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关于战友情的故事,从一封意外出现的信封开始,但背后却藏着无数兄弟并肩作战、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
几天的聚会,看似热闹非凡,却在无形中掀起了家庭中的小波澜。六位战友齐聚,吃喝玩乐不在话下,但费用迅速飙升,花掉了小半年赚来的积蓄。妻子赵丽手握账单,眉眼间充满了疲惫和责备。
“你是真有本事啊,三天花五万块钱,咱家这是不是得去卖房子还账了?”她气愤地质问,眼圈都红了。而我低头坐在椅子上,心虚得不敢吭声。
这几天的花销,我自己也没想到。请战友住酒店、订餐厅、游景点,甚至还包车接送。说实在话,这笔钱的确肉疼。但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普通朋友的聚会,而是“战友情”这三个字的分量。
聚会当天,兄弟们一个个从车站和机场赶来。他们带着家乡的特产,怀揣着十年前的热情。看着满桌菜肴和满屋欢笑,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战友们用玩笑称妻子赵丽为“贤惠媳妇”,还带了两瓶好酒助兴。这一顿饭,吃出的是挂念与回忆。
人多热闹的场面,最能唤起埋藏许久的兄弟情,从年轻时的训练场到如今各自的生活轨迹,酸甜苦辣一一浮现。十年的分离,一聚却如昨日般亲近,仿佛时光倒流。
但未曾料到,三天的开销触及了家庭的经济底线。赵丽虽嘴上不说,却用实际行动化解了我的窘境。沙发缝中的那封信封装着六万块钱,是兄弟们偷偷留下的——一份无言的安慰,也是一份举重若轻的体贴。
这份情,让我无比感慨。于是,我在群里发了一条讯息:“谁的钱落我家了?赶紧回来拿!”尽管没人回复,我却心里明白,兄弟们为了顾全我的面子和家庭的稳定,选择默默用实际行动为我解围。
面对妻子赵丽的“控诉”,我心怀愧疚;但面对兄弟们的深情厚谊,我更觉温暖。当晚,我将多余的钱分成数份转账回去,并附上一条话语:“钱我收到了,但这份情我一辈子记在心里!以后不管谁家有事,兄弟们都得冲!”
战友情,永不清零的账。哪怕再无热闹的聚会,兄弟的牵挂都牢牢刻在心底。或许这份情义说不清道不明,但它如同烙印,深深镌刻于岁月的年轮上,永远闪耀。
后记
赵丽后来嘴上还是埋怨我“花钱大手大脚”,但她眼里却多了几分欣慰。她知道,这份花销,不单单是金钱的来来往往,更是一群曾在风雨中同舟共济的兄弟,互相珍惜、扶持的见证。
这份战友情,值千金,也值一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