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丨曾国藩的死局,慈禧关键时刻玩弄权术,使其身败名裂

雁芙说历史 2024-09-17 13:58:39

1870年,天津民众与当地天主教会发生严重的流血冲突事件,著名的天津教案爆发,为了平息这场冲突,朝廷方面下令要求曾国藩前去处理此事。

谁知,曾国藩接到圣旨后,却变得寝食难安,焦虑不已,出发之前甚至写好了遗书,感觉像是要去送死一样。

事实上,如何处理天津教案对于曾国藩来说,就是一个死局,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完美解决。

为什么是个死局呢?要想搞明白前因后果,还得先了解一下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击下,软弱的清政府遭遇惨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门也被打开。

西方传教士因此得以深入内地传教,建立天主教堂,吸收本地人入教。

但是,这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和当地民众产生了对立。

首先,传教士们干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情,比如强占庙宇、强买土地改建教堂,利用治外法权包庇违法的教民等。

甚至有不少清朝的地痞流氓混入教会,成为一名教徒,然后仗着洋人的势力欺压民众,由此,教会种种骄横跋扈的行为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严重不满。

其次,他们宣扬的基于天主教的宗教信仰,以及天主教的那些宗教仪式之类的西式宗教文化,很难被接受。

毕竟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体的文化,传承了两千余年,突然间冒出这么个天主教,而且教徒们的那些西方化的行为在中国文化中难以理解,甚至是违背传统文化的。

所以,这些天主教堂以及教徒们很容易被视作异端邪说。

最关键的是,除了民众的敌视和排斥以外,洋人传教士还触犯了当地官僚和乡绅的利益。

教会利用治外法权包庇教民,这让地方官员很反感,他们吸收本地人入教,实际上破坏了传统的乡绅主导的社会结构,触犯了乡绅的利益,这就引起地方官僚和乡绅的不满。

由此,从地方官吏到乡绅,再到普通民众,都很排斥和敌视这些洋教。

天津教案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人强占了天津著名的望海楼和崇禧观,改建成天主教堂、医院、修女住宅等建筑,然后在天津传教。

后来教堂为了获得更多欧洲捐助的传教经费,以便吸纳更多人入教,于是就让教堂所属的仁慈堂开始大量收容无家可归的儿童、被遗弃的婴儿。

不巧的是,1870年入夏以后,天津出现疫病传染,教堂收容的孩子很多因此死亡。

教堂方面由于和民众、官僚和乡绅之间有对立情绪,不敢在白天埋葬遗体,所以都是在夜间把小孩遗体运到附近掩埋。

结果在埋葬的时候,又因为疫病死亡的人数较多,棺木不够用,往往一口棺材装了几个孩子遗体,埋的时候又是草草应付了事。

挖的坑太浅,埋得不够深,没过几天,这些因疫病死去的孩子遗体就被野狗刨出来啃食,弄得遗体散落各处。

最关键的是,很多遗体上的眼睛没了,而且胸腹洞开。

当地民众见此情形,很容易就把矛头对准了洋人。

他们心想,这些洋人传教士平日里骄横跋扈,怎么会那么好心收容无家可归的孩子?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紧接着,当地谣言四起,有传言说,洋人收容孩子,是为了挖眼剖心用于配制洋药,教堂附近的墓地里那些没有眼睛,胸腹洞开的孩子遗体就是被挖眼剖心之后弃尸的,当地一时间舆论沸腾。

更不巧的是,这期间当地正好接连发生了多起诱拐儿童案件。

官府很快就捉拿了两名人贩子,此二人名字分别是张栓、郭拐,据他们招供,其作案手法就是利用药物迷拐儿童,但没有供述有没有幕后指使之人。

事后,官府为了平息民愤,急于将人贩子处死,整个审讯过程十分粗糙,甚至连人贩子的名字是真是假都难以判别。

官府处死这俩人贩子以后,又张贴出告示,上面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风闻该犯多人,受人嘱托,散布四方,迷拐幼孩取脑剜眼剖心,以作配药之用。”

这段话是有问题的,尤其是“风闻”俩字儿足以说明一切。

哪怕是在古代,给罪犯判死刑,再处决两名死刑犯,是很严肃、严谨的问题,官府的布告中却将一些未经查证,也没有证据,捕风捉影的传言写进去。

官府具有权威性,现在把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写进布告中,很明显是在暗示天主教堂存在将幼童挖眼剖心的事实,官府的矛头明显指向了教堂。

