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常从微信的短视频中看到,在动物园,有游客不慎落入动物的“生活区”。
记得,2017年初的一天,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一位来自异乡的务工人员,其未买动物园门票,先后翻越了两堵3米来高的围墙,接着又钻过层层铁丝网,进入野生动物园,哪料,当其抬头看时,一史老虎已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原来他溜进了老虎的散放区。
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意外!
类此这样的“老虎咬人”,或其他动物伤及游客的事件,尽管属于极端,但是社会反响强烈。不否认,游客不慎进入了动物散放区,肯定有他自身的原因,而且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原因。

但是人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动物园要有现代化的安全保护措施。
如果动物园内对动物散放区设置的障碍,真正做到了“牢不可破”、“密不透风”,则哪会有游客落入动物散放区这样的新闻?
现代社会,让人们在人烟稠密、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也能够近距离地看到许多珍稀野生猛兽。在现有的条件下,动物园可以不是集野生动物放养、观赏与动物科普教育、生态景观旅游,以及高质量后勤保障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休闲娱乐场所。但,它对游客、对动物园员工的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和设施,必须是现代化的。
如何与时俱进地强化动物园对游客、对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
如何科学地“深挖沟”、“高筑墙”、“密置网”地做好安保措施;
如何建立和完善迅速有效的紧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的意外伤亡。
例如,依园内外安全等级,以严格规范的网格化管理,设置安全区域、防范区域、警戒区域、严管等区域。以及动物园园内外全方位、全立体,不留死角的安装兼有声控、温控、影控等多功能、高质量的红外线等报警装置,一旦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条看不见的红线,探头即予自动感应,现场第一时间予以语音警告。监控中心则同步启动报警程序,安保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则动物伤人这样的意外事件,必将大幅减少,直至彻底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