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讯 一年收三次监管函,还是要一点能力的。
11月9日,ST百灵发布公告称,因涉及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对于一般的公司,可能投资者还要表示吃惊一下。但对于ST百灵,很多人的观点是,居然才被正式立案,也太晚了。
图源:公司公告
贵州百灵的创始人姜伟,山东人。跟着支援三线的父母,才来到了贵州。
大学毕业,药学出身的他端上了医院的铁饭碗,但怎么都不得劲儿。
于是上了6年班之后,他下海经商了。
一开始只是搞了个门面卖药材,但他很快发现这确实比上班赚钱啊。
听说省里的国企安顺制药厂已经濒临破产,在寻求改制的机会,他马上掏出了1500万元,把厂子买下来,并决定发展贵州当地的“苗药”。
姜伟年轻思路活,敢花钱,通过集中投放广告到电视台,厂里的咳速停糖浆、咳速停胶囊一炮而红。
2009年,贵州百灵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被称为“苗药第一股”。并通过融来的钱大笔收购当地的苗药企业,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和非苗药产品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公司的营收主力。
表面上来看,公司的发展不说是欣欣向荣,也至少是蒸蒸日上了。
然而,今年4月30日,一份年报扭转了这个局面。
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42.63亿元,同比增长20.4%,但公司却净亏损了4.14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本来公司偶然的亏钱,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大型公司经营不善也会出现单年度的业绩不佳。
但问题是,按深交所的规则,由盈转亏,是要发业绩预告的啊。
同时,公司的这份年报,也不止这一点问题。
从数据来看,2023年,贵州百灵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1%至23.11亿元,远高于营收的增长率。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单季销售费用高达12亿元,远超前三季度总和,导致公司出现大额亏损。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中药行业的同行一般销售费用率都不到30%,虽然贵州百灵前三季度也已经达到了36%左右但还算可以理解,但四季度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81.73%。
也就是说,假如一盒药卖20元,有16元都被花在营销费用了,即使成本只要10元,都要倒亏60%。卖一盒亏6元,卖10万盒就要亏60万元。而许多品类的药成本会更高,亏损也会更大。
虽然公司解释,这是结算模式进行了调整。
但公司这个结算模式在去年上半年就调整了啊,怎么会只影响四季度?
因此,很多投资者合理怀疑,前面亏了不敢说,趁着调结算模式搞小动作了。
深交所也对此表示了质疑,你销售费用高,得写清楚花给谁了啊。
公司回答不出来,列了10个支付对象,支付对象没有名字,都叫服务商。
公司的内控问题显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
那老板在干嘛?在想方设法减持还债。
公司老板姜伟早就不是年轻时候那个一心发展公司的姜伟了。
他觉得,努力拼搏了一辈子,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当然可以,但他也太能花了。
搞房地产、搞酒店、组建赛车队、创办围棋俱乐部、还想造飞机……
一切的花销都指着贵州百灵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2018年末,姜伟的持股数量为7.54亿股,持股比例为53.46%。到今年,他的持股已经只有2.45亿股,只占17.39%。六年多时间,减持了5亿股。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私底下有没有大规模的非经营性占用,还不好说。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公司在股东大会上表个态就能实现的了。如果创始人成为了公司的最大“内鬼”,公司的改革将需要更大的努力与更多的外力干预,才能让这家最大的苗药厂商,回到正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