由此可见,地方官吏对这些洋人也是很反感和排斥的,这个案子并没有查个水落石出,就草草结案,把人贩子处死了。

但此举非但没能平息民愤,反而激化了民众仇视教会的情绪。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了一起迷拐儿童案件,将民众仇视教会的情绪推向高潮。

官府处死了两名人贩子后,没过多久,当地民众抓到了一名试图迷拐幼童的人贩子,交给了官府,经过审理后,才知道此人叫做武兰珍,据武兰珍供述,她是通过药物迷拐幼童,而药物则是由天主教堂众一个叫王三的教民提供。

这番供述一经传出,民众顿时就炸了锅,纷纷聚集到教堂门口,要求教堂交出凶手,释放那些孩子。

教堂方面见此情形,担心会发生武力冲突,于是提议让民众选出5名代表,亲自进入收养婴童的仁慈堂查看。

按理说,教堂的这种处理方式还是比较得当的,如果民众进入教堂,亲眼查实,发现教堂并没有传闻中那种将孩子挖眼剖心的残忍行为,教堂方面再加以解释,那么此次事件大概率会逐渐平息。

可万万没想到,教堂旁边法国领事馆的人听到外面的动静后,很快明白了情况,法国领事丰大业直奔教堂而去。

他的出现,彻底让这起事件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丰大业一看民众选出的代表要进入教堂亲自调查,当场阻止了刚刚进入教堂的民众代表。

这位所谓的“洋大人”,平时嚣张跋扈惯了,别说对待普通民众,就是对待清朝官员,都是一副居高临下,十分傲慢的态度。

他见民众代表要进入教堂调查,顿时火冒三丈,说了一些难听的话,随即便将5个民众代表轰出了教堂。

此等行为直接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道理很简单,既然教堂方面说他们没有对孩子们做那种残忍的事情,那这个法国领事为什么拦着不让人进去亲眼看看?莫非心里有鬼?

事发后,民众议论纷纷,敌视情绪不断发酵。

但是三天后,官府的人出面了,由天津道(官职)周家勋、天津府的知府张光藻、天津县知县刘杰带着案犯武兰珍亲自前往教堂交涉。

最终经过同意后,官府的人带着武兰珍进入教堂,并且把教堂中所有人都交出来对证。

结果把教堂中的人全部指认了一遍,也没有武兰珍所说的那个叫王三的教民,还有武兰珍在供词中所说的接头地点、教堂中的建筑、陈设等,都与供词不符。

这只能说明一点:武兰珍在撒谎。

无奈之下,官府的人只好带着武兰珍离开,但对于这起案件,官府是越来越摸不着头绪了。

谁知,官府的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出大事了。

经过几天的情绪发酵,愤怒的民众纷纷聚集在教堂门前,足足有上万人之多,民众很快就和教堂的人发生口角,随即演变成肢体冲突,很多民众干脆朝教堂扔石头。

法国领事丰大业见状,当场带着秘书西蒙携带着配枪,怒气冲冲地闯入清朝在天津设立的三口通商衙门,找三口通商大臣(北洋大臣的前身)崇厚。

进去之后,丰大业一脚踹开崇厚的办公室大门,对着崇厚就是一阵咆哮,甚至掏出手枪,对着崇厚就开了一枪,所幸没打中,子弹倒是把屋子里其他东西打坏了。

崇厚见状只能暂时躲起来,等手下的人一阵劝说后,丰大业才稍微冷静了一下,这时崇厚才敢出来,还得赔着笑脸。

但丰大业却要求派兵镇压民众,崇厚便与之周旋起来。

就在这时,天津本地民间自发组建的消防组织“水会”也出动了,大家纷纷拿起刀枪,朝着三口通商衙门聚集,要修理一下这些嚣张的洋人。

崇厚收到消息后,连忙劝说丰大业,让他先不要出去了,外面民情汹涌,暂时避避风头再说。

可丰大业却大言不惭地说道:“尔怕百姓,我不怕尔中国百姓!”,于是提着枪就离开了三口通商衙门,朝着教堂方向而去。

一路上,街道两旁站满了民众,人人手持兵器,怒目相视,但并未动手。

正常情况下,丰大业应该可以安全回到教堂旁边的领事馆的。

可没想到,嚣张和傲慢,送掉了他的性命。

丰大业走到教堂附近的浮桥时,正好遇见前来处理民众聚集在教堂门口这起事件的知县刘杰。

丰大业问了几句话后,对刘杰不满,当场拔出手枪对着刘杰就开了一枪,结果击中了挡在刘杰前面的随行人员高升,致使其受伤倒地。

一声枪响之后,现场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洋鬼子杀人啦!”

