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时间的角逐赛,四川“副中心”于去年底尘埃落定。
绵阳自成一体“建成”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发展“建设”副中心。
而且发展目标已十分明确,2027年,绵阳GDP要达到6000亿以上,宜宾和泸州GDP合起来要剑指10000亿。
令人吃惊的是,在七个副中心选手中经济总量排末位的乐山,虽然在副中心竞争中败落,但仍被四川高看一眼,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
乐山,无疑成为四川经济第三梯队的排头兵,享受到了其他无缘副中心城市所没有的待遇。
为什么是绵宜泸乐?
不可否认“副中心”是干出来的?
但怎么干?为什么有的地方干不成,有的地方却干成了?决定一座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地理位置却是一座城市的终极宿命。这也是有的地方可以发展产业,有的地方只适合作为生态屏障。
这就是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拉采尔( Ratzel)提出了“地理决定论”。
PART02绵阳为什么行?
处于成都平原北端,又有山川河流作屏障。既有成都平原的富饶,又兼备了战略发展的要冲,所以60多年前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当年一大批科研院所为什么要搬到绵阳,就可以看出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80 年代,长虹、九洲转型成功,奠定了绵阳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举足轻重的位置,从而让绵阳经济领跑全省二级城市30年。
宜泸为什么重要?
宜宾处于万里长江的源头,泸州与宜宾一衣带水,又是四川最大的港口城市,两座城市单方面体量都不够,组团发展好了,可以带动整个川南的突飞猛进。作为内陆省份,港口城市的崛起,可以增添四川对外交流的话语权。
况且,大江大河,从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集聚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例外、尼罗河谷地不例外,中国的长江黄河也不例外。
所以,宜宾和泸州的综合实力,一直走在四川二级城市的前列。
对发展经济而言,什么是最好的位置?要么处于超特大城市群,要么处于大江大河的港口。当然,前者似乎比后者更重要,如果二者兼得,定然是超级棒。
正因为如此,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发展,共建一个都市圈,德阳、眉山、资阳的身价瞬间就提高了。
都市圈之外还有成都平原城市群,绵阳是北翼,乐山是南翼,尽管乐山的经济体量不够,但也必须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来发展。
做大成都平原城市群和重庆都市区,双圈共荣,中国经济第四极才能横空出世。
PART03不只是川渝,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这两大世界级的城市群也是如此,所被覆盖的城市,无一不是富得流油。
而且,每一个城市群的做大做强,都离不开强大的龙头,带出一个二传手,层层递进,做大做强了整个城市群。
比如创造全球经济奇迹的深圳,为什么能在几个经济特区从一马当先到一骑绝尘?因为深圳的对岸有个香港。通过陆路接壤的深港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从而无缝接收香港的产业转移、技术移植、金融扶持。在这样一个超级经济体的辐射带动下,深圳想不腾飞都难。
当深圳经过40年的穿壁引光,栉风沐雨,成为一个几乎可以比肩北京和上海的“庞然大物”时,毗邻的东莞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一个小小的直筒子市发展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城市巨人。
紧接着又是惠州。近期,惠州全域被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发展。2022年,惠州的GDP干到5401亿,离万亿级还会远吗?
还有毗邻广州的佛山,同样是背靠大树的原因,一跃而起成为广深之后第三城,全国罕有的几个万亿级地级市。
长三角也同样演绎着这样的传奇。因为上海这个龙头太强大,苏州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继而层层递进到南通、常州、无锡等城市身上。
同样是经济特区,厦门、珠海、汕头、海南就没有这样的好运。就是因为没有龙头辐射,势单力孤,不能成林成势地形成强大的经济势力群体。
港口城市比一般城市有优势,但比城市群中的城市的优势还是要小得多。这也是宜宾和泸州必须抱团才有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不能单打独斗的原因所在。
PART04为什么仍然有人认为靠近超特大城市就会被虹吸呢?
那是因为这个超特大城市还在打规模战,离高质量发展的要还有不小的距离。当它的发展质量真正高起来了,才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首先是本身有发展基础的城市的发展。
2027年,当绵阳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成都逼近3万亿的时候,如果要虹吸,只能是成都平原城市群虹吸群外的城市。
届时,绵阳就有若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与东莞。特别是一旦绵遂渝铁路直通后,绵阳到重庆1小时,到成都半小时至50分钟经济圈形成,在中国的西部,已经不是成渝双城记,而是真正的成渝绵金三角!
这是创新的金三角,也是引领西部经济腾飞的金三角。
四川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所谓的副中心,绵阳只能带一个广元。宜宾周围是泸州、自贡和乐山,谁也有自己的骄傲。乐山北面的眉山雅安自然是以成都为方向,南面的大凉山只能稍为带一下。南充西面的遂宁向成都靠,南面的广安向重庆靠,东面的达州不须要,北面的巴中又太远。德阳离成都太近,只要靠成都。达州可以带巴中一个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