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还能不能建地铁,不是看它赚不赚钱,而是看它的财力有多强。
在高喊轨道交通大降温的的背景下,2023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581.7公里,总里程突破了1万公里。
其中,重庆新增里程超过60公里,成为最大的赢家。成都、郑州、沈阳、贵阳新增里程也超过40公里,而北京新增39.9公里,总里程达到了836公里,反超上海,重回中国地铁第一城。
地铁继续扩张,难道是很赚钱吗?其实相反,地铁是公认的吞金兽。去年有媒体统计了32个城市地铁2022年财报,只有兰州和沈阳两个城市亏损,其它全部实现盈利。然而,扣除政府补助后,只有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常州这5个城市盈利,其它27个城市全部亏损,亏损城市占比达到84%。
越是经济不错的城市,似乎亏损越多。北京、杭州、重庆、青岛、宁波、成都、南京,处于亏损前几名,年亏损基本都在50亿元以上,而它们都是中国GDP前15强城市。其中,北京亏损最多,达到241亿元,也是唯一一个亏损超百亿的城市。
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显示,北京客运量达到了34.52亿人次,仅次于上海。坐过北京地铁的人都知道,上下班高峰期非常拥挤,感觉永远不缺人。这么大的客流量,没想到亏损这么严重,钱都去哪里了?
去年11月,北京地铁的三家运营公司公布了2022年企业成本数据,从这里面大概可以了解亏损的原因。三家运营公司分别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前两家都属于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简称“京投”),而此前媒体统计亏损241亿的公司正是京投,不包括京港地铁。
2022年京投公司票款收入为46.24亿元,运营成本为128.92亿元,亏损82.68亿元。数据怎么对不上?不是亏了241亿元吗?其实,北京地铁的巨额亏损,并不只是运营成本的亏损,而是北京在不停的投资新线路带来的亏损。
那近129亿元运营成本都花哪里了?以京投旗下的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为例,2022年运营成本为123.65亿元,成本包括人工(49%)、修理费(16%)、安检费(11%)、电费(11%)、营运费用(7%)、管理费用(6%)、折旧等费用。
按比例算,费用分别为60亿元、20亿元、13亿元、13亿元、8.65亿元、7.4亿元。人工成本差不多一半,安检费用都花了13亿元。而且庞大的安检人员的收入是算在人工成本里面的,所以不知道这13亿元花在哪里,买安检设备吗?
人工成本60亿元算多吗?截止至2021年底,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在职员工33073人,算下来,人均薪酬约18.3万元,月薪大概1.5万元,在北京属于中上水平。
不过,作为首都,北京的安全尤为重要。所以,地铁配备足够多的安检人员是很有必要的。
2022年北京地铁全网乘客进站量为12.33亿人,人均运营成本为14.32元,比2019年增加6.5元,主要原因就是疫情导致客运量减少,推高了人均运营成本。
2023年北京地铁全网乘客进站量为19亿人,比上一年增加6.7亿人左右。所以,全年票据收入会大幅增加,整体亏损应该会大幅收窄。
北京地铁虽然亏损这么多,但并没有阻挡它扩张的步伐。近日,2024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发布,其中就包括了12条地铁项目。比如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剩余段、22号线、28号线等等。
目前,北京地铁运营27条线路,数量上位居全国第一。到2025年,线路达到30条,运营里程更是突破一千公里,达到1177公里。
而在2022年8月,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方案规划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53条,总里程达到2683公里。
由此来看,不管北京地铁亏多少,扩张的步伐不会停止。未来北京轨道交通会四通八达,可能和日本东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