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每年的俸禄是18000贯,相当于如今多少钱?这一算真被吓一跳

郝萌观察过去 2024-11-24 03:28:17

天下只有两个人不能被买通:一个是阎罗王,另一个是包拯

宋朝的官场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下只有两个人不能用钱买通,一个是阎罗王,另一个是包希仁。”阎罗王掌管生死,包拯却在阳间断案如神。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可包拯的确让权贵们头疼得咬牙切齿。有人说他是清官的标杆,也有人说他是权贵的克星。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官场终结者”一年俸禄高达一万八千贯,相当于今天的八千多万元,却过得清贫得像个普通百姓。

从“孝子”到“铁面御史”

如果没有父母的离世,或许包拯的一生会是另一种模样。他28岁中进士,朝廷本来要安排他去江西当知县,可他硬是以“父母年迈”为由推辞了。宋朝官场的弹性让人意外,不仅允许他随意挑岗位,甚至还把他调回了家乡安徽。可就算如此,包拯依然不愿离开父母,直接选择辞官留家。

这不是一时的孝心冲动。他在父母去世后,为守孝三年,竟然住在坟旁的简陋棚子里,寸步不离。守孝结束后,乡里乡亲都劝他:“你这么大本事,不能就这么浪费了。”但包拯却依然徘徊在父母坟前,久久不能释怀。直到38岁,他才重新出仕,从安徽天水县的一名小官干起。

从小官升到开封府尹,再到监察御史,包拯的升迁速度让人咂舌。他靠的不是关系,而是政绩和铁面无私。比如他在端州做知府时,端砚是贡品,往年知府们都借着“进贡”的名义,私吞了不少砚台,用来巴结京城的权贵。可包拯一来,直接堵死了这个发财路。他只收该进贡的那部分,老百姓“孝敬”的一律不收。京城权贵气得派人去查,结果连包拯办公桌上的砚台,都不是端砚。权贵们气笑了,这哪是清官,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的“官场终结者”。

一万八千贯俸禄去哪了?

包拯一年的俸禄是1万8千贯,按照当时的物价,1贯钱能买近百斤米,普通百姓一年的生活开销也就十几贯。换到今天,这笔钱相当于八千多万元。可包拯却过着清贫的日子,这笔巨款到底去哪了?

1. 钱都捐给穷人了

有人说,包拯对自己很抠,却对穷人特别大方。他在开封府任职期间,见过太多穷困潦倒的百姓。宋朝虽是经济强国,但普通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遇上灾荒时,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包拯心软,常常拿自己的俸禄捐出去,补贴这些穷人。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包拯一生留下的财产很少,足以证明他没有攒钱的习惯。而且以他的性格,把俸禄分给穷人是完全可能的。毕竟,他曾在端州三年滴水不漏,连一块砚台都不占,这样的清官,做任何善举都不会让人意外。

2. 开封府的“工资池”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1万8千贯并不是包拯一个人的俸禄,而是整个开封府衙门上下所有人的工资。开封府作为京城的行政中枢,衙役众多,俸禄自然也比其他地方高。包拯作为府尹,掌握整个衙门的“工资池”,需要按各级官员、职员的职位分发这笔钱。

这笔钱分到包拯手里,可能并不多。但他对下属慷慨厚待,特别是一些底层衙役,他从来不吝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自己生活清贫,却能养活整个衙门。

铁面无私的代价

包拯的刚正不阿,不仅让普通百姓拍手称快,也让很多权贵咬牙切齿。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弹劾了无数贪官污吏,甚至连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属都没放过。

当时,张贵妃的大伯仗着亲戚关系,谋了个肥差。包拯知道后,上奏请求罢免此人。宋仁宗虽然宠爱张贵妃,但对于包拯的建议从来不驳回,直接撤了这位大伯的官职。

还有一次,三司使张方平涉嫌购买非法货物,包拯再次弹劾,将其罢免。可接替张方平的宋祁同样是个贪官,包拯再次上奏,将宋祁也拉下马。

连续两次弹劾,让包拯招来了不少非议。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甚至公开质疑:“包拯是不是为了谋这个职位,才把前面两个官员都搞下来的?”包拯听到后,直接闭门不出,拒绝接受三司使的任命。最终还是宋仁宗坚持,包拯才勉强上任。

清者自清

包拯的清廉,不仅体现在他对权贵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对自己的要求上。他一生没有积攒任何财产,去世后,家人甚至没有足够的钱来安葬他。西湖诗人苏轼曾评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包拯的清廉,正是他最鲜明的标签。

他留下的,不仅是清官的形象,更是一个让人信服的标杆。即使在宋朝那个贪官遍地的时代,也很少有人敢质疑他的为官之道。他的名字,早已超越了历史,被后人铭记。

有人说,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穷的“富人”。他的俸禄足够让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却选择将大部分钱用在百姓和下属身上。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好官,不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而是看他为百姓做了多少事。

有人感慨:“清廉是一种奢侈品,古今中外皆如此。”而包拯的故事,恰恰证明了清廉的可贵。

0 阅读:0
郝萌观察过去

郝萌观察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