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史学家一样读画》9:以“最后的晚餐”为主题的群体构图

永哥历史 2024-06-08 09:28:33

1、“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故事,讲述了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这个故事发生在逾越节前夜,耶稣知道自己即将被出卖和钉在十字架上,因此邀请门徒们一起吃最后一顿晚餐。在晚餐进行中,耶稣宣布有人将要出卖他,引发了门徒们的震惊、疑惑和愤怒等不同情绪。

2、从基督教艺术诞生之初,“最后的晚餐”这一主题对艺术家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很难找到哪幅画比这幅画更难构图。这幅画要求把13个人物置于一张桌子周围,更不用说偶尔出现的仆人们会使场景变得更加复杂。

3、这幅作品作为教堂装饰的一部分,其构图遵循了拜占庭马赛克镶嵌画常见的布局形式。画面几乎没有使用任何透视法。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及其朴素的庄重是艺术表达的决定性手段。

4、这幅画取自德国西南部的手抄本的逼真场景,与传统的拜占庭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典型中世纪早期北方艺术的特点。早期基督教艺术中经常出现脸刮得干干净净的基督形象。

5、这幅翁布里亚壁画保留了拜占庭马赛克镶嵌画的许多特征,尽管完全缺乏透视感和由此产生的平面效果,但仍可以看出艺术家在描绘上有某种自然主义倾向。这幅壁画尤其体现了从拜占庭观念到新的独立的意大利风格的过渡,这种风格在乔托的作品中达到了巅峰。

6、乔托的这幅画,画面组织的完全自由性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幅壁画勇敢的写实主义令人惊叹。画中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的面孔反映了他们个人的反应。

7、在安吉利科的《最后的晚餐》中,所呈现的人物是三维的、真实的。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基督献上圣餐,四个使徒离开他们的座位,跪在右边的角落祈祷。周围的环境几乎没有被处理。虽然桌子是弯曲的,但八位坐着的使徒的头呈一条直线,这很像中世纪时期的艺术表达形式。

8、这幅祭坛画是佛兰德斯画家的鲍茨创作的。尽管画面在透视上有一些错误,但场景非常逼真,仿佛真实地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佛兰德斯中产阶级家中。画家选择了基督祝福圣餐的时刻,犹大在左边前景,两个仆人被随意地在场景左后方引入,如同一幅肖像画。

9、这幅佛兰德斯画家根特的架上画,是由意大利乌尔比诺的费德里科·达·蒙特费尔特罗公爵订购的。画面中公爵、威尼斯大使和其他意大利人物作为旁观者出现。基督站在桌子前分发圣餐,他的表情和使徒们的态度都非常真实。

10、阿尔特多费尔这位德国大师,通过画面的戏剧性布局,使得基督和犹大成为显明的对比,使徒们只是作为旁观者对犹大的反应感兴趣,而没有深刻地关注这一事件的永恒意义。为了强调戏剧性,一些描述性的细节被直接忽略了。房间的狭窄、完全不对称的布置、对空间的兴趣缺乏以及紧凑的分组,都是16世纪的德国哥特式风格的典型特征。

11、基尔兰达约的这幅壁画覆盖了教堂的后墙,画面中被孤立的犹大似乎在彼得面前为自己辩护,彼得坐在基督旁边和他说话,而约翰则靠在他的胸前。这是文艺复兴早期作品的绝佳范例。这位艺术家对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视,他对鸟和树的描绘同他对人物的描绘一样清晰。

12、这幅达·芬奇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壁画至今仍是世人心目中“最后的晚餐”的最高表现。在构图上,这幅画体现了文艺复兴全盛时期近乎对称的观念。一个简单的建筑背景框定并强调了戏剧性。使徒们被分成四组,每组三个人。犹大,在基督的左边第三个位置,不再孤立出来,而是通过他脸上的一抹预示性的阴影被分离出来。基督简单的姿势表达了他即将到来的巨大牺牲和他无限的宽恕,展示了救赎真正的双重意义。

13、这幅由丁托列托创作的壁画,首先把“最后的晚餐”想象成一幅夜景,他用一种超自然的光来照亮这一神圣事件。桌子的透视线和使徒们的姿势交织在一起,使场面变得狂暴起来。使徒们似乎几乎被一些压倒性的力量逼迫到他们的位置上去,仆人和旁观者的活动增加了动荡的效果。基督已经站起来准备分发圣餐,从他身上发出的圣光与灯的自然光混合在一起。流畅的动作渗透在场景中,让我们觉得自己也置身其中,而不仅仅是思考画的内在意义。

14、里奇这位威尼斯画家将这一神圣事件呈现为一个舞台场景,由一个舞台门框架起来,一边是象征神性的寓言性形象,另一边是象征忍耐的形象。这个场景设置在一座18世纪的意大利宫殿的房间里,过度戏剧化的场景赋予了使徒们一系列夸张的、特征鲜明的手势:在一个极端,其中一个使徒平静地自己倒酒;在另一极端,犹大几乎从房间中逃离,在激动的情绪中把椅子弄翻。此外,丁托列托在画面中引入的背景中的旅馆老板和两名仆人,以及前景中的狗,都使得场景变得更加逼真。

15、鲁本斯完全巴洛克式的手法,用一个单一的圆形运动统一了整个构图。从犹大直接向画面外看,穿过右边的一群使徒,这个运动圆圈迅速移动,首先被孤立的基督形象接住,然后被左边的一群人接住,最终由前景中的年轻使徒完成。巴洛克式的建筑仅仅是为了衬托作品的圆形轮廓。这幅画的活力更说明了巴洛克风格不可阻挡的戏剧化趋势。

16、创作这幅油画时,埃克豪特学习了其老师伦勃朗的用光原则,并进一步增强了戏剧效果。基督身旁的众人,以及身后的拱形壁龛,几乎照搬伦勃朗的《基督在以马忤斯》中的布置。埃克豪特将这些布置与达·芬奇的一些构图元素结合起来,尤其是使徒们的座次和使徒腓力的姿势。

17、诺尔德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最富想象力的艺术家,也是桥社成员之一。通过紧张拥挤的人物排布、面具一般的脸庞、泛着幽光的色彩,诺尔德复活了场景的神秘色调,使人想起彩绘玻璃窗。他的构思比自文艺复兴以来其他任何对这一主题的诠释都更接近中世纪。

0 阅读:3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