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德:本是一代名将,却因贪财葬送丰功伟绩,加速南宋灭亡

沫沫在哪 2021-03-24 17:53:27

南宋的存在,可谓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没有比眼看着自己的江山倒塌却不能作为更悲剧了。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扭转乾坤,改变江山倾覆的局面,只可惜老天还是无情地碾压了他们,只留下令人唏嘘的场面。那些试图扭转局面的名将能臣只能说时运不济,成为历史的一个泡影。

最后一位名将

有人把吕文德称作南宋最后一员大将,这位大将出生之时国家已濒临灭亡局面。在他的时代,岳飞一辈早无踪影,于是国家把他当做最后的希望,天怒人怨,最终也是以悲剧收尾。

吕文德出身平凡,只是一介樵夫。当兵之际是宋理宗在位,淮西安抚参议赵葵却发现这个毫不起眼的士兵的才能。可以说赵葵就是吕文德的伯乐,从此开启了大将生涯。

吕文德跟随赵葵参加了端平入洛一战,这可惜,此战因南宋粮草不足导致士兵,即使如此,吕文德还是率领为数不多的士兵歼敌无数,杀进洛阳。此战虽然失败,但吕文德的功劳确是有目共睹的,从此他成为抗击蒙古的主要将领。

吕手下有一支特殊队伍,被称为“黑炭军”,该队伍是跟吕文德一样出身不高、以砍柴、务农为生的同乡组成。吕文德成为将领后,亲人更是踊跃参军,吕氏一门,太多英烈死于沙场,满门忠烈,千载传承。

端平入洛一战,更是激化宋蒙之间矛盾。没过多久,窝阔台派兵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川蜀多地情势危急,安丰被蒙古铁骑大军围住。

安丰属于据守要地,倘若此地不保,蒙古军队即可南下,整个南宋王朝都会面临危机。幸而驻守此地的将士严防死守,抵死反抗。此刻纵观南宋举国上下,人才散落,只有派吕文德才会有一丝希望。于是宋理宗安排吕文德前去援助安丰。

治兵有方

吕文德带兵急速支援,很快达到战场。他命令军队延缓前行,沿河谷山脊遍插南宋旗帜,再派小部队偷袭,以此迷糊蒙古军。蒙古军突遭袭击,一时无法探知敌人虚实,于是加紧防守,以防再犯。此刻,吕并未攻击蒙古军主力部队,他趁蒙古军不明就里时,让大军迅速渡河。就在蒙古军没反应时,吕一把火烧了河边的蒙古大营。

蒙古军见此情形,赶紧调集大军援助,于是安丰的包围圈出现了缺口。吕文德趁势率领援军进入城内,并命令运粮士兵,在路上半运半撒粮食。

两军交战,粮草尤为重要。他通过这种方式让蒙古大军知晓南宋部队粮草充实,有足够时间与之抵抗。

果不其然,赶到的蒙古军看到路上的粮草,误以为他们粮草充足,城池坚固难攻,如今又粮草准备充足,恐怕围困数年也不见得有结果。蒙古士兵不愿苦守,很快,蒙古军心散涣,不多久,大部队就撤离安丰外围,吕德文也因此一战成名。

当时,吕德文的军功足以照耀史册,统军守护江山三十余载,成为南宋王朝的中流砥柱。只要边关告急,他就一直在奔波,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奈何江山大厦欲倾,就算吕文德雄才大略、武艺高超终究是孤掌难鸣。虽然他不能挽救南宋的颓势,但他的作为让南宋又苟延残喘多年。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在当时,太多的重臣人士被迫害,吕文德却避免了这个悲剧。

吕文德在军事上大有作为,只是生活中还是有一丝缺陷,他热爱钱财。曾经有参议前去军队视察,发现好多士兵吃住条件特别差,军饷经常被克扣短缺,只是因为士兵们的军饷都进了吕的口袋,正因为此,吕氏一族借助吕文德淫威得以腰缠万贯。

安丰解困之后,他备受朝廷重视,权倾朝野。每到一个地方,官员都会想方设法用钱巴结,如若不给他钱,那这个官员的仕途也到头了。正因如此,吕也多次被言官出言弹劾,只是朝廷过于重视依靠于他,每次都是不痛不痒申斥。

但只要蒙古存在,吕便会有恃无恐,他根本不怕别人弹劾。几年的时间,他掌握军事大权,肆意敛财。但他的贪财最终还是害了南宋,违背了他匡扶社稷、救助国家的心愿。

日久,蒙古也知道了吕文德贪财的恶习,于是就在以后的双方交战中,蒙古人总是给他送来大量钱财,希望以此收买。再一次蒙古送来重金,希望在襄阳城外设立榷场作为贸易集市。

多年作战经验的一名大将,吕应该很容易识破这个阴谋,但是看到送来的这些钱财,让他心动了,他忽略了蒙古军的阴谋,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于是给朝廷上书,请求皇上批准此项。

在接到手下吕文焕的报信后,称蒙古;已经在城外修建了大量军寨,直到此时,他才看透一切,只是为时晚矣。

只是大事去矣,覆水难收。此刻再怎么懊悔都无事于补。本是守护疆土的一代名将却变成把祖国疆土拱手于敌人的小丑。也许是居功自傲,变得自负,再一次地犯了错误。在蒙古大家围攻襄樊事,他以为樊哙粮草充实,故而情敌,错失了拯救国家的最好机会。

两次失误葬送了他的一生丰功伟绩,也加速了南宋灭亡。功过一生,如何评判?

1 阅读:50
沫沫在哪

沫沫在哪

热爱历史 尊重事实 热衷民国时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