这下,民众被彻底激怒了,群情激愤之下,大家一拥而上,当场将丰大业以及他的秘书西蒙打死。

随后,怒不可遏的民众冲进教堂,见到洋人就打,最后放火焚烧了教堂和法国领事馆以及教堂所属的洋行,附近的美国、英国等国的讲书堂、洋行等也受到波及。

最终的结果是,这起冲突事件造成多处教堂、洋行被焚毁,多国外交人员、商人、传教士等20人死亡,另有16名加入天主教堂的中国教民也死于这场冲突。

另外也有文献中说,民众冲进教堂后,搜到了人贩子教民王三以及另外一名人贩子教民安三。

后来曾国藩到天津后,他给朝廷的奏章中也提到了审讯这两个案犯的事情。

可见,这天主教堂平时收纳一些不法分子入教,终究给自己惹了大祸。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起冲突事件的严重程度在这一刻达到最顶点,史称天津教案。

事发之后,由于事关重大,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于是就上报给了朝廷。

朝廷方面考虑之后决定让曾国藩出面去处理此事,因为天津属于直隶总督的辖区,曾国藩当时的职务就是直隶总督。

此时的曾国藩,身体也越来越差,原本已经向朝廷请了病假,没想到连假都没休完又被请出来了。

可没想的是,曾国藩看到慈禧发来的旨意后,心里顿时就是一阵发慌,面色越来越凝重。

因为他很清楚,天津教案是个棘手的问题,弄不好就得把自己玩儿死,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日日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出一丁点办法能破局。

曾国藩的死局

为什么说处理天津教案对曾国藩来说是个死局呢?

因为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欧美列强共计7国,联合起来将军舰开到天津近海,实施武力威慑,并且对清政府施压,要求严惩凶手。

可问题是,西方的这些教会进来以后,也干了不少强占庙宇,强买土地的事情,还收纳不法分子入教,纵容其欺压民众,还为其提供庇护,这些早就引起各方不满了。

天津教案中,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真相没有彻底查明之前,民众做出过激的行为,出发点并无过错。

试想一下,原本这些洋人就嚣张跋扈,引起反感,再加上传出洋人将收养的儿童挖眼剖心这种残忍的事情,最后抓住的人贩子又供述说是洋教堂指使的,谁能不愤怒。

还有法国领事丰大业的傲慢和粗暴,甚至当街开枪打人,这谁也不能忍。

按照现在的话说,民众就是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发地进行了一场反侵略斗争。

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作为泱泱大国,却被西方列强两次攻破国门,被欺压了三十年,无论是朝廷有识之士,还是民众,心里都是希望国家强盛,希望对外强硬,驱逐外敌的。

而此次天津教案,民众打杀洋人,焚烧洋教堂的行动,是获得舆论支持的。

就连朝廷里包括亲王奕譞在内的很多大臣都认为民心可用,应该利用民心力量,废除昔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列强再决雌雄。

此外,在此次事件中,引爆冲突的是法国领事丰大业当街枪击朝廷官吏,才激起了民愤,因此,当时的顽固派大臣认为,民众是为了保护朝廷官员,才做出过激行动的。

这说明,民众忠于国家而不畏惧夷狄,所以民心可用。

此等情况下,我们用一段最朴素的话来形容,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曾国藩在审理过程中偏向洋人,必然得罪全国舆论,如果偏向百姓,那么必然得罪洋人。

