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平原的腹心,有一座叫温江的小城,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从前,温江是古蜀鱼凫王国的都城,热闹非凡。那时候,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祭祀、劳作,古老的文化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温江的泥土里。后来,岁月流转,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在温江开枝散叶,诉说着这里的悠悠往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3492425cac09b31d4bfe27f8f1333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08e571e0ba4eab811e6553be4f912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d65e70caec93237e6ab5f9b8fc65c7.jpg)
张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温江人,他还记得小时候,温江到处都是农田,日子过得简单又宁静。那时候,温江全区面积276.14平方公里,大部分人都是像张大爷一家这样的农民,靠着土地生活,农业人口占了不小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温江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耕生活,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2023年,故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年,温江常住人口达到101.11万人,城镇化率79.18% ,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8.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 。张大爷的儿子小张就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他大学毕业后回到温江,进入了成都医学城工作。如今的成都医学城,已经汇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了温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小张的收入也很可观,带动着家庭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越过越好。
温江的变化不止在经济上,城市的模样也焕然一新。曾经大片的农田,有的变成了高楼大厦,有的变成了美丽的公园。江安河、杨柳河穿城而过,河边建起了生态绿道。晚饭后,张大爷总会和老伴儿去温江公园散步,看着公园里嬉戏的孩子、跳舞的人群,他常常感叹,温江变得越来越宜居了。现在的温江,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四季风景如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定居。
而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温江的国土空间规划。就像是一位神奇的设计师,为温江描绘出未来的模样。规划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让生活在温江的人都能过得舒心,出门就能找到休闲娱乐的地方;生态优先,让温江的河流、绿地得到更好的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城融合,让像小张这样工作在产业园区的人,不用再为了上班长途奔波。
在这个规划下,温江构建了“一心两翼、三带六区”的空间结构。“一心”就像城市的大脑,指挥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两翼”一个带着产业创新起飞,一个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三带”依着江安河、杨柳河、金马河,打造出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生态旅游的特色;“六区”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却又紧密相连。
为了让这个规划变成现实,政府出台了好多政策。对那些入驻成都医学城的企业,又是给税收优惠,又是发研发补贴。土地供应也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小张所在的企业就得到了政策支持,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温江还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让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来到这里。
站在新的起点上,温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未来,它会在经济上继续发力,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培育更多新兴产业。生态方面,会打造更多美丽的生态空间。文化上,深入挖掘古蜀文化,让温江的历史文化绽放新的光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温江会成为一座让所有人都向往的幸福之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933d89287941846bd202a8d8ab0c8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