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问政湖南”网站,日前,有网友咨询长沙市市直机关对劳务派遣、编外人员的清理清退方案,长沙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后答复称:“市直机关编外用人规范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如上级有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将适时开展相关工作。”
实际上,这项工作在湖南多地已开始实施。如常德市临澧县9月初发布消息称,今年5月以来,临澧县强力推进编外用工管理,经过2个月的清理规范,共清退编外用工163人,节约财政资金200万元以上;今年2月,湘潭县委、县政府出台《清理编外用工工作方案》,4月份出台全县各单位清退人数计划,6月30日前清理到位,全县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500人,在2023年年底到位。
除湖南外,全国其他地方也都有类似做法,清退编外人员工作都在进行。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节约财政资金的角度考虑,这是对的,也是必须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从工作的角度来看,此项工作如何推进,如何才能真正“退”出效率,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而不是一“退”了之。
首先,被清退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殊不知,凡是愿意成为编外人员的,大多是暂时找不到工作,或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比较向往,又一直未能考上编制的,或者有一定关系的。清退之后,他们就会成为失业人员,也可能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对机关事业单位比较向往者,被清退之后,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如何安排好这些人员的再就业,需要各地在清退过程中费点心、出点力,否则,会带来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二,编外人员大多在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着比正式人员更重的工作,或者是正式人员不愿干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旦他们被清退,这些岗位的工作,正式人员是否愿意接手,谁来接手,接手后的工作质量如何,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招聘编外人员,正式人员进入单位后就从事这些工作,没有任何问题。既然这些工作被编外人员做了,现在又将编外人员清退,让正式人员做,可能就涉及正式人员的分工调整,自然会引发新的矛盾。
第三,有的编外人员从事的是具有一定密级的工作,清退之后,会不会涉及泄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需要重视。一旦被泄密,是会带来不良后果的。因此,对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相关单位应当更加重视,要能够让他们安心工作,并依法对他们实施保密教育、脱密期管理,确保不发生泄密问题。
第四,要对使用编外人员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认真剖析单位使用编外人员的原因、依据和利弊,而不是编外人员清退完毕了,所有的工作也就算终结。任何工作,在发生过程中,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机关,为什么要招聘编外人员,到底是工作量太大,还是把正常工作转嫁给编外人员,需要认真分析。要知道,单位的工作,都是按照岗位职责定员的,把工作转嫁给编外人员,就意味着在职人员的工作太少、负荷太轻,就应当调整。如果对这个问题不能认真分析透,机关的工作效率就难以提高,工作质量也难以提升。这样的机关和单位,就要整顿。这种单位的领导,就要调整,甚至免职。如果工作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滥用编外人员比较多的单位,应当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问责。
第五,要在清退的同时,看一看有没有存在违纪违规现象,有没有腐败问题。有的编外人员,都是通过关系进来的,并想通过关系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转移到相关单位,甚至提拔为下属单位的领导。因此,在清退的同时,必须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也予以调查、了解、剖析,如果存在违法违纪问题,也要一并解决,以便于把存在的问题全部清理干净,而不只是清退人员。清退人员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清退编外人员,是机关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的一种方式。一些单位,如果经过评估,确实存在着把正常工作转嫁给编外人员做的现象,就应当减少这些单位的编制,而不是增加编制。工作需要五根指头弹钢琴,必须科学安排,合理分配,而不是只会做增量文章,不会存量优化和调整。如果做不到,就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刀,让有能力的人到这些单位担任领导工作。否则,如何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这里,特别建议应当对编制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进行评价,凡是编外人员多的地区,编制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肯定是不称职的,也要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