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到了第二代就容易出问题

老方说老方说 2024-07-20 16:06:53

从古至今,如何让富贵绵延不绝就是个大问题。

我们看历史就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多厉害,到了下一辈或好几辈后都会走向平庸,甚至是一落千丈。

比如打天下的皇帝都是很牛的人物,虽然说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万万岁,可基本上就是几百年的光阴,“家天下”就没有说可以长盛不衰的。

然后再说所谓的豪门和名门,也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很少有重回鼎盛的例子。

曹德旺在企业成功后曾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最后无奈的表示,“天下事情什么东西都是空的——我没有见过官位,财富可以绵延不绝的。”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到了第二代就容易出问题

创业的第一代不用多说,他们无论才能还是品德和运气等都是一流,否则也无法成就大事业。

而按照常理,“第二代”不像父辈白手起家,他们有资源有背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还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和扶助,无论如何应该成就更大才对。

事实上确实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不过他们其实都是创业,说是父子,更像是创业伙伴。而在企业界也有子女继承父业,然后更上一层楼的案例。不过相对比较少而已。

大多数时候都是“九斤老太之叹”,一代不如一代。

而之所以说一代不如一代,主要问题就是出在了“第二代”身上。毕竟,守业实际上比创业还难。

旭日东升、如日中天和日薄西山!

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家族,无不是受熵增规律的支配。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败,这一切犹如日出日落,势不可挡。

比如一个人艰苦创业,这时候就有如日东升的气象,到了创业成功,就可谓如日中天,而再到后人开始守业的时候,就自然会滑向平庸。

这说是规律,其实也是人情,创业含有被迫的成分,有生存的压力,有成功的渴望,所以大家更有动力,更容易团结,而到了成功之后,大家自然是松一口气,想要享受成功的果实,就不愿意像以前那样吃苦耐劳了。

多少企业的失败都是源自这种怠惰的心理,而且它们大都是自上而下的传递,内耗会逐渐压过进取之心,于是种下失败之因,身在其中的人无知无觉,感觉没有做错什么,但就是败了。

要想避免这种败局,主要还是要靠高层的奋斗精神和意志,不奋斗不做功,就无法延缓失败和死亡,就不能持续活下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古人这个说法有道理,新老板上位自然要有新的班底,人与人的配合需要时间和考验,信任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但对于“老臣”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意味着利益格局的改变,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有些人为了自己的饭碗就宁愿把锅都给砸了。

多少创业二代在接替父辈事业的时候都面临新人和老人的矛盾问题,他们或许聪明能干,理念先进,管理更有效率,可原来的“老臣”就是不买账,他们习惯了过去的模式,不愿意改变。

当然这种反对并不都是错的,改良比变革的风险性要小很多。队伍稳定是很多事情的基础,这非常考验创业二代的平衡能力和驾驭水平,要能够营造“人和”的环境氛围才行啊。

遗憾的是,很多年轻人上位后都太急躁了,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忘了或忽视这是个人情社会的客观现实,做事不顾人情,简单粗暴,结果就是众叛亲离的下场。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越复杂的事情越不能操之过急,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前期做好了准备工作,赢得关键人物的支持,才能果断解决,一举成功。

这非常考验人的智慧和心胸,但“第二代”往往是心高气傲之辈,自诩聪明能干,少经挫折,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懂得“刚则易折”的教训。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事实就如林则徐所说,太多钱和资源都是助长了年轻人的傲慢、愚蠢和过错,当然他们有信心是好事,可当信心变成自负自大、失去谨慎和敬畏之心的时候,事情就麻烦了。

只有经过挫败,体会过痛苦,人才能成长,领悟“慢就是快”、徐徐图之的智慧。

0 阅读:44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