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过去,还促进着未来的发展。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汇集在美国人的历史课本上只有20页,删去四大发明、中国地理环境等常规介绍外,竟然只剩下以下六位中国历史人物。
儒家至尊——孔子孔子是中国绝无仅有的教育家与思想家,不仅对中国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影响,还成为了第一个出现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上的中国人物。
但因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让两国所认识的孔子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中国,孔子被视为儒家至尊,他提出的“仁政思想”,给春秋时期的治国者们带去了全新的治国指引,规范了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给出了相应的道德标准,让“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但是在美国,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孔子的游学经历,以及所担任的官职上。
他们曾介绍到,孔子在鲁国大治时期担任了鲁国的司寇一职,在任职期间,他依据法律惩治盗贼,治理大臣,对于屡次以语言蛊惑人心的少正卯,孔子直接将其诛杀,并且曝尸三天。
因此,在美国人的心中,孔子相当于法官一职,代表着法律与秩序。
在对美国最高法院进行修整时,美国还特别将孔子的人物形象刻在法院的门楣之上。
由此可见,美国人对于孔子的认识与传播,与美国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秩序有着紧密的联系。
虽然这与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相符合,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对于孔子的认识流于表面。
一统天下——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开创者。
他在位期间废除分封,创三公九卿制度,修长城兴水利,对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为中国的文化、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因此秦始皇不仅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还被美国视作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
他们对于秦始皇的偏爱,导致他们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偏颇。
首先,秦始皇之所以取得巨大的功绩,与他身边的群臣不无关系。
但美国在评价秦始皇时,往往忽略他的臣子,以秦始皇个人的光芒,将群臣的作用挡住,完全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其次,秦始皇在晚年时期,他听信朝中小人所言,开始了强征税收,滥杀无辜之路,让百姓过得民不聊生。
可以说,秦始皇晚年错误的政治决策,对秦王朝最终的没落存在一定的影响,然而美国却完全将秦王朝的没落,归结到制度缺陷上,否认秦始皇的错误。
中国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有功有过,客观全面,而美国则是一边倒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对于美国的统治阶级而言,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因此他们只赞扬秦始皇开创性的功绩,以满足他们政治思想的需要。
远扬国威——汉武帝在世界历史上,由于马的出现,发展出了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有三个都是被游牧民族消灭。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抵御匈奴,他修筑长城,到了汉朝初期,为了和匈奴和平共处,实行和亲制度,但到了汉武帝这里,事情发生了转机。
为了能够奠定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汉武帝不再继续依赖长城与和亲的政策抵御匈奴,而是主动出击。
他派出霍去病,凭借谋略横扫匈奴,且在当政期间,汉武帝还不断四面征战,开疆扩土,宣扬国威。
除此之外,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中亚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既让中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也让西方各国第一次睁眼看中国!
在美国人的教科书中,汉武帝所击溃的匈奴,四散到欧洲,成为上帝之鞭,不仅造成欧洲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还让曾经无比辉煌的罗马帝国毁于一旦。
美国人直接称这些匈奴是汉朝给欧洲送去的一巴掌,而丝绸之路送去的各种珍宝则是汉朝给欧洲的一颗糖。
由此可见,美国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政策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
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个外国人竟然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整个历史,不得不敬佩。
贞观之治——唐太宗很多人认为李世民与秦皇汉武两位皇帝相比,他的主要功绩在文治上,但这并不代表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比前面两位皇帝逊色半分。
他自幼随李渊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就连毛主席都称李世民为最会带兵打仗的皇帝。
虽然李世民的登基之路是他一生的污点,但是与他之后所创立的盛世相比,并不足以为人诟病。
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接纳意见,以民为贵,实行轻赋政策,藏富于民,百姓的生活达到从未有过的繁荣。
在文化上,李世民以开放的思想,将唐文化传播到各地的同时,对多元的世界文化也积极接受。
西方各国多派出使者前来唐朝学习,这让唐朝的实力与影响力不断壮大,开创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除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外,他也像汉武帝一样,不断扩大王朝的版图。
不过他与汉武帝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他不像汉武帝一样,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开拓疆土上,致使国库出现一定的亏损情况,而是一边充裕国库,保证百姓生活富足安乐的同时,一面开疆扩土。
可以说,唐朝在李世民的手中达到顶峰状态,使唐朝屹立在世界各国的中心,成为世界各国学习与效仿的目标,这也让世界各地华人聚集之地被命名为“唐人街”。
美国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于李世民的描述,也多集中在李世民当政期间,大唐文化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
一代女皇——武则天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榜单上,一定有武则天的名字。
她14岁入宫,被封为才人。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着姣好的面容得到唐太宗的喜爱,却因为“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的谶言,被唐太宗忌惮,倍受冷落。
唐太宗去世之后,踏入感业寺当了近三年的尼姑,后得唐高宗喜爱,凭靠子嗣重回宫中,封为昭仪,自此开始了逆袭之路。
高宗还在位期间,武则天便慢慢掌握了唐朝的政治权利,虽然朝中一直有大臣反对,但武则天凭借着足智多谋,将障碍一一扫除。
并且在高宗去世之后,一步步走到权力的中心,称帝为王。
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她的眼界与治国理政的才能,并不比其他的皇帝弱。
在位期间,她任用贤良,重视农桑,发展科举制,既保证了百姓富足的生活,也让天下读书人发挥才能,延续了唐朝强盛之势,被后人称为“贞观遗风”。
美国的汉学家罗汉,在他的《武瞾: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一书中,评价武则天道:她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由此可见,美国人对于武则天的认可程度。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于武则天的描述,除了她一路走来的传奇经历,更多的是对其自身隐含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关注。
武则天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中,敢于抛开性别偏见,开创一代盛世的精神,被美国女性政客钦佩,并激励着她们一步步开创自己的事业。
七下西洋——郑和郑和名字的出现似乎与上述几位格格不入,他原名马和,是明成祖身边的一个小宦官,因在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受到明成祖的信任,被赐名郑和。
在明成祖登上皇位之后,郑和奉命带领军舰远航,郑和的首次远航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航活动,比同时期的哥伦布早了40多年,郑和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航海第一人。
郑和的远航行为,不仅将明朝繁荣昌盛的情况带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让西方人心生佩服,他七下西洋的精神更是与美国人航海精神、探险精神相似。
因此美国人在历史教科书中为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激励美国学生保持冒险精神。
同时,为了满足美国对于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崇拜,美国只将下西洋的功劳集中在郑和一人的身上,对于其他官兵的作用一字不提。
对于郑和采取的以和平为宗旨、从未侵略他国一寸土地等行为也并未交代。
美国之所以选择上述六位来代表中国历史,不仅因为上述六位对于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更因为他们的部分经历与思想,满足美国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思想,美国当局者将其粉饰为“美氏中国历史”,为己所用。
美国对于中国历史采用片面的吸收态度,导致他们在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致使他们发展成单边主义,而这与他们自身历史底蕴浅薄,文化不自信有着极大的关系。
如果不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博大的胸怀,开放的态度,必然会陷入故步自封的局面,甚至给国家的发展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