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晚清帝国决死一战,力保中国六分之一边疆领土

杨修聊历史 2023-06-05 13:10:12
前言

公元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在沙俄和大英帝国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全部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建立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一时间西北边疆局势岌岌可危。

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于1876年统率六万大军出征,历时两年消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大部分地区,粉碎沙俄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赢下保卫新疆的生死之战,成功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西北困局下的晚清命运危机:浩罕入侵与海防塞防之争

19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朝国势江河日下,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掌控日益薄弱。

1864年新疆天山南北发生起义,形成伊犁、库车、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和田等五个割据政权,各部族之间互相倾轧,争斗不已。

新疆的动乱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也搅动中亚地缘政治神经,一些敌对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蠢蠢欲动。

从1860年,沙俄便在新疆边境问题对清廷施压,1864年趁新疆民族起义之际,逼迫清廷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西北边疆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

同时积极向中亚等其他清朝藩属国渗透,并大力武装浩罕汗国,为入侵新疆内地做准备。

浩罕汗国,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1710年独立,1760年向清朝称臣纳贡,在随后的一百年时间里,不断向周边扩张,到19世纪,浩罕汗国已成为北临咸海,东到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地区,囊括锡尔河下游哈萨克草原的庞大国家。

随着新疆内乱以及沙俄怂恿,浩罕汗国逐渐产生觊觎之心。

1865年初浩罕汗国派出大将,素有中亚屠夫之称的阿古柏率军侵略南疆。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阿古柏先后强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田、库车等,势力直达焉耆、库尔勒,不久成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汗。

1870年野心膨胀的阿古柏又侵入北疆,占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至此,南疆全部和北疆的部分地区都被阿古柏侵占。

同时随着阿古柏势力的壮大,使得沙俄、英国这两个地缘强国也开始打起新疆的主意。

1871年,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地区,一年后承认阿古柏政权,并同其签订通商条约,为侵入全疆夺取重要桥头堡。

英国则在征服印度后,继续北上深入亚洲腹地,利用阿古柏对沙俄的疑惧,与其联合,于1874年取得在阿古柏统治区通商、驻使等特权,并觊觎喀喇昆仑山以北的中国南疆地区。

阿古柏的入侵以及英、俄势力的介入,让西北局势更加复杂。

可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中国海疆危机凸显,清廷面临东西两面受敌的窘境,保新疆还是守台湾,清朝统治者陷入两难,朝廷出现海防和塞防之争。

当时支持海防的主要是直隶总督李鸿章、河南巡抚钱鼎铭以及醇亲王奕譞等人,李鸿章主张暂时放弃塞防,即“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而以陕甘总督左宗棠、湖南巡抚王文韶和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代表的官员则主张塞防,1875年左宗棠向朝廷上奏力陈新疆之重要: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西北塞防军费已经十分紧张,并无余裕可以划拨给海防,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而且是自撤藩篱,我退寇进,新疆并非不毛之地,而有妥善经营、长期固守的可能性。”

总之左宗棠认为海防塞防并重,但应有轻重缓急之分,眼下新疆局势最为紧张,应全力挽救西北大局。

最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见得到多数朝臣的认可,尤其是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持。

要知道新疆经康雍乾三朝七十年奋战努力,从康熙亲征噶尔丹、到乾隆征伊犁、平定大小和卓,无数先辈将士血染沙场,最终成功将新疆纳入中华版图,如今绝不能轻言放弃,辱没先祖!

至此清廷达成武力收复新疆的统一共识,1875年左宗棠被授钦差大臣、西征统帅,全权负责收复新疆事宜。

“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一举克复北疆

左宗棠在击败阿古柏的方略上,提出“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的思路,即先安定北疆,再进军南疆。

这是综合考虑敌军兵力部署、地理环境及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第一,阿古柏主要兵力集中在南疆,北疆兵力相对薄弱,先攻北疆可以避实就虚,先声夺人,为清军取胜取得先发优势。

第二,北疆地处准噶尔盆地,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是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占领北疆可解决清军后勤难题,而且从北疆南下可避免横穿环境恶劣、干旱少雨的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三,北疆是全疆的政治军事中心,清军长期以来对该地施加重要影响,反抗阿古柏的势力也比较活跃,另外,乾隆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也均采取先北后南的方略,有历史经验可寻。

