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和梁漱溟进行激烈争论,晚年梁漱溟:主席伟大

博古通今说历史 2024-06-11 12:41:11

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的毛主席,素来以尊重知识分子而闻名。可就在1953年,他竟然和文化界名流梁漱溟爆发了激烈争论。

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和梁漱溟两人,针对国家未来发展道路问题,意见南辕北辙。晚年梁漱溟回忆往事,坦率地承认:“还是毛主席伟大,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毛主席和梁漱溟两人,当年是因为什么重大问题争执不下的?关于国家未来发展,毛主席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梁漱溟晚年为何会认错呢?

1.发展道路的抉择

1953年的那次会议,讨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重心,是应该落在农业还是工业。

按理来说,一个现代国家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本应该是并驾齐驱才对,不能厚此薄彼,导致第一和第二产业失衡。

可问题在于,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才打完,国家实在没有农业和工业发展“两手抓”的基础。只有优先发展其中一项,才能把事儿办成。

在这种情况下,与会人员纷纷各抒己见,其中思想家梁漱溟的态度十分明确:农业是一国之本,必须优先发展农业,顺便发展前期投入成本较低的轻工业。

梁漱溟持这种看法,是因为他心中一贯坚持“民本”思想。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对现代国家如何进行运作所知不多,同时对广大农民群体怀有朴素的悲悯之情。

在梁漱溟看来,能让农民们吃饱饭,广大老百姓衣食能够得到保障,就是一个好国家、好政府了。这种观点在古代无疑是正确的,可到了现代社会,未免显得片面且幼稚。

毛主席同样十分关怀广大农民群体,但作为国家领袖,他需要高屋建瓴地有大局观看待国家发展问题。毛主席心中十分清楚,这是竞争的社会,工业不强劲,会被别国甩下。

正因如此,毛主席提出,新中国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他敏锐地指出,新中国好不容易推翻了“三座大山”,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温饱,大家要努力为国家的长远繁荣奋斗。

重工业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在建国伊始的关键期,一旦错过重工业的发展建设机会,后面再想赶上就非常困难了。

毛主席苦口婆心地说,可梁漱溟始终听不进去。他固执地认为毛主席这是“偏心眼儿”,优先发展重工业,广大农民会吃苦。

面对梁漱溟的激烈反对,毛主席阐释了自己多年总结出的“大仁政”理论。在毛主席看来,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追求老百姓一时生活过得去,那是没有长远眼光的“小仁政”。

新中国政府应该做的,是实施“大仁政”,也就是立足于长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长久的幸福安宁。农业方面的短期利益受损,是为了将来的各行各业齐头并进。

毛主席紧接着,又以抗美援朝战争举例。这场战争的胜利,新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不打这场“立国之战”,美国便会不断蚕食我国的边境地带。

虽然有付出,有牺牲,但抗美援朝的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损失,这就是新中国的“大仁政”在军事方面的体现。

毛主席语毕,不少参会人员都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重工业的发展,关乎国防、基建等方方面面的大事。农业想要实现规模化大生产,也离不开重工业的积淀。

两相权衡,重工业的发展确实是最为紧要。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基础是可以支撑起老百姓粮食需求的,重工业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更需要国家发力进行发展建设。

毛主席已经把道理讲得入木三分了,可性格固执的梁漱溟还是听不进去。他不惜激烈顶撞毛主席,也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并且此后多年都持这种观点。

2.重工业艰难建设

毛主席见到梁漱溟如此冥顽不灵,心中不禁百感交集。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他,何尝不理解对方爱护农民的心情,可相对而言,新中国在工业领域的疲软更让他心惊。

新中国建国之初,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领域,简直拉胯到没眼看。一个泱泱大国,一年的钢铁总产量,竟然不到十六万吨。别说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印度都比不上。

除了钢铁产能,新中国重工业在其他领域,同样是一片惨淡图景。每年煤产量仅仅三千万吨出头,石油更是只有可怜兮兮的六万吨年产量。

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如此之低,电力生产的紧张则完全可以预见了。新中国建国伊始,全国上下一年发电量,不足五十亿度。至于什么化工产业,机械制造,更是痴人说梦。

可以说,新中国建立之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且饱经战争摧残满目疮痍。在这种条件下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可毛主席责无旁贷。

