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在抗战电视连续剧《地下交通站》(一)中,扮演鼎香楼大厨杨保禄的著名演员高亮先生的突然离世,观众们很自然地更多关注剧中那位大厨杨保禄的命运。
我没有完整地看《地下交通站》(二),经零打碎敲观看,《地下交通站》(二)中,没有再出现杨保禄的身影。但,有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的,杨保禄在一次外出后,再也没回到鼎香楼,他进山了,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成了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

依此脉络发展,我们可以这样判断杨保禄的人生轨迹。
杨保禄是抗战中期,也就是1941年或1942年间参加八路军。当年,这个时期活跃在冀中地区一带的是八路军第三纵队。史料记载,1943年9月,八路军第三纵队暨冀中军区的番号被取消,建制被划入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改由了晋察冀军区直接指挥。众所周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是聂荣臻。也就是说,杨保禄成了聂元帅手下的一名战士。
杨保禄刚到八路军时,部队首长因其有厨工特长,让他担任炊事员。但遭到倔脾气的杨保禄拒绝,他说:“我杨保禄冒死当八路,是来打小鬼子的,怎么到头来还当厨子?我,我心里不痛快。”八路军首长见他态度坚决,特别是他有一副好身板,于是让他担当了机枪手。这下可把杨保禄给乐坏了,他整天跟着老班长,苦练杀敌本领,很快成了一名优秀的机枪手,并在此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1945年8月,抗战结束,此时的杨保禄,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副连长。鬼子投降,杨保禄和他的战友们满以为仗打完了,该回家“老婆孩子热坑头”了,当时26岁的杨保禄还未成家。但,想不到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了内战,于是杨保禄又义无反顾随大部队进入东北,继续他的革命生涯。
一次,杨保禄所在部队在吉林省吉林市郊区与国民党部队作战时,打红了眼的他,一把从一名战士手中夺过机枪,冲出战壕死命扫射敌人,由于杨保禄身高体大,不幸肺部中弹倒地,被战友们抬下战场。
由于杨保禄伤势严重,不能再随大部队行动,被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伤愈后,又因为东野大部队已南下作战,他只能被就地安排到地方人民政府工作。
全国解放后,他分配到吉林省吉林市林业系统工作。由于杨保禄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性格耿直,他向组织提出申请:去全市最偏远、最艰苦的林场工作!
组织上最终任命他为边境林场的党支部副书记,享受正股级待遇。
上世纪五十年代,组织上为在编干部定级,杨保禄作为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的抗战干部,定级为行政17级,正股级干部,与他同期入伍,仍在部队工作的战友 ,多定为14级,个别13级。
杨保禄在战争年代负过重伤,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难以坚持正常上班,1964年夏天,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后改为离休),当年他才45岁。但,也正是他的提前退休,让直言不讳的杨保禄躲过了十年洗劫。

1983年秋,杨保禄因枪伤发作,经当地医院抢救无效,在吉林市职工医院去世,终年64岁。
组织上根据杨保禄系死于战争年代枪伤的实际,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以副处级离休干部待遇,办理了他的丧事。
据悉,刚从东海舰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军级)任上离休、享受正军级政治、生活待遇的蔡水根,千里迢迢从上海赶来,参加他昔日大师弟的追悼大会。

远在台湾岛,国民党退休高级将领黄金标,为杨保禄的后人捎来了一千美元。1983年的一千美元,当时相当于二千元人民币。杨保禄去世时最后一个月的离休金是:172元,以示慰问。
生活在安丘城的大师哥孙友福,因患腿疾,没能前往东北参加杨保禄的悼念仪式。事后,他经邮局,为杨保禄后人寄来了一百元人民币。
在安丘政协机关退休的贾贵先生,请吉林市政协的同志代为送了花圈。花圈的挽联上写着:保禄兄弟,我想你!

听说,几年后,有几个操日本话的游客,到过杨保禄的墓地,点香烧纸叩拜。其中有一位戴着高度近视眼的干瘦老汉,他中文说的十分地道,哭得最凶,嘴中不停念:保禄先生、保禄先生……
2024年清明前夕,经杨保禄后人申请,上级有关组织批准同意,革命烈士杨保禄同志的骨灰迁回安丘老家,安葬在当地的革命烈士陵园。在杨保禄骨灰迁移安丘革命烈士陵园仪式上,已故的蔡水根将军,石青山地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老交通员冯世昌同志和齐老太、孙友福,以及黄金标、贾贵等旧友的子女、孙辈,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各位网友,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