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蔓延,可经飞沫传播?

荣轩康康 2024-06-20 05:27:22

近日有报道指,一种罕见的“食人细菌”引起疾病并在日本蔓延,截至6月2日,病例数高达977例。

这种由所谓的“食人菌”引起的疾病叫做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STSS),通常来说,细菌从伤口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并使局部坏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多器官衰竭,在感染后48小时内即会死亡。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死亡率可达10%-40%。

有医院教授介绍,这一病株先在英国被发现,随后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地引起了剧毒型感染。亦有专家表示,从最近的病例来看,大多数的感染途径不是伤口,而是飞沫传播,病株毒性有可能比海外原来的毒株高9倍,且为变异株“M1UK”。

虽然目前我国暂未发现相关病例,但大家还是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有海外旅居史的人。

那么什么是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如水、空气、灰尘、粪便、人或动物的呼吸道,又或者是被污染的食物中,这种病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就是一种严重的病症,若没有及时诊断与干预,可引致严重并发症甚至致死。

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咽痛、皮疹等表现。当进展为重症时,症状也会随之加重,出现全身皮疹,皮肤黏膜受损,皮肤上有红疹、水疱等。此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甚至是败血症、脑膜炎、丹毒等。

感染后怎么办?

感染并发展为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干预。首先,患者在早期就要注意休息与补充水分,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时为机体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多吃新鲜蔬果。另外,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其次,遵医嘱用药,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怎么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想要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关键还是在于加强个人与环境卫生,减少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洗脸,尤其是接触公用物品后要及时清洁双手。避免用不洁的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以免将病菌带入体内。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保持餐具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菌滋生和传播。

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菌侵袭。

结语

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机体健康会构成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发生

参考资料:

[1]日媒:“食人细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



0 阅读:0

荣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