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第一天就开始,特朗普为什么每次都爱“退群”?

慷慨高歌 2025-01-24 11:53:31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天,就签署了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度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

由于特朗普早在上一个任期内就频发“退群”,且他在竞选及当选本届总统后也曾多次表示,将在上任第一天就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因此,外界这次对他的“神操作”倒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那么,为什么特朗普如此热衷于“退群”呢?

首先,特朗普认为这些国际组织和协定的规则,是“对美国的剥削”、更是“一场灾难”,与他“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政策相悖。

《巴黎协定》规定了什么?其长期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同时,《巴黎协定》还根据各国国力的强弱,呼吁发达国家带头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实际国情,逐步实现绝对减排或限排目标。

每五年还会对各国行动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说白了,就是让发达国家多出钱、多出力,并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还要接受约束。

为了落实这一协定,全球不少地区和国家都推出了禁售燃油车、停止化石燃料发电等项目的时间表,同时还制定了“碳交易”市场规则。

简单点说,就是给碳排放量定价,企业在生产时如果减排了就能赚“碳积分”,而要是加大了碳排放就得真金白银地购买“碳积分”以抵消多排放的那部分,否则将遭受政府处罚。

比如2023年,我国国内车企总共计产生了-443万油耗负积分、4092万油耗正积分、-49万新能源负积分、2111万新能源正积分。

传统燃油车生产厂商丰田、本田、一汽不得不花费巨资向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生产厂商购买“碳积分”。

节能减排原本是保护地球,延续人类文明的大好事,但特朗普却说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认为《巴黎协定》对美国“不公平”,约束了美国的传统产业,导致美国煤炭、钢铁等产量下降,还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美国的就业市场和经济竞争力。

要知道,美国是石油净出口国,且其主要的汽车制造厂商多是以生产燃油车为主,《巴黎协定》加强了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公司的监管,限制了他们的产量,同时,美国传统汽车厂商如通用、福特等在生产电动车方面并不占优势。

而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公司长期都是共和党的“金主”,历届共和党政府为了“投桃报李”,也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开采等采取放宽政策。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统计,特朗普阵营在本次竞选期间就接受了来自能源利益集团的海量捐款。

此外,特朗普的商业思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他的眼里,这些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让美国“束手束脚”,导致其长期如“恶虎斗群狼”,变成了出钱出力多、收获却少的“冤大头”。

反之,如果美国在和对手以1VS1的方式进行竞争,则更容易稳操胜券。

如果说老拜登是美国最后一个“冷战士兵”,那特朗普就是个更为纯粹的商人,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通过交易解决,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若结果达不到美国的利益预期,就应该直接采取单边行动。

所谓的契约精神、共同价值观、盟友以及国际责任通通靠边站,都没有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重要。

在特朗普看来,能让美国名利双收的“群”才是“好群”,他意在通过采取单边主义措施重塑国际新秩序,强化美国的全球霸权。

特朗普的回归,带回了孤立主义和反全球化,虽然美国减少了来自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的监管和约束,但所带的的负面效应或许会更大,主动弱化在国际组织的存在和影响力,美国“全球领导者”的角色又能扮演多久呢?

0 阅读:15
慷慨高歌

慷慨高歌

做一个分享有趣有用的信息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