得罪全国舆论的后果是身败名裂,因为百姓是自己国家的百姓,洋人是仇敌,这是共识。

偏向洋人,那么全国舆论就会指责曾国藩,为了讨好列强,不惜牺牲百姓,是卖国,他几十年积累的声望将会一朝尽毁,从此受千万人唾弃。

而得罪洋人的后果可能是与列强开战。

可开战的后果也是曾国藩承担不起的,当时还是1870年,洋务运动才刚刚起步没多少年,清朝刚刚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元气大伤,而且陕甘回民起义都还没有镇压下去,左宗棠都还在西北打仗,耗费巨大。

此时如果与洋人开战的话,胜算极低,一旦战败,免不了又是一次屈辱地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及割地赔款。

到那个时候,一方面于国不利,另一方面,朝廷也饶不了他,弄不好连命都得丢掉。

所以,对于曾国藩来说,这就是死局,他苦思冥想多日,也找不出任何破局之法。

此时他的病情也没有好转,感觉再去天津这么耗费心力折腾的话,估计就死在天津了,所以出发前,他甚至给家里人写好了遗书再硬着头皮去天津。

当他抵达天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波涛汹涌的民意比想象中更加激烈。

曾国藩乘坐的轿子京城的路上,当地士绅共48堡纷纷派出代表百余人拦住曾国藩的轿子,向他控诉天主教堂的罪行,围观的民众更是不计其数。

等他到了安顿之所,当地有头有脸的士绅、官吏又纷纷前来拜访,反正表达的意思就一个,请他把洋人驱逐,要为当地官民伸张正义。

这一刻,曾国藩才切身感受到了当地波涛汹涌的民意。

就在曾国藩调查期间,西方列强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洋人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对清政府以及曾国藩采取极限施压,甚至摆出一副不按他们的要求惩办凶手,就要开战的架势。

原本慈禧也相信洋人真干了那些残忍的事情,所以要求曾国藩查出真相,把洋人的罪行公布天下。

但在列强的极限施压下,慈禧转变为不轻启战端为好。

列强的要求,除了赔偿损失以外,还要求处死提督陈国瑞、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但清政府认为在他国强迫下处死大臣,有损体面,因此拒绝了法国的要求。

此时,曾国藩也做出了他最终抉择,那就是尽量避免开战。

而这个选择,注定是要得罪舆论的。

迫于清朝实力不足,曾国藩虽然没有答应处死三名官员,但也将三人革职查办,试图以此“稍塞洋人之口”。

至于教堂涉及的迷拐案和挖眼剖心这两个问题,曾国藩也给出了结论。

经过调查,教堂确实没有做挖眼剖心这种残忍的事情,但是迷拐幼童这事儿,教堂是有嫌疑的。

谕旨垂询迷拐一案究竟有无确据。臣查挖眼剖心,决非事实。迷拐人口,实难保其必无。——《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前文提到的案犯武兰珍供述给她提供迷药的教民王三,还有被抓获的另一名案犯安三,都是有问题的。

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提到,这俩案犯很狡猾,时而招供,时而翻供,最后迫于洋人的压力,只能把人放了。

奏章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王三屡经翻供,现已释还。教民安三迷拐被获,因狱词未定而该使索之甚坚,亦经暂行释放。——《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注意关键词“该使索之甚坚”。

所谓该使,指的是法国公使,这两名案犯可是迷拐幼童的罪犯,曾国藩为什么轻易把人放了,就是因为法国公使出面施压,利用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给教民提供庇护。

那么,这俩人既是教民,又是迷拐案犯,只能说明一点,迷拐幼童一事,教堂脱不了干系。

这些教会虽然收容婴儿,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教会的扩张服务的。

教会收容婴儿以后,有时候会将婴儿卖了,以此引诱买主入教,有时候还会将婴儿送给一些人做童养媳,这些人拿了好处,甚至全家入教。

还有,教会对于外面的人,如果有人送婴儿给教会收容的,教会就给予奖励。

这就造成了一些人贩子为了获得利益,不惜拐卖婴儿,然后送到教会收容,换取钱财。

而曾国藩的奏章中提到的王三和安三这两个案犯,很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获利的,然后他们再加入教会,以获得洋人的庇护,好逃脱清朝法律制裁。

