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眼先老,春季护眼,找这6个人体自带的“护眼穴”,把它们刮透了,眼睛自然明亮了。
在电子屏幕占据生活主场的时代,超过68%的都市人群存在着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亚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中说:“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也就是说在中医理论中,眼部的疾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投射。在我们人体的眼周分布着6处关键穴位,它们就好像是调节眼部气血的枢纽,在不同的时辰激活可以调动相应的经络能量,实现从局部刺激到整体调理的协同作用。
如果你也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经常出现眼睛干涩、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今天李医生就教你一套护眼方案,在对应的时间段抽出5-15分钟揉按一下,可以帮你养眼护眼。
1、辰时醒目:找睛明穴和四白穴
辰时就是早上7-9点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胃经的气血最旺盛,点按睛明穴可以引经气上行,化解晨起时眼睛不舒服的症状。

同时可以配合推揉四白穴,它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向上推揉,能疏通眶下脉络,促进经脉之气上达于目。

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明目醒脑,缓解眼干、眼涩、眼疲劳;像平时脾胃虚弱,湿气较重,晨起容易眼睑、面部浮肿的人群,就可以参考每日辰时规律的刺激这2个穴位。
2、子时疏肝:找攒竹穴
子时也就是凌晨1-3点,这个时候肝经主令,攒竹穴作为足太阳经和督脉的交汇点,用拇指旋揉此穴可以引肝血上荣,疏肝明目,缓解眼疲劳、视物昏花、头痛等情况。
中医说:“木郁达之”,就是肝气郁结的人应当疏肝理气,顺时针揉动攒竹穴,能疏解肝气郁结导致的目赤干涩,尤其适合长期情绪压抑引发的视力模糊的人群。

3、申时通络:找太阳穴与风池穴
申时也就是下午的15-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与肾经的交接时段,太阳穴与风池穴构成了调理三焦的重要组合。
用中指打圈按摩太阳穴可以引心火下济肾水,而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要穴,向上推按可以升发清阳之气。

这种“水火既济”的调理模式,对应着中医“肾主瞳神”的生理观,能改善用眼过度导致的头痛、颈痛、眼疲劳、瞳孔调节迟缓等问题。
4、亥时固本:找三阴交穴
夜间21-23点是三焦经运行的时间,三阴交穴作为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点,通过拇指按压可以调节肝脾肾三经,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持续刺激这个穴位能使肾精转化为肝血,上输至眼周滋养视网膜,对精血亏虚型夜盲症有改善作用。

我们按揉的时候手法要“轻、缓、透”,每个穴位按压以产生酸胀感为度,避免过度用力。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大家如果有身体不适,不要盲目用药,请及时线下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调理,我是中医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