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民生实事成绩单
街头巷尾察民生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为文化添翼 为旅游添彩
核心提示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3年即将过去,郑州年初承诺的民生实事完成得如何?各项民生工程进行得怎样?百姓最希望明年纳入民生实事的事项有哪些?本报开设【交卷·民生实事年终成绩单 街头巷尾察民生】栏目,全方位展示郑州将为民爱民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千方百计守好民生底线的具体实践和喜人成果,多角度呈现一个个民生承诺、一项项民心工程交出的温暖答卷。
随着郑州市豫剧团《情断状元楼》在管城区十八里河村演出谢幕,2023年郑州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1200场演出圆满收官。坐在观众席的李奶奶恋恋不舍。她告诉记者:“每年都盼着市里的惠民演出,家门口就能看,方便,演员唱得好!”
随着“舞台艺术送基层”“绿色周末”“周末剧场”“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文艺演出年度目标的圆满完成,市文旅局为2023年的民生实事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大门常开 公共服务品种多
颇含稚气的毛笔字、创意挥洒的画作在课桌上铺展,由郑州美术馆组织的“诗意水墨——艺游山涧”送艺术进乡村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的美术课。建基地、赠图书、办论坛,市美术馆聚合自身优势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馆校共创”带来的好处。
资料图
2023年10月31日,郑州图书馆鼎盛美寓分馆的揭牌,为市民带来了一批丰厚的图书资源。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医药卫生等图书俱全,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充电的好去处。副馆长王海英说:“图书馆分馆建设是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多功能刻度尺”旁,前来郑州文化馆学习的市民手指挑动、勾勒、比对,全神贯注地把彩色手环编织完成。河南省第十三个全民艺术普及周活动中,郑州文化馆“绳艺设计编织基础培训班”开课。市民通过文旅云和郑州文化馆公众号线上报名,便可以来上这门手工课。
每年的民生实事中,“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都备受老百姓的期待。该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连年被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去年的演出活动自3月起,历时9个月,由市、县两级10个国有文艺院团深入乡村、社区等开展演出活动,让基层群众免费观看。
活动要求剧目内容健康向上,名角带队、精心组织演员队伍,立足于“演大戏、演全剧、演精品剧”,重点演出各院团近年来新创排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剧目和经典剧目,把最好的节目、最佳的阵容展示在全市人民群众面前。活动每年惠及群众50余万人,已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民心工程。
持续开展的“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郑州市精品剧目演出、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基层”、“情暖新春”、“绿色周末”、“周末剧场”、“戏曲进校园”、“新年音乐会”等惠民文艺演出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全面推广普及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建设“戏曲郑州”“文艺郑州”、提升郑州优秀文艺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春风化雨 文化体验形式鲜
《唐宫夜宴》的“出圈”爆火,赢得了全国观众的纷纷点赞,其中虚拟舞台、“人画合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人们找到了传统文化演绎形式创新的方向。如今,郑州数字化文旅异军突起,新形式、新体验、新未来酿出“天地之中”的文化盛宴。
《唐宫夜宴》火爆“出圈” 资料图片
例如,数字文创藏品“功夫守护者”的推出,将少林功夫具象化、IP化、数字化;郑州文旅云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60余万人,仅在去年前10个月就新增注册用户21万人……
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层出不穷,为民众提供了“触手可得”的文化产品。豫剧新编历史剧《杜甫·大河之子》作为中国诗歌节诗歌主题精品剧目,在郑州大剧院正式首演;《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获得文旅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舞蹈《门神》《三足问鼎》参加第十三届“荷花奖”古典舞终评;舞剧《水月洛神》完成26场巡演,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客邀八方 消费旅行实惠多
去年,郑州市10家单位成功入选省乡村旅游特色村;3个街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文旅文创企业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推动都市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开通多条乡村文旅公交专线;100元游8城,中原城市群旅游年票发行,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低价出游的优惠。
一批批新旅游项目的建设与落地,伴随着“醉美·夜郑州”畅游绿城、发放4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迎中秋 庆国庆”等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郑州文旅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以“4000万元消费券”活动为例,市民轻点手机便可以在“携程”“去哪儿”等APP平台参与满减核销,实打实地为有出游需求的市民提供实惠。
据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元旦、春节“双节”期间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万元,共计核销资金1899万元,拉动社会消费约3.7亿元;7月16日至8月31日,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万元,核销金额近1900万元,拉动社会消费约3.65亿元。
各项文旅惠民政策的落地,不仅刺激了消费,也使郑州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据悉,去年前9个月,郑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近1.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接待旅游人次增长48.2%,旅游收入增长47%,为未来郑州旅游事业的发展开启新篇。
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不断提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元文化业态体验……我们相信,郑州文旅将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描绘出更多更美好的文旅画卷。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让大众拥抱“诗与远方”
——访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景雪萍
“2023年,我们举办了郑州文旅促消费暨‘YOU(游)·乐享郑州’系列活动,推出百项文旅优惠举措、千场文艺展演活动等惠民活动,让广大市民享受精神文化大餐、拥抱‘诗与远方’……”回顾一年来的文旅民生实事,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景雪萍如数家珍。她表示,过去的一年,市文广旅局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度挖掘郑州市丰富的文旅资源、完善文旅文创内容供给体系,为市民幸福生活贡献了“文旅”力量。
景雪萍告诉记者,郑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不断完善文旅文创内容供给体系——在惠民举措上,市文广旅局启动2023郑州文旅促消费暨“YOU(游)·乐享郑州”系列活动,强势推出百项文旅优惠举措、千场文艺展演活动、七大主题线路,让广大市民“畅游”郑州。
“此外,我们进一步推进智慧文旅,在线开放文化场馆836家,2023年新增场馆开放133个;累计在线发布活动24715场,2023年新增活动发布5450场;产生用户活动订单超过50万单,2023年新增百姓活动订单超过32000单;服务覆盖人次超6000万。”景雪萍说,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让广大市民实现了“智游”郑州。
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市民对城市认同感、归属感的有力抓手。市文广旅局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凝聚力。“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方面,郑州建成城市书房79座,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延伸服务。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的100多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郑州一道靓丽的风景。”景雪萍表示,在文艺精品创作上,豫剧《黄河儿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舞蹈《三足问鼎》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奖;舞蹈《唐宫夜宴》创作故事搬上屏幕再次火爆出圈;舞剧《水月洛神》圆满完成全国跨9省、15市,26场巡演,观众反响热烈;合唱歌曲《站在这里看黄河》获得“唱响黄河”全国优秀原创合唱作品征集一等奖;豫剧《杜甫·大河之子》首演成功,大获好评。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组织郑州市“精品剧目演出活动”,开展郑州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举办“天中讲坛”……持续出彩出圈的文艺精品、优质的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
2024年,市文广旅局将以筹办好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为契机,叫响“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 功夫郑州”城市文旅品牌,推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景雪萍信心满满:“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精品剧目演出活动’‘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 左丽慧 见习记者 李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