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推动下,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并称为美国家安全战略“三大支柱”之一的国际开发署正式进入关停和重组阶段,而该机构所资助的大量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也面临资金短缺所带来的停摆危机。
美国国际开发署,简称USAID,在美国“胡萝卜+大棒”的对外政策中,扮演着给外国势力送“胡萝卜”的角色。
该机构最早起源于二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议推行的国际开发援助计划,后于1961年正式成立,虽然名义上也是个非政府组织,但却是由美国政府成立、受美国政府拨款运营、隶属于美国政府监管的独立机构。
后又经过了长达数十年的发展,成为美国对世界各国进行“利益输送”、渗透及干涉他国内政的庞大组织,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外交。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球6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更在超过90个国家有项目开展,其主要援助的领域有:
1.经济、贸易和农业发展(含教育、科技和环境保护);
·2.公共卫生,包括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研究;
3.民主、缓和战争和人道主义援助(包括灾后救助)。
该机构每年能从美国国务院获得数百亿美元的政府拨款,支配着超过一半的美国对外援助费用,光是2024财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就得到了451亿美元的拨款,占美国联邦政府全年预算的0.3%,而如果把时间扩大到过去5年,其累计已获得美国政府拨款2000多亿美元。
那么,国际开发署拿了美国政府这么多钱,具体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首先,就是为美国在全球各地培养“传声筒”,支持大量的媒体新闻机构和记者,不停地说美国好话,抹黑美国的对手,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反复“洗脑”。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开展渗透时也是各种“大手笔”,比如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所列举的USAID项目清单:
1.花200万美元在危地马拉推行变性手术;
2.花600万美元在埃及资助旅游业;
3.花2000万美元投给伊拉克新的芝麻街节目;
4.花150万美元推动塞尔维亚职场的DEI(“多样性、平等与包容”的简称);
5.花7万美元在爱尔兰演一场DEI音乐剧;
6.花4.7万美元在哥伦比亚上演LGBT(跨性别群体)歌剧;
4.花3.2万美元在秘鲁出版一本LGBT的漫画书等等。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还斥巨资请好莱坞明星前往乌克兰并谴责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其中,安吉丽娜·朱莉访问基辅的费用堪称“天花板”,高达2000万美元。
如今,随着特朗普授意马斯克“大刀阔斧”地对美国政府内部进行精兵简政,美国国际开发署被迫暂时关停,其对外资助的NGO和相关人员失去了资金来源,不得不走向收缩甚至停摆,这些NGO里就有不少是针对中国的。
由于美国不给钱,整个与中国有关的重要工作生态系统都陷入了危机,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数十家非营利组织面临暂停运营、解雇员工甚至关闭的风险。
如今,特朗普和马斯克对包括美国国际合作署在内的机构进行裁撤精简,出发点也是节省经费和对民主党的打压,但曝光出的信息却足够让我们提高警惕,毕竟,“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永远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