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电影《翠岗红旗》错失国际大奖,周总理大怒:这是民族自卑感作怪

帝哥说史 2024-07-28 11:29:51

1949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4师解放宁都后,奉命围歼宁都西北翠微峰的敌人。翠微峰位于宁都城西北5公里处,易守难攻,约有2000余名国民党武装盘踞在此,企图据险顽抗。

8月30日,我军对翠微峰的敌人发起了进攻,经过20多天的苦战,到9月23日,终于将这伙敌军全部消灭,此战共歼敌1960余人,被华中军区誉为剿匪战斗中攻坚战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将我军攻取翠微峰的战斗拍成了电影《翠岗红旗》,这是建国后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我军剿匪作战的影片,向全国人民介绍了48军在赣南剿匪的情况。

《翠岗红旗》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1934年的江西苏区,江猛子告别新婚妻子向五儿,跟随红军主力部队长征。红军走了以后,“铲共团”团长萧镇魁趁机杀回乡间大搞白色恐怖,江猛子的父亲、乡苏维埃主席江春旺和妹妹同时遇害,已怀孕的向五儿在逃亡途中生下儿子小鸿,此后向五儿迫于生计,被逼到土豪封之固家当奶妈。

《翠岗红旗》

1949年夏天,解放军打入江西,向五儿母子和部分群众被萧镇魁当作人质裹挟上了翠岗山。已成为解放军师长的江猛子率部剿匪来到山下,长大成人的小鸿找到部队要求参军,与江猛子父子相认,并请缨带部队上山。最终我军全歼敌人,向五儿一家得以团聚。郁郁葱葱的翠岗山上,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翠岗红旗》在1951年上映后,受到了许多好评,但也招致了颇为尖锐的批评,批评的人认为,影片没有表现出红军走后“老苏区的人民的斗争”,而且向五儿也缺乏“典型性”,她是个“等待胜利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富有斗争性格的英雄”。

关于《翠岗红旗》的争议很快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他在看完影片后,很受感动,专门指出:向五儿在白色恐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坚强不屈,等待红军归来,这怎么不是英雄形象呢?后来周恩来还对影片的主演于蓝说:“毛主席和我一起看了3遍,主席很称赞,并嘱咐干部不要忘记老苏区人民。”

周恩来

周恩来作出指示以后,关于《翠岗红旗》的争论终于平息了。1951年,《翠岗红旗》在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摄影奖,这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受到世界影坛的褒赏。

1953年,我国电影代表团带着《翠岗红旗》去东欧某国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各国的评委在观看了《翠岗红旗》后,都觉得这部影片内容丰富、格调高雅,他们一致推选《翠岗红旗》荣获本次电影节的大奖。

但令人惊讶的是,我国代表团的领导同志却坚决不肯接受这个奖项,他们还向组委会详细地解释了《翠岗红旗》不配获得大奖的理由。组委会对我国代表团的举动十分吃惊,因为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代表团会主动拒绝领奖。最终《翠岗红旗》遗憾地与大奖失之交臂。

《翠岗红旗》剧照

周恩来在得知此事后,罕见地发了火,他严厉地批评当时电影部门的领导人说:“这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这简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国人民的代表!”

当时参加会议的编剧岳野后来回忆说:

在我的记忆中,只见过他一次真生了气,发起火来……我似乎听到他那一向可以撑船的胸怀中怒涛翻滚,生动可亲的面孔变得无比严峻。

周恩来发完火后,马上冷静了下来,他向大家道歉说:“请原谅我发这么大的火,我周恩来也是个人嘛,我也是有人的感情,有七情六欲嘛!”

随后周恩来和大家一起分析起了《翠岗红旗》的好坏,他说:“这部电影的真实性是无可辩驳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当然,客观冷静地分析说它在艺术上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难道历届国际电影节所有获奖之作都那么完美无缺吗?”

《翠岗红旗》剧照

大家听后都感到心悦诚服,但遗憾的是,《翠岗红旗》永远无法收回历史对它的亏欠了。

1 阅读:120

帝哥说史

简介: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