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评说长征一语石破天惊: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古历史汇 2025-02-23 15:04:05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事件,即便岁月流转,依然熠熠生辉。1991年,对于曾经的“少帅”张学良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

那一年,张学良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幽禁生活,重获自由,离开台湾,飞赴美国。这位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巨大波澜的风云人物,一踏上美国土地,便备受关注。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能挖掘出这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不久后,张学良接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采访邀请。在采访中,张学良的话语如石破天惊。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这背后,是他对长征那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刻认识,而这一切的感悟,与他与红军作战的那段亲身经历紧密相连。

时间回溯到1935年,当时的张学良因热河抗战失利,被迫下野出洋考察。然而,蒋介石的“起复”,让他再次投身到与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中。当时,红军正经历着艰难困苦。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撒出中央苏区,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此时,红军刚刚经历了残酷的湘江血战,人员伤亡惨重,仅剩三万余人。

但就在看似山穷水尽之时,毛主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畔,毛主席巧施妙计,四渡赤水。那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红军如同灵动的蛟龙,在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中穿梭自如。国民党军疲于奔命,像没头的苍蝇般乱作一团。

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困死,甚至亲自坐镇贵阳。关键时刻,毛主席一声令下,红军佯攻贵阳,实则调虎离山,引得滇军回援。红军主力趁机突破包围,成功四渡赤水,力挽狂澜。这一战,不仅挽救了红军的命运,更奠定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张学良率领东北军与红军作战,却连战连败。东北军上到军官下到士兵,都是来自白山黑水的硬汉,他们对红军的英勇顽强劲头深感钦佩。张学良也深受触动,他第一次从红军身上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随着对红军的了解逐渐深入,张学良渐渐认清了中华民族面临的真正危机是日本侵略者。他意识到,与红军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志才是正确的选择。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毅然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1935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毛主席那力挽狂澜的指挥,不仅让红军在生死边缘迎来转机,更为整个中国革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正如张学良所评价的,中国革命需要毛主席这样卓越的领导者,只有他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岁月悠悠,但这段历史却永远闪耀着智慧与勇气之光。

1 阅读:11
古历史汇

古历史汇

知历史,晓古今