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不要走弯路,只需要记住一句话:缺什么就要补什么

兰妈谈育儿 2024-08-28 19:14:59

文/兰妈谈育儿

和一个朋友逛超市买东西时,被她的女儿感动到了

只见,大家都各忙各的,各自手里的购物车很快就被装满了

正当大家推着购物车去结账时,朋友的女儿就比较贴心了

她会主动要求帮忙搬东西,还会细心地把结过账的商品一个个地往袋子里装

期间,我会时不时地瞟向这个细心的孩子,心里也不禁羡慕、还装满着对自家女儿的期待

可当我提议让女儿帮个忙时,结果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女儿不仅没有帮忙,还满脸不高兴地撅着嘴巴说:“我不要”

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太重了”

再看看朋友的女儿,一边主动拎东西,还一边关心她妈妈说:“这个重,给我吧,我还可以再加几样东西的”

朋友也连忙迎合说:“有闺女就是不一样,这个家没有你可不行呀”

那一刻,批评女儿的话也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

是呀,养娃需要的就是能让孩子持续成长的绵力,如果孩子稍微有点缺点就揪着不放,那结果自然就是物极必反

长期生活在批评、指责、对比、还有打压下的孩子,叛逆也是迟早的事

所以,轻松养娃的秘诀就是不要使蛮劲儿,你觉得孩子缺什么了、就想办法去补什么

比如,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解决好这些,孩子各方面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01

孩子叛逆顶嘴

缺的是换一种沟通方式

有位妈妈曾向我咨询过一个问题,她说:

“我女儿现在顶嘴了,跟我就像仇人一样,一说话就吵架,根本就没救,叛逆了,我该怎么办呀”

当时,我给出了让叛逆孩子回归正常的7个建议:

1、停止唠叨

2、停止大喊大叫

3、每周至少发现孩子的3个优点

4、遇到家庭问题先处理情绪

5、反应情感,说出孩子的感受

6、多提问,少给建议

7、自己多做一些积极的活动

果然,当妈妈按照建议进行一段时间后,她和自己孩子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缓和

之前一见面就争吵,一说问题就情绪崩溃

而现在呢,孩子每天出门都会特意跟妈妈打招呼,遇到拿捏不住的问题也会主动求助妈妈

这是什么?这就是换一种沟通方式的意义所在

特别是当你为教育孩子而感到心累,疲惫、或无力改变时,这就说明方法一直是错的

既然过去几年、十几年,我们对孩子的唠叨、批评、还有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又有什么舍不得丢弃的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换一种能软化孩子的沟通方式去讲话了

比如,尽量从情感上对孩子共情,问题本身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成为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家长

在积极、理解、包容、还有认可的力量下,孩子自然就会慢慢亲近这样的父母了

毕竟,如此环境下,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爱,也更愿意和这样的舒服关系多亲近亲近

02

孩子玩手机成瘾

缺的是腾出时间多陪伴

放假期间,一个9岁男孩玩手机成瘾,平时的生活常态就是宁愿不吃饭也要玩手机

爸爸教育他,他还不服气反抗

爸爸问:“不玩游戏不行呀”

儿子回答:“不行”

随即,在禁止玩游戏效应下,孩子还情绪崩溃地吼出声说:是不是你让我刷碗,我刷完了,就给我玩手机”

如此一幕,直接气坏了爸爸,一边恨铁不成钢,还一边咬牙切齿地表示说:

“让你们看看俺儿子玩手机上瘾到什么程度,早上起床玩手机,中午玩手机,晚上玩手机,吃饭的时候还是在玩手机,真是把人气得牙牙痒”

“看到我手上这棍子没,我今天要不揍他才怪”

紧接着,爸爸一声“你干嘛呢,饭还吃不吃”,就开启了一段“恶战”

而两个人不管如何争吵,儿子的嘴里一直在重复“还我手机”这句话

特别是面对爸爸的各种控诉声,他更是不服管教地反问说:“凭什么只说我,你吃饭的时候还不是刷视频,我吃饭玩手机还不是跟你学的”

是呀,父母是孩子的成长榜样

如果一个家的餐桌上经常出现手机声音,那定力再好的孩子也会受到干扰,开始是好奇手机里有什么,到了后来就是偷玩手机、沉迷手机…

可若论起沉迷手机这件事,说到底还是缺少陪伴了

之前,有个读初三的女孩,因为沉迷玩手机这件事,妈妈一气之下把女孩的手机砸烂了

当时,女孩和妈妈大吵一架之后,还故意刺激说:“咂吧,砸吧,反正是花你钱买的,砸烂要买新的,还是花你的钱”

