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像隐匿在岁月深处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过往,成都双流的葛陌社区便是这样一处与三国传奇紧密相连的所在。2014年7月,全国启动三国文化遗存调查,葛陌社区作为诸葛亮的旧居,被郑重地列入调查范围,这也让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到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56ea457113013b0409b797771d626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61653e1e5a63ad333d5f239b4322f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6d65b8cf690e2d9dc58e9f050370f7.jpg)
葛陌社区行政属地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星空路南五段,今属双流区东升街道。此地最早被称为“葛陌村”,据区文体旅游局文管所文物专家李国介绍,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书》中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其中的“成都”指的正是葛陌村。《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剑南道》也有记载:“诸葛亮旧居在(双流)县东北八十八里,今谓之葛陌。孔明表云‘薄田十五顷,桑八百株’,即此地也。”这些文字记载,确凿地证明了葛陌与诸葛亮的深厚渊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88306c4c30e48e4d088ea0ee695d2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b4c5e5c6d952da39215880b5d3aac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b9859a87c31f335c756aac1a61906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559a2b9f90b07bf2fc00aa0b8df38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9e1389b0e417094f1ca431818c9e8c.jpg)
过去,这里一片沃野,阡陌青青,周围尽是农田,好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当地居民回忆,民国时期该地称为永福乡,有一座专门供奉诸葛亮的庙,因庙顶造型为八角形,当地人俗称“八角庙” 。可惜在“文革”时期,这座承载着人们对武侯深深敬仰的庙宇被拆除。据当地村干部讲述,葛陌村位于牧马山脉末端的江安河畔,是河滩泥沙地,土质疏松,水分充足,自古就适合桑树种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村民还在种桑养蚕,这与诸葛亮提及的桑田相互呼应。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地恢复古地名,名为“葛陌村” ,那时的葛陌村很大,涵盖了现在的佳兆现代城、美国城、葛陌村四组等区域。
然而,时光流转,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曾经的葛陌,那些与诸葛亮相关的遗迹,如今已被城市的发展所覆盖,农田变成了高楼大厦,曾经的古朴风貌渐渐隐匿,只留下“葛陌”这个古地名,在岁月里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如今,若想追寻昔日诸葛光辉岁月的余晖,就只能前往诸葛故居和诸葛书院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89a541af275b82a3ff6ec12a0689f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518f712566651a882f621bd55015a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559a2b9f90b07bf2fc00aa0b8df38f.jpg)
在双流的空港中央公园里,有一座令人瞩目的诸葛故居。它黄墙黛瓦,是仿汉代的纯木质结构,红砂石铺装的路面,亭台阁楼错落有致,一步一景,都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颇有一番“苏州园林”的感觉。这是双流正在打造的生态景观“五湖四海”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整个建筑主要包含汉代风格纯木结构古建筑物和其他配套建筑,旨在以此怀念诸葛亮曾居住在双流的风云岁月。南面广场上,有着代表诸葛亮地位的子母汉阙,主体建筑分为前院和后院,院外西侧有水塘和水榭,西北角为凉亭,置身其中,仿佛能穿越回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诸葛亮在此生活时的场景 。
怀着对武侯的敬仰与对历史的好奇,我踏入了这片土地。走进葛陌社区,质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古旧的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摩挲下泛着温润的光。街边的民居错落有致,飞檐斗拱虽历经风雨,却仍保留着几分古朴韵味。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生活简单而纯粹,让人沉醉在这远离喧嚣的宁静之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f2a78c55fa4089e1a41861af178cc4.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f473f3c35cc09bdde782c391c91a8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3fada8b703d825f478373e7e0e59ee.jpg)
与当地居民交谈,他们眼中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自豪。一位大爷热情地向我讲述,儿时便听长辈说起,这里曾是诸葛亮的居住地,虽时光流转,但那份与武侯的渊源,始终是葛陌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与品德早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葛陌人。
近年来,葛陌社区围绕“廉德社区 勤进葛陌”主题,深入挖掘诸葛亮生平事迹背后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精髓。社区开展“传诸葛正气家风、守党员清廉本色”廉洁教育活动,激发社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开展“优良家风浸润心灵、传承家训从小开始”活动,引导青少年承家风、立家规、传家训,形成全民参与传承的良好氛围,将诸葛亮故居打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瞻仰先贤、思廉学廉的重要场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826e093b83468d5f7cbc0c636dd8b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e07312c1497fe01227f8e7c3328fa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c7cb30bcb325407e541ebe61d1d3f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665d8405fad800f3907ae286de2db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ba483bdcb71bb83a9bb67b437b7bb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cfdad44094483f84d92284239697e7.jpg)
葛陌书院坐落于东升街道星空路一段600号葛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作为省内第一家社区层面的诸葛亮文化主题书院,它面积约52㎡,藏书500余册,其中三国类图书就有400余册,服务着周边约21688位居民。走进书院,墨香扑鼻,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智慧对话。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一本本古籍,感受诸葛亮的智慧与风采,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公园绿地以别出心裁的“草地书”形式展示着以“德、廉、勤、进”为要义的葛陌精神及诸葛亮的《诫子书》。漫步其间,清风拂面,让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武侯文化的熏陶。
清廉堂展出诸葛亮的《自表后主》,作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故居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培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洁意识,在全社会弘扬清风正气。
(图据双流发布双流文旅等综合,如侵则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181932da17c5cf12ee277c6759c1a2.jpg)
静远堂,取自《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不仅强调修身养德才能成才,还是诸葛亮双流葛陌故居陈列馆。馆内展出葛陌相关史料典籍及复制品、诸葛亮相关古籍资料及复制品、历代名家题咏葛陌墨迹仿品等。在廉政文化创作、展示区,以学廉、醒廉、警廉、践廉活动为抓手,运用剪纸、书法、水墨画等非遗文化艺术,开展丰富多样的廉洁文化创作,擦亮葛陌清廉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清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然而,在探访过程中,我也发现葛陌社区的历史遗迹保护面临着一些挑战。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一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传统习俗,也因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逐渐被年轻人淡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葛陌的灵魂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绝不能让它们在岁月的侵蚀中消逝。
为了更好地保护葛陌社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努力。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古建筑的修缮与维护,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让每一位葛陌人都成为历史文化的守护者。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葛陌的历史,感受武侯文化的魅力,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葛陌之行,让我深刻领略到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独特魅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位居民,都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历史馈赠,用心守护葛陌的文化根脉,让武侯遗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478da29d5c5ecf9b9188ec12906f79.jpg)
(图文据双流发布双流文旅等综合整理而成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