最爱鲈鱼酸菜鱼”,从258元、198元、128元一路跌到198元、138元、88元,一下子就便宜了60块钱!连米饭都开始降价了,还推出了9.9元的“宝宝餐”。

这哪里还有当初的傲娇劲儿啊,简直是从天上的仙鹤变成了地上的麻雀。

但是,以为降价就能挽回顾客的心吗?太天真了!老顾客不但没被留住,反而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被坑了。

想想也是,之前觉得贵得有道理,现在一降价,顾客心里那个平衡就被打破了,这下可好,品牌形象直接崩塌。

2023年,太二看似有点回暖,年营收突破44亿元,翻座率五年来首次回升。但别高兴得太早,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又给了它当头一棒:同店日均销售额下降13.9%。

更糟糕的是,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开始吐槽了:降价的同时分量也减少了,性价比反而下降了,这下可好,不但没讨到好,反而把老顾客都得罪了。

多方补救

面对这种情况,太二开始放软姿态,那些曾经高高挂起的限制规矩,现在都悄悄地撤下来了。

四人以上就餐?没问题!外卖?开通了!甚至还开始搞起了加盟,在东南亚、北美开店。

太二还玩起了“卫星店”,在广州、深圳、上海、厦门等地开了30多家专供外卖的店。

单人餐31元起,双人餐93元起,价格比堂食便宜不少,但是,这招好像也不太灵光,上海某店每天的外卖量才几十单。

其实吧,太二的困境也不难理解,现在的消费者都精明着呢,外卖平台、电商平台发展得这么好,在家自己做酸菜鱼不香吗?成本还低,多方便啊。

回想当年,太二靠着独特的口味和品牌效应,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可现在呢?消费者更喜欢便宜又方便的选择,太二那套高冷范儿,现在看来就像是过时的老古董。

太二的问题其实挺深层的,它一直主打单一菜品,可现在的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光靠一道酸菜鱼哪能满足得了。

虽说太二在酸菜上的投入是别人的十倍,但问题是,酸菜本来就不是什么高价产品啊,你说你在酸菜上花了大价钱,消费者会买账吗?

现在的年轻人,审美和口味都在变,对品牌的要求也更务实、更多元了,太二那套“高冷”路线,现在看来就有点装腔作势了。

面对这种情况,太二也不是坐以待毙,它开始尝试增加新菜品,还搞了些跨界活动,比如“太二发廊”、“酸菜博物馆”之类的,就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年轻人。

甚至还推出了“酸菜咖啡”、“酸菜鱼披萨”这种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黑暗料理”,想在社交平台上刷存在感。

但是,这些新尝试能不能成功,还真不好说,毕竟太二一直以来就是以酸菜鱼为主打,突然推出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消费者未必买账。

太二还想通过开高端门店来提升品牌形象,比如在奢侈品中心SKP开店,但问题是,你一边想装高端,一边又搞些接地气的营销活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吗?

这种“拧巴”的品牌定位,让太二在市场上越走越迷糊,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讨好谁了。

出路不定

说实话,在现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太二想要通过简单的扩展品类或者降价来扭转局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除非它能找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差异化卖点,否则,业绩下滑恐怕还会继续。

要想重振旗鼓,太二需要来个彻底的品牌重塑和产品创新,现在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在不断变化,太二如果还是墨守成规,那就真的要凉凉了。

参考:

界面新闻《一身“反骨”的太二酸菜鱼,决定不“作”了》

金融界《太二酸菜鱼“急速坠落”,为餐饮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新浪财经《太二酸菜鱼“夹缝求生”:不狂了、降价了,闭店了,也狠抓外卖了BUG》

0 阅读:10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