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团队专门选在暴雨夜,对两大热门智能驾驶系统 —— 特斯拉 FSD(完全自动驾驶)和小鹏 XNGP,展开了一场实测。当时能见度不足 50 米,雨刮器都打到最高档了,没想到这场极端天气测试,成了检验智能驾驶系统靠不靠谱的 “照妖镜”。
凌晨两点,高速公路上,密集的雨帘把前车尾灯都模糊成光斑了。特斯拉 FSD 一开启,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就展现出来了,中控屏上密密麻麻的车辆识别框,前后 200 米范围几乎都覆盖到了。可遇到被暴雨模糊的车道线时,方向盘开始连续微调,就像人类驾驶员在积水路面找方向时,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值得夸一夸的是,碰到前车突然减速,它紧急制动时又果断,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再看看小鹏 XNGP,应对策略更像个 “老司机”。系统主动把巡航车速从 100km/h 降到 75km/h,变道超车时,观察时间也延长了。有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当右侧大货车激起的水雾,把摄像头完全挡住时,系统马上切换到毫米波雷达主导决策,稳稳地保持车道居中。不过在通过积水路段时,方向盘修正的幅度比人类驾驶要大一些,乘客最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这两套系统也都有相同的短板。在暴雨中,对临时摆放的三角警示牌识别率明显下降。特斯拉有两次在 50 米外才触发警报,小鹏甚至有一次完全没检测到。这就提醒我们,就算用了智能驾驶,驾驶员还是得时刻保持注意力。
这次实测,最让我们有收获的是人机交互上的差异。环境变差时,特斯拉只通过屏幕红框提示,小鹏除了语音提醒,还会自动调暗氛围灯,减少干扰。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不同品牌对 “人机共驾” 的理解程度不一样。
经过三小时的高强度测试,两个系统都做到了零接管、零险情。看着车外白茫茫的雨幕,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再先进的智能驾驶,在极端天气下,也只能当个 “超级副驾”。这场暴雨中的技术较量,没有真正的输家,反而让我们看到,自动驾驶系统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边界,正在快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