所以,教会里的这帮传教士,很多时候也不是什么好鸟。

对于这起事件的最终处理,曾国藩终究还是不愿意冒着和列强开战的风险,采取强硬态度,而是选择了得罪舆论。

他的方案是,洋人死了多少人,就抓捕当天参与打杀洋人的人,一命抵一命,计划抓捕20人处死,给洋人一个交代,以平息事端。

但是在具体的处理上,曾国藩采取了两边不得罪的方式。

他给朝廷写了一封奏章,前半部分是论述洋人没有干那些残忍的事情,在替洋人辩驳,后半部分又提出了五个疑点。

他想通过这五个疑点来替当地民众说话,大概意思就是由于那五个疑点的存在,民众误以为洋人教堂干了残忍的事情,最后产生武力冲突,发生流血事件,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的。

但是,慈禧动手了手脚,直接让曾国藩身败名裂。

慈禧收到奏章后,很快便将奏章在朝廷公布出来,然后公开讨论对策。

只不过,这份奏章是残缺的,慈禧故意把奏章的后半部分删除了,只公布了前半部分。

所以,奏章公布以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原本曾国藩是既帮洋人辩驳,也证实了洋人没干残忍的事,又帮着当地民众说好话,两边不得罪,这样可以尽量减轻舆论的压力。

现在慈禧公布出来的只有上半部分,大家一看,里面全是替洋人美言的词儿,没了后半部分,整个奏章一眼看去,责任全部都是当地官吏和民众的,洋人倒是成了完全没有责任的受害者。

从此,朝野上下,纷纷认定曾国藩是在卖国,为了讨好洋人,出卖当地官民,这是屈膝投降,卖国求荣。

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骂声。

京城里,湖南籍的同乡将其视作耻辱,而且湖南籍的士大夫开会商议决定将曾国藩从湖南名籍中除名,不承认他是湖南同乡。

甚至他的好友要与他绝交,还有他的部下、同僚写信谴责他,总之,各种各样的口诛笔伐接连不断。

这一刻起,他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声望,就在这旦夕之间,化为乌有。

等曾国藩发现是自己的奏章被故意删除后半部分,断章取义后,也无可奈何,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六月二十三日一疏袒护天主教,既乖正理,并违本心,而发抄时内阁又删去“五疑”一层,遂致物议沸腾。——曾国藩给彭玉麟的信件节选

此时他已然是肝胆俱裂,痛苦至极。

吾此举内负疚于神明,外得罪于清议,远近皆将痛骂,而大局仍未必能曲全,日内当再有波澜。吾目昏头晕,心胆俱裂,不料老年遘此大难。——《曾国藩全集》

但是,这事儿还没结束,天津教案还没处理完,曾国藩还得继续干活。

谁知,这会儿慈禧的旨意又来了,要求他“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

意思很简单,对天津教案的最终处理,必须既要保证不与洋人开战,又不能失去民心,这要求其实挺过分的,曾国藩真要有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早就把事情解决,还用等到现在。

就在曾国藩着手进行扫尾工作时,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朝廷又急忙调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

至于他手上的事情,则调李鸿章来天津接手处理,替他的老师做了收尾工作。

这起冲突事件,最终以清朝向列强赔偿46万两银子,将天津知府、知县流放,参与打杀洋人的民众,原本要被处死20人,经李鸿章交涉后,只处死16人另外四人获得减刑,其余还有被充军流放。

崇厚则远渡重洋,亲自到法国赔罪。

至此,天津教案算是了结。

曾国藩到两江赴任,两年后病死。

处理天津教案这事儿,其实慈禧在幕后运用了权术,曾国藩作为湘军首领,又是平定太平天国的功勋人物,还是手握大权的汉人重臣,深受慈禧忌惮。

曾国藩虽然当时是直隶总督,但与洋人交涉这种外交事务并不归他管,慈禧就是借助天津教案把曾国藩推到第一线顶着,一开始就想好了让他来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最后在最关键的时刻,富于心计的慈禧再故意删减曾国藩的奏章,让他彻底得罪舆论,从此名声败坏,以达到打压曾国藩,解除威胁的目的。

这番操作下,曾国藩去了天津以后,其实就是死局,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决,在得罪洋人和得罪舆论之间,他只能选一个,但无论选哪一个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纯粹就是无解的局。

参考史料:《曾文正公全集》、陈恭禄著《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通史》、戴逸著《中国近代史稿》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0
雁芙说历史

雁芙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