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作品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杰出的文学作品,各有其独特之处。
要评定何为一流文学家,则存在一定的标准。
尽管难以断言托尔斯泰超越了所有同等级别的文学巨匠,因为文学作品的价值难以用主观标准来衡量。
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在小说领域的成就几乎达到了极致,无人能及。
托尔斯泰,这位俄罗斯文学的巨匠,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主题,描绘了一位山地英雄,他的手法高超,艺术性卓越。
他并没有因为承认敌人的强大而损害俄国的荣耀,反而通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主角的人性和情感深度。
《哈吉穆拉特》中的主人公不仅是山地人的领袖,也是他人的父亲和朋友。
他有追随者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也有当地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

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陷入险境时,尽管知道前路凶险,他仍然决定孤注一掷,因为他有他的荣耀,他的牵绊,他无法忍受在俄罗斯官僚的扯皮中看着家人死去。
他既可以委曲求全寻求俄国人的帮助,也可以在时机不对时抱着必死的信念带着那么点人手回去救人。
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并没有将敌对者妖魔化,他如实地还原了他们作为“人”的形象。
这在战争书写中是相当难得的,更何况托尔斯泰写得如此真实自然。
《哈吉穆拉特》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呈现出情绪表达干练简明,错落有致的效果。
假如列夫·托尔斯泰仅创作了《战争与和平》这一本书,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很可能仍然会高于福楼拜。
这是因为其作品中展现的叙事手法之宏大、独特,是前所未有的。
即便后来出现的如《静静的顿河》这样规模庞大的作品也难以完全比拟。
该书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并拥有无与伦比的结构布局。
同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典。
尽管书中包含了一些道德教诲的内容,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地位。
托尔斯泰的小说技艺堪称典范,其卓越并非因循守旧,而是源于他敏锐的感知力,赋予了作品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深厚的情感底蕴,让后世作家不得不另寻他路。
托尔斯泰并未依赖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常见的技巧,却能以笔触捕捉生活的细腻纹理,令读者感受到书中人物仿佛就在身边,故事犹如生活本身。
他的笔下展现的是未经修饰的生活真相,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切情感皆自然流淌于字里行间。
托尔斯泰无需借助繁复手法或夸张情节,因为对他而言,生活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剧本。
凭借横跨哲学、语言、政治、古典学、心理学、音乐乃至军事、农学、自然科学及数学等广博学识,托尔斯泰得以全方位、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广阔画卷,无人能出其右。

在塑造人物上,托尔斯泰达到了既理想又真实的境界,对人性有着深邃洞察。
他精准描绘各类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细微至面部表情、言语动作,无不栩栩如生。
西方传统小说中,鲜有能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者。有的作者精于技巧而欠缺深度,有的则虽有深度却缺乏广度。
托尔斯泰的作品集广博的视野、深刻的内涵与精湛的叙事艺术于一身,将西方传统小说推向了巅峰,促使20世纪的文坛巨匠们为寻求突破而探索全新的创作路径。
托尔斯泰在空间掌控上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他不仅能够构建宏伟的世界观,使其内容充实而不空洞,还能精准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写作主题与修辞风格。
即便虚构出一个庞大的世界,他也能巧妙地将其与童年创伤、琐碎日常等深刻主题相结合。
一个情节可以反复描绘八百遍,却依然能写出上千万字的精彩。
在他笔下的广袤世界中,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即便是配角也有鲜明的个性和面孔,让人难以忘怀。
在那浩瀚的宇宙背景下,几个孤独的灵魂跃然纸上,他们的故事虽简却充满生命力,这些都是真正的大手笔之作。
而托尔斯泰更进一步,通过展现草原与战场之间的共鸣、刻画跨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并在个人情感爆发与理性选择之间探索普遍的人类命运,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家庭,本可以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却选择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他笔下的许多男性形象都带有他个人的影子,他们倾向于自我反省。
由于经济上的独立,他的写作并非出于金钱或名声的目的,而是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
他试图探究人类苦难的根源并克服它,这种理想虽显天真却值得敬佩。
幼年的托尔斯泰失去了父母,他是在自我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哥哥和其他家族中的男性成员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有些是负面的,他曾年少轻狂,但经过反思后改过自新。
他的作品中没有完美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是个心地善良、富有理想且热爱新鲜事物的人,但他缺乏耐心,容易幻想,也喜欢享乐。
陶洛霍夫虽然赌博,偷走朋友的妻子,但他孝顺母亲,爱护姐姐,在战场上表现出色。
这些复杂的人物塑造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安娜与情人有了孩子后自杀了,而她的丈夫接受了这个孩子并抚养他长大成人。
这样的情节安排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理想主义信念。

古语云:“做人要心善”,现在看来这句话依然正确。
各位对此还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