至于缓进急战也是由新疆特有的区域环境决定的。

新疆地域面积辽阔,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足足占据整个中国领土的六分之一,地广人稀,沙漠、草原、戈壁遍布,后勤补给路线漫长且困难,必须在战前做好一切准备,不急于进军。

而一旦战争开始,就要速战速决,不可游移迟缓,做到毕其功于一役。

首先,左宗棠大力采购制造西征枪炮,一方面由在上海的采运局委员采办并转运西北,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创办的西安机器局、兰州制造局生产供给。

另外特地从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武器。

同时,左宗棠向朝廷筹措军饷,得到户部拨的200万两以及各省协饷的300万两,为弥补缺口,左宗棠还从外国银行借洋款500万两。

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左宗棠于1876年4月在肃州誓师,统率六七万精兵出嘉峪关进军新疆。

同时命自己的湖南老乡亲信,总理行营营务、湘军统领刘锦棠先行入疆,目标直指南北疆交通要冲乌鲁木齐。

阿古柏军队总兵力5万人,其中骑兵约占三分之一,武器主要是火枪和腰刀,还从英属印度和奥斯曼帝国获得了1万多支前装线膛枪和后装线膛枪,武器装备和精度较清军精良。

但此时阿古柏已外强中干,浩罕军官享有特权,而很多士兵都被强征而来,士气低落,衣衫褴褛,逃亡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阿古柏实行残酷的经济掠夺、恐怖的特务统治,普通民众受到沉重压迫,浩罕贵族同新疆本土上层分子矛盾突出,很多贵族地主、普遍百姓对清军翘首以盼。

1876年8月,刘锦棠抵达古牧地,率先与阿古柏军交锋,炮击城墙,由于清军准备充足,仅六天便轰开城墙,占领古牧地,以牺牲一百多人的代价杀敌五六千人。

此后清军得到情报,乌鲁木齐守备空虚,刘锦棠一刻不敢耽误,占领古牧地的第二天便率主力迅速向乌鲁木齐挺进。

乌鲁木齐守军未料到清军行动如此迅速,一闻炮声,便弃城而逃,刘锦棠顺势收复乌鲁木齐,消灭残敌五六百人。

1876年11月,清军又以耗时半年,伤亡上千人的代价攻克北疆重镇玛纳斯。

至此,北疆地区除伊犁外,所有失地全部克复,军威大振,不过由于冬季来临,大雪封山,清军只能暂停进攻,进行休整,待来年进军南疆。

一鼓作气,收复南疆,彻底消灭阿古柏政权

1877年4月,清军经过一个冬季的准备,开始向南疆进军,此时阿古柏已在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城部署重兵,加强防守。

为各个击破敌军,左宗棠兵分三路,北路由刘锦棠部从乌鲁木齐南下攻达坂城;东路由张曜部从哈密西进;东北路由徐占彪部出木垒河,越天山南下。张、徐二人合力攻打吐鲁番,然后进兵托克逊。

刘锦棠部一如攻取北疆时的迅猛,仅仅两天就抵达达板外围,并用开花大炮猛攻城墙,一发发炮弹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战斗中敌军弹药库被击中,敌军死伤甚众。

敌军启动突围,但被清军截杀未能得逞,最终在清军强大攻势面前只能投降,达坂城正式克复,此战清军共击毙敌军两千余人,俘敌一千多人,阿古柏政权离心离德,陷入危机。

不久刘锦棠分兵两部与张、徐二人汇合,清军三路并进,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收复托克逊、吐鲁番,南疆门户洞开。

此时南疆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阿古柏反动统治。阿古柏见大势已去,于5月下旬逃至库尔勒,不久抑郁暴病而亡。

1877年9月,清军两万大军挟战胜之余威,乘秋高气爽之际,一路西进。

由于阿古柏病逝,浩罕群龙无首,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一路溃败,清军在一个月内驰驱一千公里,连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四城。

阿古柏势力被压缩在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喀叶噶尔等西部四城。

迫于清军的进攻压力,西四城敌军因战和争议陷入内斗,清军趁乱火速进军,到1878年初连续攻取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及和阗四城。

阿古柏余部逃亡沙俄境内,至此,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宣告胜利结束。

小结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保住了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和日后大国地位。

此战中,左宗棠战略布置得当,刘锦棠等前线诸将积极协同,抓住有利战机,成为赢得战争的关键因素,清军在此战中展现出的实力,以及胜利收复新疆成为日后清廷收回伊犁的重要因素。

0 阅读:29
杨修聊历史

杨修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