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上头得降、立场倾斜得回拉,要保持理性的方远们太难了!

青苹侃书影 2022-09-30 23:31:59

追《底线》的时候,你情绪上头过吗?

开篇的“辱母案”,看到雷星宇一审被判故意伤害罪、网友们议论纷纷,是不是也想和剧里的网友一起骂?

(电视剧《底线》截图)

“女主播猝死案”,看到骆优优那对吸血鬼父母,你会不会义愤填膺、不想他们赢?

女员工诉男老板,眼看着工作没几年的小姑娘声泪俱下地控诉上司的越轨行为,是否在起同情心的同时开始想该怎么要男方赔偿了?

……

别说观众了,就是剧里的法官们,有时都控制不住情绪。

但也正因此,我不禁感慨,法官们太难了!

普通人情绪上头,可以发泄、公然站到更能共情的一方;法官们激动了,能这样吗?

答案是不行。他们非但不能自由发泄,反倒要回归理性、保持公正客观;他们很难。

难处一:剔除共情

“辱母案”一审合议期间,几位法官就雷星宇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产生了分歧,宋羽霏认为雷星宇拿出刀时辱母行为已经终止,法官沈巍则表示,辱母行为对儿子造成的精神伤害不会随着行为本身的终止而消除。

几次讨论,沈巍都表现出对雷星宇的同情。

直到另一位法官解释:沈巍与母亲感情深厚,可母亲没能看到儿子入额就过世,他对此一直抱憾。

于是大家恍然大悟,沈巍跟雷星宇产生了共情,以至于前两次讨论忍不住跟宋法官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最后一次商议时的他,与其他人一起从证据入手、翻来覆去讨论各种细节和可能性,对立观点也认真倾听、思索,决议出来后也只是平和地说“少数服从多数”。

(电视剧《底线》截图)

从头冷静到尾,如果不是看了前面,压根想不到他曾经情绪上头成那样。

这时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那个有心结的沈巍,只有客观理性的沈法官,并且最后是他率先提醒审判长:“被害人超越人伦底线的行为,我希望在判决中也能体现出来,否则我们就是在纵容和默认暴力催收。”听得宋法官连连点头。

案件尚未结束,就出于法官的责任心和深谋远虑,已经开始考虑警示和预防。

沈法官能做到这些,显然是他剔除了对雷星宇的共情,或者说,他没让这份共情去左右自己的考量。

人有七情六欲,做事、看待事物难免受个人喜好和感情影响而有所倾向,这是常情,可法官们要做的恰是剥离情感干扰;明明是人,却要时不时地“客串”机器人,保持这样的理性,得有多难?

难处二:一码归一码

“女主播猝死案”宣判后,主播公司的代表律师徐天刺了法官方远一句:你这样判不是谁闹谁有理吗?

骆优优的家人确实闹了,不过只要完整地看过剧就知道,方远判公司按照工亡待遇赔偿是依法的。

然而,整件事中还存在着其他不容忽略的事实:骆优优的父母重男轻女,每次找她就是要钱,把她逼得喘不过气,一度自杀;她出事前向公司请了三天假,结果三天里她被父母拉去参加各种亲朋的婚宴,同事证实,骆优优赶回公司直播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乍看很简单,只要能确定劳动关系,那么公司应当赔偿。

(电视剧《底线》截图)‍

可尝试思考一下,骆父骆母拼命压榨女儿、口口声声不知道女儿有多辛苦、女儿去世后还在榨取她的剩余价值等,这些事实会形成强烈干扰,诸如值不值得为这种父母挑战现有司法实践?公司应该赔偿多少……

连时任法助的周亦安都说了,“个人感情上我不希望他们(骆父骆母)胜诉”,那审判长方远是否也如此想呢?

把个人感情、骆父骆母是吸血鬼的事实,同公司与骆优优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一码归一码,仅仅就最后一点外加女主播是在工作中猝死,做出“公司应依法赔偿一百万”的判决,难,前两点对法官的思考、理智造成的干扰,可不好剔去。

而剧中方远等法官们要做的,可以说就是迎难直上。

更关键的是,“骆优优案”只不过是方远要处理的成千上万个案件中的一件而已,这种普通人一次都不想碰上的难,是他的日常。

难处三:主动思考反面

剧中徐天曾说过,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嘴里没一句真话。

比如控诉前老板对自己性骚扰的莫莫,外表斯文柔弱、讲话柔声细语,还因为每次背调时前东家都讲她的缺点而一直找不到工作;她指控的老总符祥则高大魁梧,名下企业是全省最大的木材供应商,手下有五百多名员工。

这么两个人,前者说后者欺负她、还为了掩盖丑事开除她打压她,有什么让人怀疑的?书记员和法助回到办公室就气得大骂渣男,正常。

镜头一转,符祥给出了完全相反的描述:遭遇性骚扰的其实是他。这话出来的瞬间,剧里剧外有多少人大跌眼镜?例如一旁做记录的法助。

(电视剧《底线》截图)

然而,负责此案的法官周亦安目光中更多是审视,几无惊讶。

回过头去看,听莫莫哭诉的时候,周法官的表情就很平静,没有愤慨或波动,也是他提醒书记员和法助,“你们被她带入戏了”,继而分析疑点。

换言之,早在那时,他对莫莫的说辞就持有怀疑。虽说他未必就想到事实恰是反过来,但必然想过,莫莫有可能对自己的错误轻描淡写、有可能污蔑符祥。

一句话,周亦安早就往反方向去想了,也正因如此,他才自始至终能保持理性。

说起来容易,可当真面对一位娇小柔弱、哭得梨花带雨难掩委屈的女士,法官还能保持清醒、逐字逐句地揣摩分析,岂是轻而易举?

远的不说,就说书记员和法助,资历不比周法官浅,不就被带入戏了?试想,假如是他们负责办案,调查能做到全面?调解或判决能做到不偏不倚?

每每见当事人,都要避免先入为主甚至主动代入对立方视角辩驳,不简单。

(电视剧《底线》截图)

上面提到的是前十集里的三个案件,除此之外,还有“钉子上访户”齐大爷、“女销售诉男同事职场性骚扰”、离婚案、抚养权变更案……而剧里的法官们(还有法助、书记员),周亦安家庭幸福、叶芯父母离异、方远见识过更多人性的阴暗面、王姐对现实的艰难体会深刻……

每一句描述都可能触动某个法官的神经引发共情(当然有时可能引起反向的共情),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当事人又都很会把人带入戏,甚至会为了一己私利故意诱导舆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保持理性”说来简单,可现实中每一个案子、每一处细节、当事人的状态与每一句言辞,这些都在有意无意地挑起法官们的激情、挑战他们的理性。

从《底线》看,不管情绪是否上过头、个人感情是否有过偏颇,法官们还是要回归没有激情的理性,这个过程实在艰难,“方远”们能保持理性,着实不容易!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青苹侃书影”,严禁洗稿抄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