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发现、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需要更新
上周末
一向调皮、不爱写作业的外甥熙熙又开始作妖了
他先是把老师发的试卷藏起来,又是倔强得不吃饭非要看电视
正当亲子矛盾一触即发时,熙熙的奶奶还不忘添盐加醋地说:
“现在的年轻人脾气真好,要是换作以前,没有什么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越是好好说话、孩子越是跟你蹬鼻子上脸”
一番数落过后,小姑的脾气也立马就来了
她看着油盐不进的儿子,一瞬间再也忍不住了,当着一屋人的面把熙熙狠狠地胖揍一顿
可傍晚发生的一幕让小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熙熙被胖揍一顿后表现得闷闷不乐,晚上给他递牛奶时还爱搭不理
等到小姑这个老母亲靠近熙熙时,小家伙居然下意识做出双手抱头的防御动作
那一刻,小姑陷入了痛苦的边缘
她懊恼自己不该忍不住把孩子狠揍一顿,同时也陷入了无助的迷茫中
尤其是面对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的局面,她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教育孩子了
棒打教育有效,但不建议使用
不久前,和朋友聊天时听到了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教育例子
一个上高二的男孩,在学校不是打架逃课、就是上课公然挑衅秩序
这些事被母亲知道后,她赶到学校就开始教训儿子,丝毫不留情面
在大庭广众之下,母亲见到儿子的第一眼就是一记响亮巴掌
由于用力过度,儿子在惯性下直接被打得跌倒在地
周围师生当场就被这样的情景吓到了
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母亲打完儿子之后,没有问清缘由、更不曾拉起儿子安慰一番
大概是母亲转身的动作过于冷漠、决绝,也可能是当众打骂让男孩觉得无地自容
一时间,男孩竟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他站起身就从旁边防护栏跳了下去
短短几分钟,正值美好青春的生命就那样陨落了
这件事是悲伤的,同时也一段引以为戒的教育例子
可能有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过敏感脆弱,若总是打不得、骂不得,将来到了社会上又如何生存
实际上,棒打教育看起来是一个“大招”,也能很快地“制服”孩子,但这个方法不建议经常使用
要知道,棒打教育的本质就是用权力、和威严去控制孩子,经常使用很容易出现很多后遗症
比如
长期打骂会失去教育威严,当孩子习惯打骂教育后会疲惫、也认命了,就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譬如:你愿意怎样就怎样,反正我就是不这样去做
又或者
打骂教育让孩子产生心灵创伤,在“狠角色”的打骂影响下,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讨厌、甚至厌恶自己
这种心灵创伤,也会一点一滴地剥夺孩子的自信与快乐,直到成为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或者自暴自弃的人
所以,棒打教育根本就不适合长期性教育,也不建议被家长用来“控制”孩子
毕竟,野蛮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加剧孩子的反抗意识,还会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胆小、敏感、自卑的心理阴影
棒子底下出的不一定是“孝子”,要当心“惧子”离心
“棒子底下出孝子”,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教育典故
但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棒子底下出的从来不是“孝子”、而是“惧子”
我就是在“棒子”底下长大的一典例
印象当中,小时候一言不合就会被父亲棒打教育
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会被当众抽耳光,如果一件大事没有如意那直接就是棍棒抽身
在这种严肃、又暴力的成长环境下,我和父亲一直有一个无法跨越的亲情距离
直到如今,和他仿佛是隔着世纪的不同代人
每年回家也会刻意保持着距离,那是一股让自己感到自卑、和不安的畏惧感,从声音靠近开始就让我全身打冷颤
因为父亲从看到我开始就不停地挑刺:
“你看看你穿的什么衣服,头发都不绑起来,跟个疯子一样”
“连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邻居家的xx都升职加薪了,你怎么还是老样子,是不是经常偷懒、不好好干活了”
…
渐渐地
从心灵上就慢慢抗拒父亲的声音,哪怕是张个嘴的动作,似乎都有一种被数落的恐惧感
在我看来,父亲棍棒底下出的并不是“孝子”、而是“惧子”
我也明白,这种恐惧、和疏远也会随着时间而产生更大的距离
正如现在的我
自从离家之后,就会越发渴望自由的空气,因为畏惧,甚至从年头到年尾都不曾往家里打一个电话
很明显
如果我们总是以威胁、和打骂教育去牵制孩子,每一次责骂背后都会加深孩子的内心伤疤
有些孩子忍受不了后会开始反抗,也会想尽办法早早逃离父母的掌控
也要知道,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更好,可不是推向远方、更不是让他们变成唯唯诺诺的样子
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方法要永远大于说教、更碾压棒打教育
时代在变化,棒打教育也落后了
有一位宝妈曾在后台留言说:
“儿子不听话,我没忍住揍了他一顿,等打完后又少不了抱着孩子一起哭,家人不理解、甚至还嘲笑我”
说实话,面对留言宝妈的这种悔责、和迷茫无助,我深有感悟
曾经,在情绪失控、搞不定炸毛的女儿时,我也忍不住地对孩子实施了棒打教育
可打完之后,一看到女儿小心翼翼、委屈巴巴的样子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为什么明知道棒打教育不对、还总忍不住要上手?