虽然妈妈当时一个劲保证“绝对不会买新手机”,可随着后来的寄宿通讯需求,她又不得不重新买了手机

一直以来,妈妈都认为,她女儿之所以叛逆,是因为在买手机上没能坚持住底线,才会被孩子随意拿捏

可当我了解,他们家的真实状况是“在家各自玩各自手机”后,我建议她每天晚饭后带孩子去跑步

坚持一个月之后,不仅妈妈减肥成功,女孩的手机瘾也在不知觉间戒掉了

这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与其不停地提醒孩子“别玩手机”、“不许玩手机”,不如大家一起放下手机,然后多陪陪孩子,做他们喜欢、又一直想要尝试的事情

当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可比手机有意思多了”,那就是以身作则的成功之处

03

孩子动不动就哭

缺的是从细节上的鼓励

一大清早,就听到隔壁女娃娃在哭个不停

问起邻居时,她满脸烦躁地告诉我:

“哭哭哭,动不动就哭,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尤其是我们家是女孩,5岁以前几乎每天都要无事哭好几场,玩具掉了坏了哭,拼图拼不好哭,我们说话语气重点哭,虽然我知道哭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可当孩子一天嚎四五场的时候,我所有的耐心都被耗得一干二净了,恨不得把她扔门外,要哭自己哭去”

听到邻居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我突然想到自己的小女儿读幼儿园之前也是那样

只不过,到了幼儿园大班之后,这种情况就慢慢消失了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懂得慢慢表达自己的情绪,也知道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再结合过去的经验,我也总结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现:孩子动不动就哭,缺的是从细节上鼓励

记得读中班下半年开始,老师就要求孩子清晨签到的方式,从以前的贴纸替换至签名签到

得知这个消息后,小女儿就开始着急了,每天放学回家都缠着我说“妈妈,你教我写名字好不好”

如果名字没写好、或者不会写,还经常会急得大哭

那时候我总觉得这样的性格太脆弱了,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可后来我发现女儿的进步,并经常当外人的面夸她努力后,我发现爱哭的背后不是脆弱,而是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

你的一句“加油,我相信你”、“不着急,慢慢来”,就能让孩子沮丧的心起死回生,也给他们前怕狼后怕虎的担忧里增添了不少底气

所以,父母就是孩子的成长底气

如果你的孩子动不动就哭,看上去脆弱又敏感,那平时就要在孩子身上多下点功夫了,多发现他们身上的进步细节,你会发现孩子就是越鼓励越有动力

04

孩子磨蹭拖拉

缺的是建立目标的动力

一家公园里,每一种健身设备上都配有独立的计时记录

有一位妈妈路过看到,就特意把她的女儿也带到公园一起健身

刚开始的时候女孩嫌累,还满脸不悦地说:“这有什么好玩的,真没意思”

可随着脚踏上漫步机触及计时时,孩子健身的动作就根本停不下来了

1分钟、5分钟、10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看到女孩还在汗流浃背地运动着

仔细看屏幕上的数据,发现步数已经高至1500了

抱着好奇的目的,我问女孩“累不累”

女孩摇摇头,还满脸兴奋地说“这一次,我一定要赢过妈妈”

这就是计时效应,也被称为目标设定

一个孩子想要变得优秀,我们想要孩子做什么都持之以恒,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能力

受到灵感启发,我回到家后,就给一向拖拉、磨蹭的大女儿买了一个计时器

先计划每一科作业的完成时间,然后再定好计时提醒

就这样,在一个计划推动着另一个计划、一个目标改变着另一个目标的影响下,孩子对学习的摆烂、磨蹭和厌学,也都奇迹般地自动消失了

还有一个女孩,是我所见过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女孩

生活上,她计划的事情非要达成目的才罢休

学习上,每天放学都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作业不写完根本就不会出房门

这次暑假也是一样,提前一个月就早早地把暑假作业写完了,因为家里就她一个小孩,还主动要求妈妈给她安排一个月的功课补习,理由是“在家里太无聊了

如此积极优秀、还特别有规划能力的孩子,可算是大部分家长的梦中情娃了,连兰妈在内也着实被羡慕到了

问起妈妈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优秀的孩子时,她却告诉我:

“没有孩子是与生俱来、什么都会,每一个优秀的过程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像我女儿刚开始也贪玩、磨蹭、还没说几句就委屈巴巴地哭了起来”

“后来,为了锻炼她的玻璃心,我每天早上都会特意起早,然后带着她晨跑,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上的软弱才得到了改善”

“学习方面的磨蹭,我还为她绘制了每日计划表,从几点起床开始,每天的安排都是在心中有数的计划范围内”

看吧,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生来就是问题孩子,他们只不过是暂时遇到困难,也缺乏建立目标的动力罢了

抱着这个思想去看待问题,也带着帮孩子建立目标和动力的信念出发,那么在陪着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的路上就简单多了

那么,关于养孩子需要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1 阅读:243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