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国”,为什么元朝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小丁说商业 2025-01-04 13:58:5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儒家思想曾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基石。宋、明、清都围绕儒家建构自己的治理逻辑,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礼法体系维持秩序。到了元朝,画风变了。

蒙古人建立了政权,却选择淡化甚至边缘化儒家学说。这种“不推崇”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矛盾与算计?

文化冲突——蒙古草原逻辑与儒家传统的碰撞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崛起于草原,靠马背、弓箭和铁骑打下江山。草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蒙古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儒家学说,始终保持距离。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时期,迅速从一群部落联盟成长为世界级的征服者。他们讲究效率,崇尚武力,治理方式直接而简单。

在草原上,部族之间的权力分配,靠的是军事战功和家族血缘。谁打仗厉害,谁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和草场。

被征服的部族,或者归顺,或者被消灭。没有复杂的官僚体系,没有四书五经的道德教化,只有生存与胜利的逻辑。

这种文化背景,直接影响了蒙古人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对“仁义礼智信”这样的概念并不感兴趣,也看不上儒家倡导的“礼治”传统。

在他们眼里,这些是“汉人自己的规矩”,和蒙古的统治哲学对不上号。

忽必烈,是蒙古草原的王,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中原文化的统治者。祖父成吉思汗用铁骑征服了北方大片土地,但他的任务,是把这些土地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1260年,在开平府称汗。一方面要面对草原上的权力斗争,另一方面又要处理中原的复杂局势。

中原不像草原,这里有繁华的城市,数千万农耕人口,还有一套延续了上千年的文化和制度。

当忽必烈开始接触中原文化时,幕僚提出了两条路线。

学汉人的办法,用儒家治国。恢复礼制,选拔士人当官,利用传统秩序稳固统治。

保持蒙古传统,依靠家族分封、军事管控和草原贵族的力量治理土地。

忽必烈最后的选择,明显偏向第二条路。虽然身边也有一些儒士,比如刘秉忠、姚枢,但更多是工具人,出谋划策,而不是掌控大局。

他需要的是实用的政策,而不是道德说教。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人建立帝国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从未真正占据过重要位置。草原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

儒家强调“礼”。君臣之间讲忠义,父子之间讲孝顺,社会讲求等级和和谐。但蒙古人不同,他们的文化更接近“利益交换”。

部族之间的关系,很少靠道德和礼法维系,而是靠利益和武力平衡。

儒家重视教育。一个士人需要熟读经史,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蒙古人的生活靠的是战马和弓箭,战争才是立身之本。这种实用与务虚的冲突,让蒙古人对儒家始终保持警惕。

因此,当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并没有把儒家学说放到核心位置,而是选择用更贴近蒙古传统的方式治理国家。

政治现实——实用主义下的儒家边缘化

如果说文化冲突是元朝不推崇儒家的背景,那么政治现实则是冷淡的直接原因。

为了维护蒙古统治者的利益,忽必烈建立了一套实用主义的制度体系。这个体系,直接压制了儒家的地位。

元朝建立后,实行了一套非常明确的社会分层制度,将全国人口划分为四等。

蒙古人享有最高特权,掌握军政核心。色目人指来自中亚、西域的少数民族,负责经济管理和技术工作。

汉人指金朝时期被征服的北方汉族人。南人是原南宋的遗民,社会地位最低。

这套“四等人制”,从设计上就和儒家的“天下大同”理念相冲突。儒家讲究“君臣一体”“民为邦本”,强调的是文化认同和政治统一。

但元朝的这套分层制度,直接把人群分成了等级,汉人被彻底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蒙古人是少数,统治需要高度依赖蒙古贵族和宗亲集团的支持。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忽必烈必须让蒙古人享受特权,把其他民族牢牢压制在底层。

这种制度安排,直接导致了儒家的失势。因为在儒家的观念中,天下是一家人,士人应当通过努力实现“修齐治平”。但元朝的等级制度让这些观念根本无法实现。

如果说四等人制从制度上削弱了儒家的影响,那么废除科举则彻底切断了儒士参与政治的通道。

元朝初期,忽必烈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原因很明确。蒙古人不信任汉族士人,担心通过科举渗透到权力中心。

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核心,这种传统选拔标准与元朝的治理需求不匹配。蒙古人更需要实际能力,比如军事、税收管理,而不是熟读经史的儒生。

