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强娶的四姨太90岁离世,为何葬八宝山?看其后人是谁?

古历史汇 2025-02-23 14:54:35

在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东北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而张作霖的四姨太许澍阳的一生,无疑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又令人感慨万千的经历。

一、贫寒出身与被强娶的命运(清末 - 1911年)

许澍阳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小地方,祖籍河北的她,家境贫寒。在她幼年时,父亲就过早地离世,从此她和母亲只能相依为命,在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为了生存,母女俩一路闯关东,来到了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就此停止,她们只能靠给人洗衣服勉强维持生计,每日过着艰辛的生活。

19岁那年,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许澍阳像往常一样去井边打水。而这一幕,恰好被张作霖看到。彼时的张作霖,在东北已是权势滔天,他一见到许澍阳,就被她的温婉气质所吸引,心中的欲望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于是,他竟决定要娶许澍阳为妻。

随后,张作霖一路追随许澍阳来到了辽西新民县的一个小乡村,在那个破旧不堪的院落里,张作霖向许澍阳提亲。许澍阳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十分复杂。她深知张作霖在东北的权势,也清楚地知道他家中已有三位夫人,她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进入这样复杂的豪门生活,担心女儿会陷入无尽的豪门恩怨之中。可在这个人命如蝼蚁、命运被权势随意操控的时代,许母虽满心不情愿,却也无力反抗,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门亲事。

二、大帅府中的生活与自我奋斗(1911 - 1928年)

1911年,许澍阳生下了张作霖的第三子张学曾。在那以后,她又陆续为张作霖生下了其他三个孩子,四子张学思、三女儿张怀瞳和五女张怀曦。

刚嫁入大帅府时,张作霖的大夫人赵春桂已去世多年,二夫人卢寿萱忙着照顾五个孩子,三夫人戴宪玉又因心系他人而让张作霖冷落。许澍阳凭借着温柔贤惠、聪明有主见,逐渐成为张作霖心中的红颜知己,受到他的尊重与宠爱。许作霖对她几乎是掏心掏肺地呵护,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张作霖都尽量满足。

许澍阳从小就渴望读书,但因时代局限,女性受教育机会本就稀少,加之家庭条件不好,读书梦想一直遥不可及。然而,嫁到大帅府后,她不想再辜负自己。当她了解到府中的夫人们学识各异后,心中满是担忧怕被人看不起,便鼓足勇气向张作霖提出进学堂读书的想法。这一要求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嗤之以鼻。但许澍阳并未退缩,经过多次恳求,张作霖最终安排她进入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可上学不久,许澍阳意外怀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可是大忌。她怕耽误学业,只好忍痛打掉了腹中的孩子。她上学的事很快在奉天城传开,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消息也传入了张作霖耳中。张作霖以“伤风败俗”为由,责令她退学回府。

回府后,许澍阳没有放弃学习。她和其他孩子一起上私塾课,凭借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逐渐能独立看书看报了。许澍阳深知家庭和自身的经历,她希望孩子们不要像张作霖一样做军人四处征战,希望他们独立自主,做人不能忘本。

三、对子女的教育与期望(1928 - 1945年)

许澍阳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在学习上和人品道德上都高标准要求。比如,她告诫孩子们要做人不能忘本,甚至直接说“一定不要忘了,你们的母亲出身贫寒,你们的外公外婆都是农民。做人要向你大哥学良学习,不要学你们的爹,更不要靠你们的爹”。

在生活方面,她也注重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张作霖同意张学思与姐姐张怀瞳到奉天省立第四小学读书,可上学那天姐弟二人着华服、乘豪车还有仆从前呼后拥,这让许澍阳觉得不妥,第二天就让姐弟换了粗布衣服,还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下车步行前往。还有一次,张学思打球砸伤同学脸,因张作霖权威未受罚,许澍阳得知后立即找老师要求公正处罚张学思,并回家教训他不许以势欺人。

在许学曾交外国女朋友时,许澍阳更是极为生气,她斥责儿子并罚他跪、抽鞭子,还把他绑了交给张学铭处理。

在张作霖寿辰时,公子们争强好胜点戏,张学思要200元点戏,许澍阳不仅没给还批评他不能染上纨绔之风。

许澍阳还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希望他们日后兄弟和睦,不要争夺家业。

四、助力新中国成立与获敬重(1945 - 1976年)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许澍阳独自抚育子女,在她的引导下,子女们都十分成功。而她自己在晚年也不平凡。

在解放战争时期,周福成率第五十三军回东北参战,他负隅顽抗。当时周福成拒绝女儿劝归,许澍阳以张作霖夫人身份,劝他为了东北百姓和前途起义,最终成功策反周福成。

因在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贡献,加上她对子女教育的成功,以及在高风亮节方面也表现出色,许澍阳于197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她的葬礼十分隆重,最终被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八宝山本就是风水宝地,有着特殊用途,这里安葬众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之人,许澍阳也凭借自己后期的功绩获此殊荣。

许澍阳一生经历跌宕起伏,从被强娶的贫寒女子到张作霖的四姨太,再到对新中国的贡献者,她的传奇人生令人敬仰。

2 阅读:23
古历史汇

古历史汇

知历史,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