因为它有效,但也有后遗症
尤其是经历过早期“野蛮型”教育的家长,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童年伤疤再延续到孩子身上
更何况,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
再随着各大育儿信息传播,当代父母的教育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启迪,像打骂这种比较粗鲁的教育早已经被慢慢摒弃
正所谓:“自己的孩子自己疼,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在新的观念注入下,优生优教成为了新生代父母的目标动力
于是,在想教育好孩子、又感觉教育不好孩子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就陷入了比较糟糕的内卷中
像我们极力控制情绪的时候,总企图用好言相劝让孩子悬崖勒马,可那种左说不动、右说也无效的深深无力感,就很容易陷入前面所说的三个例子:忍不住揍孩子一顿后又自责后悔
面对这种自责且无力感,建议在效果无用的情况下就要及时转换教育思路了
如何教育好孩子?一流父母都是在言传身教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
教育是一门高等的学教艺术
一流父母用自己行为去影响孩子,这叫言传身教
二流父母用嘴巴去跟孩子讲道理,这叫只说不做
三流父母只会用打骂去牵制孩子,这叫蛮人蛮干
如今回味起来,确实如此
像一流父母教育的成功之处,就是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影响
我认识一位妈妈就是如此
她的女儿豆豆,是我见过最让人心动的“别人家孩子”
据说,豆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到房间写作业
等学习上的事情都完成之后,也会出门和同学到广场去玩儿,但基本上都不会超过晚8点,到点就回家的积极和主动劲儿可是很多家长的求而不得
最主要的是豆豆每天早上还有晨读的良好习惯,她告诉我:“妈妈说,早上的记忆力好,她让我每天早上读一会书”
看着豆豆的三好学生标兵,我不禁产生疑问:同款教育为什么教育不出同款娃呢?
当我了解了豆豆妈的教育方式后,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区别还是在于教育:同款不同质
举个例子
我们希望孩子养成良好晨读习惯时,总会不停地向孩子灌输“晨读的好处有什么、什么”,这种过于文字的道理传输对孩子根本不起什么效果
为了让豆豆把晨读当成习惯去做,豆豆妈是这样做的:
第一:从来不催孩子早起读书,但每天早上会拿一本书问:“这个字怎么读”,“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第二,不会刻意规划晨读时间,孩子觉得累了就可以休息,趁此机会再聊聊刚才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段落还没有读懂
第三,读书笔记每天会坚持做,就像是写日记一样,把今天的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母女俩还会互相交流读书经验
听完豆豆妈的教育理念后,我才知道什么是差距,这就是以身作则的一流父母水平,也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去产生对孩子的影响
很明显,比起打骂教育的被动参与,父母榜样作用下的带动参与更具教育意义
而真正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成长的,也是从一流父母的行动影响开始感染
做好一流父母的言传身教,还需要做好因人而异
编辑部同事告诉我,她女儿最近进入了“可怕的2岁”
说什么都“不要不要”、“讨厌讨厌”,或者“我就要这样”的偏执狂妄,让家里面的大人简直是抓狂得不行
说是教育一番吧,孩子太小还听不懂
如果不管任其为之吧,小小年龄都如此、长大后岂不会翻了天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同的,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在学做一流父母的行动影响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智能力、和成长速度
正如“可怕2岁”阶段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可怕并不是叛逆的开始,而是属于自我意识萌芽时的敏感开端
记得女儿2岁左右特别排斥去商场购物,每次一到超市选购商品时,小家伙非得哭着闹着让抱起来才肯罢休
那种顾了手里、还要顾怀里的手忙脚乱,简直是想想都觉得无力
有一次,正在蔬菜区挑选土豆时女儿又开始哭闹了
情绪焦躁下就想好好教训一番不听话的女儿,可当我蹲下身子那一刻,比起货架上的琳琅满目商品,蹲下的视觉简直可以用“心慌”、和“恐惧”来形容
尤其是一双双匆忙的脚步逼压下,心慌起来仿佛下一秒都要被吞噬了
而当我们试着蹲下去看世界时,其实也就慢慢理解了,孩子和我们的视觉始终是不一样的
只有先蹲下看孩子的世界,才能更好地产生恰当行为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这几个大方面:
•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尽量言语简洁明确,用孩子听得懂的话沟通
•凡事不要刻意急于求成,孩子做得不够好时考虑是不是超出理解范围了
•给孩子一个适应的阶段,用“你可以的”、“相信你”等语言激励
•不要刻意要求孩子顺从,学会让指令和孩子的探索欲望一致
•当孩子想玩水时告诉他们:“穿好雨衣雨鞋去玩水吧”,这种指令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和孩子沟通不要带情绪,孩子6岁前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比较容易敏感化
•如果孩子想做手工了,我们可以告诉TA:“做手工需要哪些材料,还需要如何注意安全”
教育孩子,就像是我们了解、研究孩子的谜底揭晓
想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就需要换种态度去和孩子相处,可以是伙伴、朋友、也可以是角色扮演
当我们能真正洞悉孩子的心理需求、知晓他们的成长规律时,就知道该用什么样行为去产生对孩子的影响力了
那么,关于棒打教育已经落后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