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并公布了一系列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及整治成果。
据统计,截至6月初,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排查了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13.4万家次,约谈了1.6万家生产销售企业,责令4220家企业进行改正,并暂停、撤销了201张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同时,还立案查办了3673起违法违规案件,罚没金额达到1550万元,并将29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完成了对电动自行车整车1495批次和充电电池1145批次的抽样检验工作。通过严格的检验,旨在减少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让公众骑上安全、放心的电动自行车。并将电动自行车及其充电器和电池等相关产品纳入2024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计划。

此外,市监总局还公布了多项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已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完成《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
正在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和《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
二,加强认证监管:
实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发布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通告,并对认证从业机构进行检查。
三,企业主体责任:
制定并印发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督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相关企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四,网络交易和即时配送平台监管:
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电商平台和即时配送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要求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
五,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措施。
强调严格明码标价、依法加强监管等,确保用户能承担并愿意使用户外充电服务。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继续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坚决把各项任务和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