科举废除后,大量读书人失去了上升的机会。无法进入官场,只能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元杂剧的繁荣,就与儒士的转型密切相关。

关汉卿、马致远,这些著名的元曲作家,很多都有士人背景。原本的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现实却迫使他们拿起笔,写出一幕幕戏剧,讽刺现实,抒发心中的不满。

儒士的转型,是元朝政治现实的产物。科举的废除,不仅让儒家思想边缘化,还直接改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

忽必烈没有推崇儒家,但却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尊藏传佛教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并推广藏传佛教为元朝的“精神核心”。

藏传佛教的传播,与蒙古贵族的信仰习惯高度契合,也为元朝的多民族统治提供了一种精神纽带。

相比之下,儒家文化显得格格不入。“仁政”理论过于温和,无法满足蒙古统治者对“高效”和“实际”的需求。

而藏传佛教更注重权力的合法性与宗教仪式,这些正是蒙古人需要的。

统治危机——元朝为何无法平衡儒家与蒙古传统

元朝对儒家的冷淡,短期内似乎有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治理模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忽视主流汉文化、压制儒士阶层的后果,是民族矛盾的加剧、社会认同的破裂,以及统治基础的日渐动摇。

元朝的统治结构,让汉族士人普遍失望。失去了科举制度,传统的“读书做官”路径被堵死。

社会等级的压迫和文化上的边缘化,使得儒士从忠于朝廷变成对蒙古统治者的不满甚至敌视。

这些士人不再通过治国平天下来实现抱负,而是另辟蹊径。成为民间社会的文化领导者,将儒家的核心价值——忠义、仁政,转化为普通民众的反抗口号。

农民起义就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子。红巾军起义,领导者大多是儒士出身。

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号召天下,这种“民族主义”的外衣,其实是儒家传统在社会底层的复兴。

四等人制将汉人和南人牢牢压制在社会底层,尤其是南宋的遗民(南人),在元朝的土地税和徭役中负担最重。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削弱了汉族百姓对元朝的认同感。

蒙古贵族的特权制度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蒙古人和色目人垄断了朝廷的财政权、税收权,还常常利用职权进行盘剥。

汉族百姓对这些外族官吏的反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了对整个元朝统治的敌视。

元末的社会动荡,与儒家的“忠义”观念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反抗力量。农民起义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的爆发。

元朝的后期,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1313年,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赢回汉族士人的支持,但效果有限。

蒙古贵族的利益结构已经根深蒂固。即使恢复了科举,也只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汉族士人依然难以进入权力核心。

他们对元朝的失望已经无法挽回。科举制度的恢复并没有感到受重视,反而让很多人认为蒙古统治者是在“装样子”。

蒙古人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家族权力斗争频繁,宗王和贵族间的分裂让元朝的统治更加不稳。

蒙古统治者想通过文化妥协来巩固地位,但同时又无法放弃对权力的绝对控制。最终,所有改革都显得无力回天。

历史后果与启示——为何元朝的失败凸显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元朝的短命,是其治理模式的必然结果。对儒家的冷淡和压制,不仅没有削弱儒家思想的影响,反而使其成为反抗力量的重要旗帜。

从儒家的视角看,统治有两个致命问题。忽视主流文化,未能建立统一的文化认同。割裂社会阶层,破坏了儒家倡导的社会和谐。

蒙古人通过四等人制和多元文化政策,试图将汉文化变成治下的一个支流。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稳定了统治,却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的认同基础。

特别是在南人(南宋遗民)中,元朝的压迫政策引发了极大的不满。儒家思想在南人心中根深蒂固,用儒家的忠义思想对抗蒙古人,并将元朝视为“外族侵略者”。

元朝灭亡后,明朝迅速复兴儒家思想。朱元璋深知,文化认同是稳固政权的关键。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

全面恢复了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重建士人阶层对朝廷的忠诚。

重新确立儒家的礼制作为社会规范,推行“重农抑商”“礼法并治”的政策,以稳定社会秩序。

通过儒家的回归,迅速弥合了元朝遗留的社会裂痕。这种做法,不仅让明朝实现了社会稳定,也进一步强化了儒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元朝的失败,证明了儒家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即便在最被压制的朝代,儒家依然通过文学、艺术、民间反抗等途径,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0 阅读:2
小丁说商业

小丁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