对于后发的现代国家而言,重工业不搞好,其他产业的发展压根儿无从谈起。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毛主席,开始了大手笔的重工业建设。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国家集中资金和资源发展重工业,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一座座工厂。工人们吃苦耐劳,用双手建起了新中国工业大厦的“地基”。

新中国发展重工业,面临着一个难题,那便是人才的匮乏。对此,毛主席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边引进海外人才,一边进行本土人才的培养。

当时中苏两国处于“蜜月期”,中央从苏联请来了大量专家学者,针对性地对我国重工业发展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我国大量派遣高材生赴苏留学,研修机械、能源等重工业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重工业领域骨干人才。

知识分子也刻苦钻研,基层工人们也在拼命努力。在新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工人群体里涌现了大量感人事迹,“铁人”王进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为了止住井喷,王进喜不惜舍身跳进泥水之中,对大庆油田的上心、对祖国重工业事业的赤子之心,实在是令人泪目。而像他这样无私奉献的工人,新中国有很多。

3.新中国工业奇迹

在举国上下的团结一致努力下,新中国仅用二十多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百余年才完成的工业建设道路,不得不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红色奇迹”。

二十多年里,我国在能源、化工、机械、基建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新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兴工业国。

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钢铁年产量已超过了三千万吨,煤产量突破六亿吨,石油产量更是坐火箭般一路飙升到了一亿吨。

有了能源产业打底儿,我国在七十年代,年均发电量超过了一千亿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再也不用像祖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了。

最为重要的是,重工业领域的机械制造业大跨步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军工水平的提升。我军的国防事业如虎添翼,再也不用担心朝鲜战场上火力不足、武器落后的情况了。

无论是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发,还是卫星和火箭的升空,都离不开重工业领域打下的良好基础。可以说,没有毛主席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真知灼见,就没有我国的尊严。

后来我国重返联合国,离不开重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国力提升;邓公放手进行改革开放,也是因为有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后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年毛主席做出的伟大决策,不光影响到了祖国的工业和农业,还左右了祖国的国运。他的高深境界和长远规划,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4.梁漱溟晚年认错

当然,在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过程中,农业领域牺牲了不少。不过正如毛主席在1953年的会议上说的那样,国家的整体发展,应该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

新中国的农业,虽然暂时为工业发展让步了,但我国重工业起飞之后,也极大地反哺了农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新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高质量的化肥走进了万千农户,粮食产量因为这些化肥大大增加了;机械制造业发展,导致了拖拉机、收割机的普及,农业开始规模化大生产。

更重要的是,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基建能力与日俱增。大量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兴建,使得我国洪泛区农田的抗灾害能力大幅度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发展。

梁漱溟当年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心是好的,只不过他视野远不如毛主席深邃开阔。毛主席早就预料到了重工业发展对农业领域的反哺和带动,他的“大仁政”理念用心良苦。

随着祖国经济发展、民生建设成果斐然,当年固执己见的梁漱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昔日的幼稚和短视。他为祖国的欣欣向荣兴奋不已,同时特别佩服毛主席的高屋建瓴。

梁漱溟晚年曾说过:“还是毛主席伟大,他的意见是无比正确的。”这番话,既是他对1953年那场会议争执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伟大领袖的高度认同和赞扬。

时至今日,毛主席的“大仁政”理念,以及当年优先发展新中国重工业的决定,依然深刻影响着我国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

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这是千年封建帝制从未做到的事儿,是中央政府给予广大农民群体的超高优待。

而我国之所以有底气取消掉农业税,归根结底,还是工业足够发达不愁财政税源。我国是如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完整工业产业链的国家之一,工业产值更是全球第一。

现如今,我国的农业正在向机械化、科技化的方向进行转型,工业领域提供的技术支持,有效帮助了农业的发展。

相信在未来,我国农业和工业携手并进,定然会创造祖国经济更显著的辉煌。而这,便是毛主席当年提出“大仁政”理念时,热切希望看到的。

参考资料:

1.从“小仁政”到“大仁政”: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人在农民粮食问题上的态度异同与变化(《开放时代》2013年06期)

2.毛泽东的“大仁政”观探析:兼论大仁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鲜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03期)

3.从重点到优先: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确立过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02期)

4.毛泽东梁漱溟公开冲突原因探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5.晚年梁漱溟自称“气盛”:不该和毛泽东“闹翻”(羊城晚报2013年10月27日)

6.梁漱溟最后的感叹:还是毛泽东伟大(澎湃号·湃客2019-06-14)

7 阅读:440
评论列表

博古通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