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是一个半城山半城水的长江明珠,它的美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又有山水之城的雄浑壮阔。
在过去的推文里,我也给大家介绍许多芜湖的山水,像赭山、神山、奎湖、龙窝湖等等。今天我要再像大家推荐一座非常美丽的湖泊,它坐落在芜湖无为西南端的牛埠镇境内,名曰竹丝湖,也是不止一次被央视报道,甚至被央视新闻推荐。和波涛汹涌的长江相比,竹丝湖更像是一方宁静的镜子,日月照耀着天空,与身边的山川云彩,照相呼应,也被誉为”天空之境“。竹丝湖原名横山湖,又叫黑沙湖。其得名与湖周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湖周山多竹林,每年汛期洪水暴发时,山上的竹丝会被冲入湖内,当地群众撒网打鱼时常常会捞到竹丝,因此得名“竹丝湖“。竹丝湖东侧是浩荡的长江,烟波奔涌,西侧则倚靠着三公山的主峰,这座海拔675米的巢湖流域最高峰,如同一尊沉默的守护者,将湖面揽入怀中。湖面1.6万余亩的辽阔水域,平均水深不过三米,却似大地裂开的一枚琥珀,倒映着天光云影。
湖面上还搭建了一条蜿蜒的亲水浮桥,由拱桥相连接。远远望去,它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轻柔地横卧在湖面上,将湖水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区域,却又巧妙地融为一体。湖水在平台的两侧轻轻拍打着,发出潺潺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竹丝湖的传说,是山与水共同书写的史诗,就连湖边的几个村名都富有诗意,山前村、临湖村、蔚山村、潘家泊、迎接村。这些名字赋予了山水的灵气,仿佛是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温柔注脚,诉说着一个个悠远而美丽的故事。竹丝湖的美,是一场永不谢幕的四季轮回。春日,湖岸新绿初染,湖边的油菜花洒出金黄的色块,白鹭掠过水面时,翅尖沾起的不是水珠,而是揉碎了的阳光;夏至,菱角花开如星,荷叶田田处,采莲女的竹篙搅动一池清凉,巡湖人的小舟划过,惊起苇丛中栖息的夜鹭,翅膀扑簌声与蝉鸣交响成仲夏夜曲;待到秋深,雁阵驮着白云南飞,湖畔边的树将叶子投入湖水,染出一幅流动的油画,老渔人收起最后一网湖蟹,蟹壳上的金毛在暮色中泛着微光,那是自然馈赠的鎏金印章。
隆冬时节,三公山顶的积雪倒映湖中,宛如天地对镜梳妆,偶有寒鸦点破琉璃镜面,涟漪荡开时,连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要说意境,那唯有清晨,当一层薄雾从竹丝湖的上空,轻柔地笼罩在湖面之上,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湖水与雾气的轻声细语。此时的竹丝湖,宛如一位披着轻纱的少女,羞涩而神秘,让人不忍打扰,从天空往下看,更显仙境。湖边的山峦也被这层薄雾轻轻环绕,山的轮廓变得柔和而模糊,仿佛是画家用淡墨随意勾勒的线条。山间的树木若隐若现,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清脆而悠远,像是从仙境中传来的天籁之音,惊醒了这个春天复苏之梦。当暮色四合时,竹丝湖收起满湖碎金,将三公山的轮廓描成一道水墨剪影。湖面上倒映的繁星,恍如散落的星子坠入人间。这片山水,用时间雕琢地貌,用年轮沉淀传说,而今又在新时代的晨光中,将生态与人文谱成一首永恒的田园诗,成为每个追寻诗意栖居之人的山水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