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军的军事专家指出,我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冲突,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中国或许会从南极洲发射导弹,此时,美军的现有防御系统将会彻底失效,因为美军目前的导弹防御瞄准的是北极。2023年,俄罗斯“萨尔马特”导弹试射时,就曾计划飞越北极和南极并使其沿其他弹道飞行。此外,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就曾研发了一款射程在4万公里左右,能从南极飞向美国本土,进而实施打击的导弹。南极,这块人类的净土,随着各国军事装备的发展以及战略布局的提出后,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南极有着丰富的矿产和燃料资源,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大约只有2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没有冰,气候寒冷且干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极几乎没有人类的脚印。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地球上各种资源的消耗,各种能源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南极这片净土再次受到了外界的多方关注。地理学家根据板块构造原理推测,南极洲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金属资源,包括银、铜、金、镍、铁矿石、铬、钴、锌、镍、铀等,但是这些资源大部分都被流动的冰川所覆盖,再加上南极洲冰冻了数百万年,几乎没有液态水流动,因此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说,很难得到有效开采。

根据俄罗斯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南极洲有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概是700亿吨,约5130亿桶,另外,美国地质调查专家称,在正常开采条件下,南极洲可开采的石油资源总量可能为190亿桶石油和106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由此可见,南极洲资源异常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煤矿资源以及动物资源。而金属矿物以及石油天然气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者是制造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材料,如钢、铝以及复合材料在战机制造过程中有大量的应用,再到航母的制造以及导弹的制造都是如此。可以说,目前全球的制造业都面临原材料短缺这个问题,例如美国,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美国工业衰退相当明显,其钢铁总产量已低于半个世纪前的水平,中国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钢铁,美国本土的一些钢铁企业都被日本收购,如此一来,其面临的是整个制造业的衰落,武器装备同样如此。

美智库曾发表了一篇报道,指出大国竞争已经进入南极,在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和大战略的相关讨论中,南极一直缺席,与北极相比,南极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随着新兴技术和大国竞争的日益激烈,南极洲成了很多国家竞相争夺的地区。例如俄罗斯,俄罗斯海军在该地区进行一系列水文研究,在南极建立的俄罗斯科考站还为俄罗斯航天局进行太空研究,还包括多个卫星中继站和地面导航卫星系统,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可用于跟踪导弹并提高军队的整体实力。还制定了2030年“南极行动计划”,强调了其在南极的军事和情报目标。

目前,共有42个国家在南极洲设立了70个永久性的研究站和30个夏季野外营地。除了俄罗斯以外,美国也在南极洲运营着3个永久性的常年驻扎站,包括最大的研究站麦克默多站、帕尔默站和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但是就目前来看,南极洲的军事作用比较有限。虽然这样说,但是美国在南极洲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曾不止一次提出新的极地国家安全和防御战略,呼吁发展一支随时可用,能力强大的极地安全破冰船舰队,还呼吁确保美国相关资产和资源能够确保美国在北极和南极的永久性存在。此外,日本也在南极地区有相关活动,自从1956年日本首次启动南极科考,此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在进行南极的科考活动,并进行研究、观测。

在1983年的时候,我国也加入了南极条约组织,并在1985年,被纳入了协商国行列。2024年,我国开放了第三个永久性南极站-秦岭站,建成后,将会在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等众多领域,贡献中国力量。诚然,南极是人类最后一片领土,需要全世界一起去保护,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研究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