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旧情人:胡适的多面情事

镜与潭 2025-04-20 19:45:09

胡适这一生,经历了堪称民国文人中最具戏剧性的情史之一。

这位西装革履的新派学者,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多情种子。

他一生与七个女人有过情感纠葛,比那些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还要精彩几分。

胡适

1914年的美国康奈尔大学,23岁的胡适第一次见到了比他大六岁的韦莲司。

这位艺术系的女学生一头金发,谈吐不凡,与当时中国闺阁中的女子截然不同。

两人在校园里漫步,从莎士比亚聊到孔子,从油画艺术谈到白话诗。

年轻的胡适完全被这个"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的异国女子迷住了。

他们常常在图书馆待到深夜,引得同学们窃窃私语。

胡适给韦莲司写的情书足足有上百封,字里行间都是年轻人炽热的情感。

韦莲司

可惜好景不长,远在安徽老家的母亲一纸家书,就把这位沉醉在爱情中的才子拉回了现实——

家里已经做主,让他和江冬秀订下婚约。

胡适这个出了名的孝子,最终只能含泪与韦莲司分手。

有趣的是,这位美国姑娘竟终身未嫁,直到1962年胡适去世,她还在珍藏着那些发黄的情书。

——

回国后的胡适,在编辑《新青年》时遇到了才女陈衡哲。

这位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教授的才女,用一篇篇白话小说敲开了胡适的心门。

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半年间就通了四十多封信。

陈衡哲的文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胡适心中最隐秘的角落。

他们在信中讨论文学革命,也倾诉心事,这种精神上的亲密让旁人都以为好事将近。

谁知江冬秀这关始终过不去,最终陈衡哲选择了理智退出,嫁给了胡适的好友任鸿隽。

陈衡哲

要说最戏剧性的,还得数胡适与曹诚英的那段情。

1917年,胡适回乡与江冬秀成亲,谁曾想这位新郎官没看上新娘,反倒对伴娘曹诚英一见钟情。

这位当时才15岁的小表妹,六年后在杭州与胡适重逢时,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女学生。

两人在西湖边漫步,在烟霞洞幽会,俨然一对神仙眷侣。

胡适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结果江冬秀抄起菜刀就要拼命,吓得这位北大教授再不敢提这茬。

曹诚英后来终身未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农学研究中去,成为中国第一位农学女教授。

这段感情虽然短暂,却在两人生命中留下了最深的印记。

——

到了1930年代,已经名满天下的胡适依然桃花不断。

北大才女徐芳给他寄来照片,背面写着露骨的情话;

在美国访问时,杜威的女秘书洛维茨对他频频示好。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与陆小曼的暧昧关系。

这位民国四大美女之一,最初其实是胡适先看上的。

后来碍于江冬秀的威势,胡适才转而撮合她与徐志摩。

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写给胡适的那些信里满是幽怨之情,而胡适则暗中接济她的生活。

这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至今仍是民国文坛的一段公案。

陆小曼

说到江冬秀,这位看似普通的乡下妇人,实则是个厉害角色。

她不识字,裹小脚,却能把留洋归来的大教授治得服服帖帖。

有次胡适想离婚,她直接拿着菜刀要同归于尽;

胡适当上北大校长后,她照样敢当着客人的面数落丈夫。

但正是这个"悍妇",在胡适最落魄时不离不弃,抗战期间带着全家逃难,硬是把一大家子人保全下来。

胡适晚年提出的"新三从四德":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胡适被大家调侃惧内,但谁都知道这个“惧”,完全是由爱产生的。

表面看是怕老婆,实则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这对看似不般配的夫妻,竟然携手走过了四十五年,成为民国最持久的包办婚姻之一。

胡适与江冬秀

胡适的感情世界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矛盾与挣扎。

他倡导婚姻自由,却守着包办婚姻过了一辈子;

他追求爱情,却始终逃不出传统道德的束缚。

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让这位大学者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正如他自己所说:

"爱情是人生最甜蜜的痛苦,也是最痛苦的甜蜜。"

这句话,或许正是他一生的情感写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