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的亲生女儿,亦是唯一留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孩子。李讷自小生得玲珑可爱,深受父亲毛主席和母亲江青的呵护照顾。她在父母双亲身边度过了幸福又无忧的完整童年,享受了更多的家庭温暖和关爱。
李讷的额头、脸型与父亲毛主席极为相似,但是长大后的她,却在情感方面过得并不如意。从小深受父亲毛主席的教育和影响,李讷的性格善良却安静,喜欢历史和古典文学。
然而即便如此,父亲毛主席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她从不搞任何特殊。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历史系。
但是对于母亲江青而言,她则更希望女儿学习比较常见、且实用的船舶专业。因为在江青看来,她认为船舶专业以后更利于工作。
但是李讷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因此也就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考进北京大学后,她仍旧谨记父亲教诲,时刻保持艰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李讷并未接受分配工作,而且听从父亲的建议,前往部队艰辛锻炼。后来,李讷被分配到解放报社工作,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报社编辑。
报社的工作量、压力非常大,刚出校门的李讷长期面临高压工作,最终因身体吃不消而病倒了。其实当时父亲毛主席也不赞同她担任编辑,因为她刚出校门、经验有限。
于1970年时,李讷主动申请前往江西五七干校参加劳动。父亲毛主席非常支持她的这个决定,并嘱咐她在干校若是遇到合适的对象,亦是可以谈婚论嫁。
彼年的李讷都已经30岁了,之前由于学习和工作太忙而忽略了此事。眼看姐姐李敏已经结婚生子,所以父亲和母亲都为她深深担心而着急。
与此同时,父亲毛主席还提出一个意见,希望她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哪怕时找个普通农民都可以。
在父亲的叮嘱和影响下,李讷在五七干校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对象小徐。小徐虽然只是一个服务员,但是为人热情、做事认真,而且对初到干校劳动的李讷非常关心,经常和他一起劳动、挑水、干农活。
李讷和小徐在日渐相处中有了感情,于是她讲此事写信告诉父母。毛主席同意了这门婚事,由于李讷和小徐是在江西五七干校举办的婚礼,因此双方父母都没有赶过去参加。
婚后的李讷过得并不幸福,她和丈夫小徐在三观、思想、生活方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便后来两人的儿子出世,但是性格要强的两人总是忍不住诸多争吵。
后来,李讷选择了和平分手,独自一人带着儿子生活。那段时期,李讷过得极为艰难。直到1983年之时,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卫士长李银桥,与夫人一起为李讷介绍了王景清,并成功撮合了他们的婚事。
1985年之时,再婚后的李讷带新丈夫去狱中看望母亲江青。看到女儿李讷的脸上终于有了幸福、安稳的危险,身陷囹圄的江青亦是忍不住安慰地笑了,连连点头地说:“不错、不错,小王为人老实,之前我就知道你的性格,以后好好过日子”。由此可见,江青对女儿的再婚丈夫还是非常满意认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