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水平极高的七律,前后呼应,委婉地传达出一种兴奋之情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7-13 16:17:10

唐代曾涌现出无数优秀诗人,其中既有光芒万丈的大才子,也有名不经传的小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意境深邃,造语奇崛,充满了真情实感,令人百读不厌。

一首流传久远的诗篇,必然结构严谨,炼字讲究,给人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读者更能从中获得一些深刻的感悟。下面分享皇甫冉水平极高的七律,前后呼应,委婉地传达出一种兴奋之情。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唐代 · 皇甫冉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

处处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皇甫冉是中唐诗人,他自小聪慧,十几岁时写的诗文就曾被张九龄称赞。皇甫冉进士及第后担任过县尉、参军,后来还曾升迁为左补阙。他的诗歌清新流畅,语言质朴,又经得起细细品味。

义兴即江苏宜兴,明府指县令,诗人在某一年的上巳节,陪伴这位李大人踏青、泛舟,并即兴吟唱了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当时愉悦的心情。

一首七律虽然只有短短八句话,需要注意的问题却很多,除了平仄押韵、讲求对仗,还要求起承转合、过渡自然。同时构思精妙的开篇、耐人寻味的结尾,也会有助于作品的广泛流传。

起首两句自问自答,“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作者好奇地问,江南的春景到底又怎样?只要到了“后亭”,经过一番仔细探寻之后,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一个“新”字,表明在新春之际,眼中的一切都显得万象更新。

作者没有夸奖视线中的景色如何美不胜收,而是采用了设问句式,既容易引发阅读兴趣,又委婉地称赞了亭子周围的景象,可谓构思新奇。“过”,造访的意思。

颔联承接首句的“如何”二字,从而达到了一种补叙的效果,“处处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大家一边泛舟江面,一边饶有兴趣地观赏景物,亭台四周的兰花香气馥郁,一江春水清澄碧绿;不远处层峦叠嶂,林木参天,江畔则遍布着如茵的碧草。

蓺兰,又称艺兰;藉草,指好像软垫一样的芳草。这一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与题目中的烟花“三月”相呼应,也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读者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杨柳婆娑、桃李芬芳等璀璨春景。

联又承接次句的“可过”二字,“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景色迷人、心情舒畅,诗人忽然想到了晋代高士陶渊明,他辞去了彭泽县令的职务,甘愿过着清贫而又洒脱的隐居生活。

诗人的脑海里还浮现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在永和九年曾与群贤修禊于兰亭,还曾即兴吟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作者巧妙地将李大人比作晋代的这两位前贤,委婉地表达出一种赞美之意。

诗人觉得人生宛如白驹过隙,不仅需要积极进取,而且也该知足常乐,不可整日烦忧和悲戚,而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效仿先贤的高风亮节,不能被名利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结尾开始转折,“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时分,大家虽然意犹未尽,不过由于手头还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李大人便吩咐船家轻移木桨,徐回扁舟。

此时江风轻拂、夕阳缓坠,水面上顿时激荡起阵阵涟漪。诗人虽然没有诉说他的出游感受,不过其心湖中一定也是波澜起伏。全文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细腻地描绘了泛舟时的见闻,也委婉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兴奋之情,令人赞赏不已,作者不愧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1 阅读:49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